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可卿的地位
可不是嘛。周冰洁当初进了荣国府的时候,谁都肯教,连贾琮这样的小透明都收了,偏偏是看不上形容猥琐又不喜读书的贾环。贾政无法,把贾环送进了家学读书。平日里贾环学得如何,他虽然作为父亲,但并不十分关心,今日送贾环过去应试,也是不想打孩子面子,竟是谁也没想到,贾环也过了县试。
这个贾环平日里对于周冰洁没有收自己的这件事情耿耿于怀,这回考中了县试,得意洋洋也是意料之中的。秦钟素来瞧不上贾环,今日在马车上,简直就是如坐针毡。
宝玉听了秦钟的话,略思忖一番便否定了他的想法:“本来县试就是最基础的考试,咱们都跟着周先生读书这么久了,这样的试题再答不出来,不是说不过去了嘛?至于环儿……也许,他也是很用心地读书了吧,倒不必在这件事情上做什么文章。
我担心的是父亲真的会把赵姨娘扶正,到时候环儿也是二房正儿八经的嫡子了。到那个时候,只怕二房的天就要变了……”
秦钟笑道:“我知道你的心事,只是你放心,这件事情一定不会成的,且让那赵姨娘多做一会子梦得了。二叔没听说过,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吗?”
“哦?难道你听见了什么消息不成?”
秦钟点点头:“前儿我姐姐来这府上帮着凤婶娘料理家务的时候,老太太就说起过这件事情。说到底,老太太还是很心疼二老爷的,她素来又不喜欢赵姨娘粗鄙放诞的性子,怎么可能让自己疼爱的儿子有个那么不省心的妻室?我是亲耳听见老太太与我姐姐商量,说要我姐姐出门赴宴的时候帮着留意合适的填房人选来着,这哪里还能有假?”
“是吗……”
宝玉听见秦钟这样说,倒也放心几分。
秦可卿公主的身份,虽然还是很隐秘,但是宫里该知道的人都知道的。因着元春如今是柔嫔,雍正爷正好借着这个幌子,说柔嫔娘娘十分钟爱可卿,经常叫可卿进宫陪伴,所以身为荣国府嫡小姐的元春,平日里在最常在宫中见到的亲眷倒是可卿。
雍正爷也与元春交过底,说自己与废太子,虽然政见上不和,但确实是很好的兄弟。废太子在人生的最后阶段,虽然被幽禁,但是一直都在教导自己的儿女,一定要对四叔这个新帝尽忠,雍正爷一直十分感念。
最近八爷党的事情,弄得雍正爷心力交瘁,他心中更加惦记起与废太子之间的兄弟情谊。废太子是一年前病逝的,但是可卿的身份却没能在废太子还活着的时候大白于天下,甚至没有以女儿的身份去给废太子送终,这对于雍正爷来说是个天大的遗憾。
遗憾归遗憾,但是雍正爷自己也知道,别说现在废太子已故。就是他还活着,秦可卿的身份也只能一直隐瞒下去。毕竟,她的生母名义上是康熙帝的女人,她是废太子强占了康熙帝的女人所生的女儿,再如何也是见不得光的。
只是雍正爷心中还是想要弥补些什么。
他每每借着元春的名义叫可卿进宫,大多数的情况下,便是让可卿去宫里见弘晳等废太子的子女,同他们一处话家常,更深地了解一下自己的亲生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可卿也在亲哥哥的陪同之下,去祭奠过废太子。
在这种不能见光的情况下,可卿可以有机会接触到自己真正的家人,已经是雍正爷皇恩浩荡了。
只是,他犹嫌不足。最近更是说出了想要收可卿为养女的想法。雍正爷想的是,废太子生前就很希望让可卿的名字写在爱新觉罗的黄带子上,这是不太可能了。
但雍正爷如果认了可卿做养女,虽然今后史书工笔上不见她真正的生父,但她的名字依旧能写在黄带子上,就当是皇兄生的女儿过继给自己了也未为不可。
不过这件事情,十三爷胤祥是肯定不会同意的。雍正爷也十分照顾十三的感受,所以这道早已写好的圣旨,一直留中不发。但是雍正爷有意认可卿为养女一事却不胫而走,京城中十停人便有八九停的人知道了。
所以京中权贵圈子里,倒是有秦可卿的一席之地。秦可卿出门赴宴,至少要比王熙凤的脸面大些,众人待可卿都比王熙凤要客气几分。
贾母把贾政续弦的事情交给可卿,可见是要让可卿给贾政物色一个极好的人物。只不过这件事情,可卿虽然答应了,却一时半会儿没有个合适的人选,并没有挑明了说这件事情,荣国府众人才都不知道的。
自然,越是不知道,赵姨娘那边抱的希望就越大。
这晚宴,因为贾政的一时失误,自然是不欢而散了。但是贾政晚间回到赵姨娘的房中,却得到了赵姨娘极尽温柔的照料。别看赵姨娘平日里是个不省心的,但是她却是个很懂照顾人的女人。再加上跟着贾政快二十年了,他的喜好,赵姨娘本就摸得清楚,三下五除二就把贾政那点子不悦的情绪清空了,哄得他眉开眼笑。
见贾政的心情好起来了,赵姨娘逮着机会便说道:“老爷,妾今日真的是好高兴啊。您瞧,我们环儿虽然没经过周先生点拨,只在学里跟着一群亲戚家的孩子一块儿念书,不还照样过了县试?要我说,老爷的孩子都随老爷,读书上那是有大大的天赋的,很该好好培养。
这在家学那样鱼龙混杂的地方学习,我环儿都能一试便过,若是也跟着周夫子学,以后环儿考科举,岂不是事半功倍?”
贾政觉得赵姨娘的话十分有道理,当即就说道:“此话有理,明儿我就找那周夫子谈一谈。之前他说环儿读书尚浅,叫他现在家学里头历练历练。如今环儿和他教的学生一起考过了县试,他现在没有什么话好说的了吧?若是如今再不收环儿,我倒也替他害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