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赶集花了一块钱
凤凰岭村的村民为什么在1991年的时候都那么穷呢?
是1991年的时候赚钱的门路和机会少吗?
不,实际上在这个年代,赚钱的门路和机会到处都是,只不过,能看到的人少之又少。
然而正是因为看到的人少,这机会,才是巨大的机会。
就好像一大平原的枯草,只缺一个星星之火的引燃了。
苏良讨厌贫穷,尤其是当看到陈四海的爷爷因为贫穷不能及时的接受疾病的治疗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重生的人,在胆量这方面,是无人能比的。
1991年,一个成年人手里攥着一张百元钞票,就觉得是一笔大款子了。
然而在苏良的眼里,这点钱,不值一提。
这就是魄力,重生者的魄力。
百元钞票都不算什么,更别说什么一块钱了。
手里攥着一块钱,在大寨集市上,苏良挺起了腰板。
三个小伙伴往前走了没多远,又看到那个卖糖葫芦的老爷爷。
这位老爷爷苏良前世的时候买过他很多次糖葫芦,而且知道他是张家庄村的社员。
“爷爷,糖葫芦多少钱一个。”
听到苏良抬头问糖葫芦的价格,魏光强和陈四海心里暗自琢磨,等会苏良能让自己吃一个山楂果儿,那就极好了。
“小朋友,1毛钱一个。”
“好的,这是一块钱,我买三个。”
听到苏良这样说,魏光强脸上立刻表现出喜悦的神色,倒是陈四海还傻傻的。
“良,良,良子,你,你,你自己一个人吃,吃,吃三个,能,能,能吃得了吗?”
苏良接过爷爷递过来的糖葫芦,然后第一个递给了陈四海,说:“当然吃不了啊,你们是我的好朋友,你们得帮我吃。”
陈四海惊讶地接过了糖葫芦:“嗯嗯,真,真,真好吃。”
接过去之后,陈四海便大口咬了一个山楂吃起来。
魏光强接过苏良递过来的糖葫芦,笑着说道:“谢谢良子,等明天的时候我请你吃冰糕。”
陈四海则笑嘻嘻地说道:“明,明,明天卖冰糕,糕,糕的,不,不,不一定到我们村,村,村里去呢。”
然而听到冰糕,苏良忽然皱了下眉头,想起来一件事情。
“明天卖冰糕的会到我们村里去,不过我们都不要买。”
那件事情苏良印象很深刻,就是自己当年上一年级时候,中秋节过后的周一,上午村里来了一个卖冰糕的,3分钱一根,然后村里小孩觉得便宜,几乎每人都买了一根。
不过到了下午的时候,几乎所有吃了那冰糕的小孩都开始拉肚子。
苏良后来想起这件事情,就觉得冰糕有问题。当时村里大人也觉得那个卖冰糕的有问题,但是后来那个人再也没有来过,想要追究责任也没有办法了。
再后来,村里人渐渐忘了这件事情。
村民们对于苦难和伤害的记忆是短暂的,因为没有纠结苦难的时间,后面的苦难就又来了。
不过苏良却一辈子记住了这件事情,因为从那天往后,他一吃凉东西,便要闹肚子。
“为,为,为什么?良,良,良子,你,你,你怎么知道卖冰糕,糕,糕的明天就到我,我,我们村里去呢?”
“我猜的。”
拿着糖葫芦,苏良继续往集市里面走去。
魏光强和陈四海俩人相互看了看,心说猜的还这么自信,良子的气质怎么成这样的了呢?
苏良身上散发出来的那种自信,显然是凤凰岭村其他小孩没有的,在魏光强和陈四海的心里,都埋下了崇拜的种子。
俩人跟在苏良的身后,俨然成了两个忠实的粉丝和跟班。
这,都在苏良的计划当中。
虽然说现在他还只是个孩子,但是还是有许多事情可以做,比如说偶像培养计划。
三人一人一根糖葫芦,就好像拥有了整个世界一般。
往前又走了一段路,苏良他们来到了五金市。
这农村集市上,真的是卖什么的都有。
前世的时候,苏良赶集的年龄都比较小,注意力都放在吃的玩的上面,至于说什么农具厨具,菜市布市等等,根本就懒得看。
就像前世小时候看电视也一样,那时候就爱看动画片,这个时代,整个凤凰岭村总共也就只有十来台电视机,而苏良家还算是过得不错的,有一台熊猫电视。
不过,现在苏良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是新闻联播。
他要从新闻联播里面找寻前世记忆的线索,并从这些线索里面发现一些机会。
苏良在那个五金摊子里,找到了一个挂在狗脖子下面的小铃铛,便花了两毛钱买了过来。
现在苏良手里只剩下五毛钱了,然后他在糕点摊子那边买了一斤月饼和半斤花塘。
一块钱花光了,也到了中午,集市上的人变稀少了许多,商贩也开始陆陆续续地收拾东西走了。
三个人这时候也有些饿了,便坐在牲口市栓牛的石柱子上,一边就着咸菜吃煎饼,一边休息。
“光强,你回去也挖黄芩去。”
听到苏良的话,魏光强肯定地点点头:“嗯,我挖到了黄芩,卖了请你吃糖葫芦。”
苏良笑了笑,从布包里面摸出来两个月饼,给了魏光强和陈四海一人一个。
“这,这,这有点,有,有,有点不好意思。”
陈四海憨憨的笑着,大口地吃着。
“光强,你挖了黄芩,不用到集市上来卖,卖给我!价格和集市上面的一样!”
魏光强忽然觉得自己根本看不懂苏良,他觉得自己好像跟苏良差距很大,对方什么都懂,自己则什么都不懂。
“你收这个干什么?”
“攒多了,一块卖,我也有得赚。”
魏光强笑着点了点头,不过他很是怀疑,自己眼前这个只比自己大半年的小伙伴,能不能做生意。
毕竟,他才七周岁啊!
“你可别赔了啊!”
苏良笑着看着魏光强:“不会赔。”
1991年,做生意,是很难赔钱的。
这年头,信息闭塞地很。
比如说鸡蛋的价格,相邻不到五十里的两个地方,价格相差可能超过百分之五十,然而却没有人进行倒卖。
这年头,老百姓的商业意识还是很单薄的,而苏良不一样,他最不缺的就是商业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