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京剧名角之杨小秋传 > 第166章 四个版本

第166章 四个版本

好像杨小秋自己都忘记了。

龚依依曾经说过自己像嫦娥,性子清冷、生活孤寒。

其实对于杨小秋来讲,她并不是嫦娥,也不像嫦娥,自己才像嫦娥。

当初曾经动笔,想要写一台戏给她,一台叫做嫦娥的戏。

没有想到过去了这么久,纸上依旧只有嫦娥二字。

嫦娥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仙女,据史料记载是上古时期三皇五帝之一帝喾的女儿,后羿之妻,美貌非凡。

嫦娥故事最早出现在《归藏》,民间传嫦娥与羿开创了一夫一妻制的先河,后人为了纪念他们,演绎出了嫦娥奔月的故事。在神话传说中,嫦娥因偷食羿自西王母处所求得的不死药而奔月成仙,居住在月亮上面的广寒宫之中,与玉兔为伴。

嫦娥是后羿的妻子,那么龚依依算是自己的妻子吗?

杨小秋认为算的,他们是拜过堂的,他们是有个肌肤之亲的。

他们是互相爱着的。

嫦娥的故事有着好几个版本,杨小秋知道的便有四个。

第一个是被逼无奈版本。

后羿射下九个太阳后,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

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逢蒙也混了进来。后羿向西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交予嫦娥保管。

逢蒙趁后羿外出,逼迫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危急之时吞下不死药,不多时便飘离地面,飞落月亮上成了仙。

后羿回家寻妻不得,捶胸顿足,仰望月亮千呼万唤地呼唤嫦娥名字。他的呼唤惊动了上天,皎洁的月亮上,果然出现嫦娥的身影。

后羿急忙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而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也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遥祭嫦娥。

后来月母被羿的真情所打动,允许嫦娥在月圆之日与羿在月桂树下相会。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这个版本的传说流传至如今。

第二个版本则是抛夫独吞的版本。

是说嫦娥知道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儿讨来了不死之药,就成仙心切。有一天,就趁着后羿不注意,偷来吃下了不死药,然后就飞到月宫。

第三个版本,拯救天下的黎民百姓。

后羿是远古时期有穷国的国王,力大无穷,勇武善射,但性格暴戾,滥施苛政,弄得民不聊生。

但后羿也想长生不老,他恰好又从王母娘娘那里搞来了可以成仙得道的灵药。

美丽善良的妻子嫦娥得知此事,为使百姓免受后羿长期的残暴统治,就偷偷把仙药吃了,化作仙女飘向月宫,成了月神。

而这个版本最不可靠,因为有穷国是夏代的一个方国,而射日的后羿没有做过国王。

最后一个是不忠的版本。

屈原的《天问》中有说,后羿成为射日英雄后,对嫦娥有不忠行为,和河伯的妻子发生暧昧关系,因而引起嫦娥极大的不满,一气之下就离开后羿跑到天上去了。

这或许是后来明代作者吴承恩在《西游记》里让天蓬元帅猪八戒戏嫦娥的一个缘由。

汉代嫦娥奔月故事的结局十分怪异,汉代人相信月亮中有玉兔和蟾蜍,玉兔不知道是何来历,都说嫦娥后来变成了癞蛤蟆。

嫦娥服不死药而奔月的故事,最晚在战国晚期的占卜书《归藏》中已经显山露水,到了汉代则广为人知,西汉淮南王刘安的《淮南子》、东汉天文学家张衡的《灵宪》中嫦娥奔月的故事已经颇具首尾。

《灵宪》还提到,嫦娥在偷服了后羿的不死药之后,临行前,还特意去找一位叫有黄的算命大师打卦问吉凶,占卜师打了一卦,告诉她说是吉卦,但行无妨,并且还预言到,此去西天迢遥,或许刚上路时会遇到昏天黑地的阴霾天气,不必害怕,而且后代肯定会繁荣昌盛。

后来,奔月之后的嫦娥则变成了癞蛤蟆。

也许是因为嫦娥变成癞蛤蟆的结局太悖逆常理,也太不合乎人情,嫦娥奔月的故事流传到后来,就变成了一个纯粹的悲欢离合的哀艳故事了。

而杨小秋不知道怎么写这台戏,便是因为过往的故事都太离谱了。

他更愿意相信的是嫦娥是美好与善良的象征。

可是嫦娥毕竟没有见过,自己的那位妻子,也就是龚依依也不是嫦娥,那么又该如何创作这个京剧里面的故事。

杨小秋这几年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可最终都没有得出结论。

再说了,自己即便写出来这么一出戏,可那个人都不知道在哪了,又该给谁看,难道像中秋那样,让人只记着怀念吗?

杨小秋这天坐在屋子里,看着嫦娥二字,旁边搁着的自然是一支钢笔。

钢笔在京城虽然不是稀罕物,可也不是人人都能够拥有的。

杨小秋拥有这只钢笔的时候,还很兴奋,因为这是龚依依送给自己的礼物。

可惜,她现在在哪?

杨小秋出神的时候,王玉珍在门外敲了一下房门。

杨小秋看着站在门口的王玉珍,有些惊讶的喊道:“师娘!”

王玉珍走进来开口道;“在想什么呢?”

还不待杨小秋说话,王玉珍看到杨小秋桌子上写了两个嫦娥这个字,便明白了。

“还在想这个啊!闭门造车是想不出来的,要不然去茶楼看看,那些说书先生讲的这个故事,说不定会让你有一丝灵感出现。”

杨小秋回复道:“即便去了茶楼,说书先生也不会说这段啊!”

王玉珍笑了笑,开口道:“你塞几个铜板给他,给他一杯茶钱,他自然就愿意了。”

杨小秋明白了王玉珍的意思,钱能通神,有钱能使鬼推磨,何况是一个说书先生讲故事。

这天下,最没有风骨的便是说书先生。

特别是北京的说书先生,更是没有风骨。

酒肆茶楼里面,全都是一群说书先生在胡说八道,胡编乱造的,甚至还有歌颂某些人的,简直就是离大谱了。

不过,想听这个故事,确实是可以找他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