第159章 新上任的通判
知晓自己即将上任的地方后,范仲淹没有多少害怕与担忧。
他早在到来东京城的途中,就已经知道了西北之地胶着的战事。
遂,想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最快到达环州,想办法同环州本地吏,以及边军,协调好职责,安顿好百姓。
在受命之后,离开东京城前,范仲淹拜访了一些故友上司,还往皇家庄园去了一趟,为刘平留下了一封信件,这才离开。
也是从刘宅的仆从透露之中,范仲淹知晓,刘平因前番某些事情,当前也在西北效力,似乎还是军中。
那所谓之事,范仲淹之前在外地不知道具体为何,但于京城的故吏同僚介绍中,早知道一些猫腻,虽没多问,但于刘宅仆从的确认,让之为好友刘平的安危,多了些关心。
“到了环州,说不定还能遇到!”
离开庄园,返回京城驿舍收拾行囊的路上,范仲淹不由得这般想到。
也就在次日,范仲淹带着老仆,骑着一匹骨瘦如柴的马儿,离开了东京城,开始往长安方向而去。
在最后遥望一眼,东京开封,这个大宋最为繁华的城市时,范仲淹想到了很多。
而在到达长安,往环州的路上,范仲淹想到的就更多了。
他见到太多逃难家庭,见到了太多无依无靠的流民,更是见到因为人数太多,各地官府的束手无策。
在整个大宋,于之看来,可以分为两个世界。
一个是权贵们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他们享有荣誉,享有大宋朝堂之上,便是底层,如边关之处的官吏,也享受不到的福利。
他们不需要在战场上作战,也不需要去偏僻凶险的地方为吏。整个大宋于之眼中,或者就是各自权力实行的一部分,包括最底层百姓的苦难,他们也视而不见,甚至还会兼并土地,欺压百姓。
至于大宋的另一个世界,才是绝大多数人都能看到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大多数人都苦苦挣扎在求生的边缘。为了家庭求生,为了父母孩子求生,更是为了自己求生。
至少处于西北边关之所,与西夏交界生活的大宋百姓是这样。位于燕云十六州,那些时刻想要回归大宋的汉人是这样。处于道路之侧,寄希望能有个馒头来救济的流民百姓是这样。
过新平,即将踏入到保定之时,此中悲惨模样,便是范仲淹看到最多之地。他甚至将身上携带的绝大部分钱物,都买成了吃食,救济那些只有一口气的人。
但实在的,需要接济的人太多了。
还没到环州,即是处于路上,范仲淹随之发现了一个让之自身也不得不担忧的事实。
便是于身上的钱物都于流民百姓接济后,自己所剩不多,恐很难坚持道环州任上了。
在发现这个事实后,他与不由得面面相觑很长时间。
最后,范仲淹做出了一个巨大的决定,将手里的马儿给卖了去。
因为是老马,加上特别瘦弱,马贩只给了十贯钱。
但没办法,事已至此,范仲淹只能同意。在凭着身上的财物,又买了些干粮,这才继续往通远的方向而去。
在此路上,流民不想之前见到的那么多,但比之前更为落魄狼狈。原因很简单,能跑的早就跑了。现在才走的,多是老弱病残,或是无家人的孤儿寡母。
“公子,不能再给了!给了这些吃食钱物,咱们这次是真的到不了通远,就要活活被饿死在路上了!”
老仆见自家公子,范仲淹拿着包袱,往路边的一对母子走去,忙拉住自家公子的衣袖,压低声音道。
范仲淹微微一顿,但目光中充满了悲天悯人之态,最后摇了摇头,道:“将我等之物,给予他们,我们还能通过过路之官府,试着去接济。凭着手里的官印和文书,不会人见死不救。我等真正被饿死的概率实际很低。
但是于她们呢?
我能确定的是,再无人给她们吃食,加上天气日渐严寒,她们必然会被饿死在路上。”
老仆听到这句话后,沉默了下来,因为自家公子说的正是事实,但他还是坚持道:“那总要给自己留下一点。就算是官府,也不一定完全接济我们。尤其这兵荒马乱的,上次咱们去的云阳县县衙,不都是被官差给赶了出来吗?
实在是当前这环境下,可是有不少人都在冒充官员行骗,弄得官府内都不愿意相信像公子这般有官身的人了……”
老仆郑忠的声音越来越弱,且做着最后的坚持。
范仲淹最终才同意下来,只留了少许的干粮和钱物,然后趁着无人注意时,将大部分吃食和财物给了那队孤独无靠的母子。
后续往环州的路非常艰难,是的,就在次日的时候,他们这对主仆,又遇到了一队流民。
当此间流民经过之后,范仲淹和仆人郑忠落魄极了。
原因很简单,除了范仲淹本人贴身携带的官印和文书以外,其他所有的东西,都被抢了去。
就是最外面的衣衫,也没有被这群流民给放过。
从理论上说,东西丢了,自然要去报官。可在此时此地,又哪里有官可以去报?
就算报了官,又如何能抓到人?
抢夺他们的,范仲淹记得很清楚,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
“看把人给逼的!公子,咱们现在算是什么都没了!”
老仆郑忠仰望着头顶的蓝天,无奈的叹息道。
是啊!
现在几乎什么都没有了。
于是,一对主仆,自能相互搀扶,往最近的安化城而去。
半天的路程,到达安化城下的时候,天色早就给了。
因为天黑,加上为了防止流民生乱。
安化城门,早早的关了上去。
而能见在安化城下,诸多的流民正休息于此地,多是抱团取暖。
环州知州李英还算是个不错的地方官。即是在本地的环境如此艰苦之下,仍然坚持挤出粮食,每日于城外施粥。
说是粥,实际就是几个米粒一碗的清水。而能于当前,喝到这些东西,于很多人而言,已经非常有救治之用了。
范仲淹主仆来此,因为时间之晚,自是没有赶上。
便是在漆黑而寒冷的夜幕下,只能躲在城墙角上,主仆缩成一团,躲避着寒意,期待着第二天快快来临,即可入城,看看能否寻到救济。
或是垂怜范仲淹等人的悲惨遭遇。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即是主仆二人昏昏沉沉的时候,城门之外,忽然传来了响动。
当之睁眼时,发现的正是一伙兵士到来。
往来兵士看来很是匆急,到达城下之后,才去生火蒸煮饭食。
这领兵的军将,也是个热心肠的人,见城下流民的凄惨模样,便是让伙头兵多做了些饭食,与之相吃。
填饱肚子倒是次要的,主要还是能够驱寒。
范仲淹主仆二人不是专业流民,自连碗筷都没有,最终还是兵士为之借用。
当之吃完致谢之后,与兵士相聊,这次得知,此为支援清平关方向的关中兵力。
且是从旁看去,此部兵马,兵强马壮,一看就是精锐之部,这也印证了范仲淹之前的猜测。
同时,他能想到,便是在环州前线之地,多半要打仗了。
当然,此中之事,自然事关机密,就是一般的兵士也不可能知道,他也没有问。
但晓得本部人马前行之方向,恰好要走通远城时,范仲淹及时的表明了身份。并求得面见了本部将领,请求捎带一程。
而在确定范仲淹的身份后,该部主将也是个爽快之人,直接同意了此事。而且在得晓范仲淹主仆的悲惨遭遇后,该部将领直接将两件预备的衣衫赠予,并邀请二人于营帐畔的火堆处渡过了一晚。
这一晚,对范仲淹是幸运。但于城下诸多苦苦求生的流民而言,只是温暖了下肚子,到达明日之时,便是连饭食和住处,可能都不知道于哪里寻觅。
次日清晨,范仲淹是和兵士一同起身的。在东西被流民抢光之后,也没有什么可以携带的。
便是帮着该部的伙夫,推着独轮车,跟着大队人马同行。
在途中,从未进入过大宋边军,了解过大宋边军的范仲淹,一路同行,再根据交谈,总算是对宋军之内有了全新的认识。
而那位陈将领,得晓范仲淹乃是上任的环州通判以后,还非常和蔼的想要赠予他一匹马,但被范仲淹给拒绝了。
二人的关系,却是有了加深。根据陈将领的话语,此部确实是去打仗的,不过不是清平关。清平关原来在之往来的途中,于十来日前就被宋军给拿下了。
凭借其中之战,也让宋军的第二道防线得以稳固。
这位陈将领,率部而去的地方,是另一处战场,青岚峡。
到现在,宋军已经毫不掩饰对青岚峡的进攻。即是西夏军也知道青岚峡的重要性,同样在集结兵力,以全力准备此战。
实际上,西夏军于之前也没想到会这么深入,也没有想到败的这么快,在今次指挥的前方将领决策之中,不过是像多得一些土地,然后从大宋这些换取财物粮食罢了。
但在连番夺取多处重镇之后,其人尝到了甜头,这才让部众不断的深入,只是于战场之上,凡事于进攻很容易,想要后退却不是那么容易。
更何况人多有贪婪之心,侥幸之意。
便是在短短半月内,西夏军左翼的连番受挫,就直接证明了这一点。
大宋于旁人眼中,确实是一个软柿子,但也绝对不是任何人任何时刻都能拿捏的软柿子。这个庞大帝国,时常打瞌睡,但身为巨人,总有醒来的时候。
而且,富足的大宋,完全可以发起数场反击之战,而不至于被拖垮,但处于大宋西北之地的西夏,就不能这样了。
所以,西夏王李元昊就非常聪明,夹在辽国和大宋之间,左右逢源。即是在这么多年的休养生息之下,整个西夏正于可见的速度下,变得强大。
站在西夏人的角度考量,不得不说李元昊是个非常英明的君主。便是此中情况下,大宋每年间,有非常多落魄的士子,前去投靠。
而这些人,到最终,无一例外,都成了大宋的敌人。
他们甚至希望能借助西夏的力量,将大宋这个庞大的帝国给吞并。
范仲淹看待问题的角度,刁钻又广泛。
如果说之前他于西北战事的了解,是建立在传闻和文书的话。当踏入环州,明确知道当下的几次战争后,那他于大宋当前于西北之情况,自有了更为详细的了解。
试问一下,今次大宋能抵御得了西夏的进攻,收复几片失地,大能一直这样吗?
尤其在进入环州,看到军备荒废,民生艰难,路过的官府多有荒芜落魄之下,范仲淹于此之思考,也就越发变得深沉起来,
他没有答案,甚至不知道答案是什么。
只是,范仲淹心中埋藏着一株火苗,一团让大宋富强的火苗。
今次,他只是一名小小的环州通判,但于来人,他范仲淹要让朝堂上的诸公重视,然后重塑西北防线,甚至有可能,拿回大宋于此的数州之地。
这是他的梦想,是他会于西北为政的一段时间内,努力去做的事。
又过了一日,在经过连日不停的急行军后,范仲淹随着大部的人马,终于来到今次的目的地,通远城。
在兴平城危机解除,清平关重新回到宋军的手中以后,作为环州州治所在的通远城,渐渐恢复了安宁,至少不像是前一段时间那般混乱。
但如行途中所见的那样,即是于通远城内外,依然充满了逃难的百姓。
这里面的很多人,甚至连家园都为西夏军占领,一些亲人都在逃亡途中永远的逝去。
而知晓当前之局势,知晓身上之重任,尤其环州当下尚无知州,迫切需要一个人稳定局势的时候,范仲淹知道,自己作为一州之通判,必须迅速站出来。
遂在城门处,和一路同行的陈将领分别之后,范仲淹带着老仆郑忠,在通远城内,视察了一圈,重点了解百姓柴米油盐之事后,当即来到了府衙所在,并递上了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