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 第26章 想起一个人

第26章 想起一个人

    真的是世上无难事,只要有心人。经过多方打听,亦劻的高堂老母病了,机会来了。

    袁世凯和亦劻是认识的,只是没什么大的往来,到家拜访更是没有过。

    老母病了,同朝为官,来探望是情理之中的事。来探望有病的老人,不空手也是再正常不过了。

    “袁大人,这礼物可太贵重了,怎么承受得起呀。”亦劻看到那一大包高丽参谦让着。

    二个人素无往来,初次来往就送这么重的礼,客气一下也是必须的。

    “王爷,我不是在朝鲜十多年吗?这东西到我手不值钱。可有一样,在市面上假得遍地都是,我的这个绝对货真价实。老夫人这身体,可是要补一补。”

    这话听起来入情入理,亦劻只好笑纳了。

    礼能白送吗?关系在走动,越走动越近,两个人的关系也就越来越不同寻常。

    通过亦劻,袁世凯又攀上了兵部尚书荣禄。

    袁世凯是很善于搞关系的,通过李鸿藻,他又和光绪的老师,在朝堂特别有话语权的翁同龢搭上了关系。

    亦劻、荣禄、李鸿藻、翁同龢都是大权在握的人。为公也好 ,为私也好,他们都愿意帮袁世凯这个忙。

    比如很少夸人的李鸿藻对袁世凯就大加赞扬:“家世将才,娴熟兵略,如今特练一军,必能骄中国绿、防各营之弊,亟言与朝。”

    翁同龢更是捻着长须曰:“此人不滑,可任也。”

    但是,问题是这个位置太炙手可热了,而且个个后台都不白给。

    连一贯做事果断的荣禄都抱拳了,袁世凯这个忙是要帮,可别人的面子也不能不给呀!怎么办?

    他给袁世凯出了个注意,面授机宜:“于睱时拟练各种办法上之。”

    袁世凯心领神会。马上煞费苦心搞了套新建陆军的营制、饷章和聘请外**官的合同文本等一整套东西,上呈督办军务处。

    还写了个说明:“查此次军兴,往往易为敌乘、迭见挫败者,虽因调度之无方,实亦军制之未善。若不权时度势,扫除更张,参用西法,认真训练,则前车之鉴,殊足寒心。诚如宪台原奏,不得不为易辙之图,作补牢之计也。”

    紧接着,袁世凯还请人译篆了国外的兵书剪辑,到处分发。

    一时间,不知怎么搞得,传出了一个说法,咱们大清出来个军事人才。此人不是别人,就是袁世凯。

    这回差不多了吧?不行,不知谁说的,好像老佛爷心里头已经有了人选。

    这还了得,不管是李鸿藻,还是翁同龢,也别管亦劻是什么亲王,荣禄是什么军务的最高长官。也别管这些人的权力有多大,多有话语权,在老佛爷面前,也都是小儿科。

    总不能拿着一包高丽参给老佛爷送礼去吧?不想活了?别说高丽参,就是长白山参老佛爷能看上眼吗?

    李鸿藻这些人在老佛爷面前肯定能说上话,但得分什么事?如果,老佛爷心里真有人选了,谁敢和她老人家对着干?

    打听打听这个人是谁吧?老百姓有话,不打你勤,也不打你懒,就打你干活不长眼。

    派出几路人马,愣没打听出来。

    这更麻烦了,说明这件事是真的了不得,更没人敢乱说乱动了。

    费了这么大的劲,忙活了这么多天,就这样的付之东流了吗?袁世凯不甘心。

    这件事在老佛爷哪儿,真的就没人敢说话吗?

    亦劻对袁世凯说,这人还真有一个,谁呀?李莲英。

    李莲英,袁世凯听说过,大太监,老佛爷面前的大红人。

    他也听说过,这人是亦正亦邪。说自负他谁都看不起,说自卑他比谁都自卑。

    毕竟是个太监,是个所谓的无根之人。见人不笑不说话,可是谁也揣摩不透他的心思,谁也不知道他水有多深?

    不就是一个太监吗?

    亦劻对袁世凯说:“袁老弟,你可别小看了他这个太监,在咱们大清国,说不定谁都办不成的事,他就能办成。”

    已经称兄道弟了,可见袁世凯和亦劻的关系发展有多快。

    怎么才能和李莲英搭上关系呢?袁世凯猛然想起一个人。

    这个人叫阮忠枢,自己从河南老家返回时曾在一起住过店,两个人很谈得来。

    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相遇。人在旅途上,二个人认识了,相处的特别好。但分开了,也就分开了,一般说来,这一生是不会再见面了。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袁世凯以为自己不会和阮忠枢再见面了,还真不是。

    就在前天,袁世凯正在路上随便走着,有人在他的身后拍他的肩头。

    回头一看竟是阮忠枢。这可不是一般的缘份,两个人马上找了个小酒馆大喝了一顿。

    袁世凯记得阮忠枢和他说过,他在李莲英的弟弟家作馆,也就是当家庭的私塾老师。

    阮忠枢告诉他,李莲英的弟弟家就是李莲英家。

    分开的时候他还偷偷地告诉告诉袁世凯,他和李莲英特别的投缘,关系铁得很。如果遇到什么难事,可以找他。

    当时袁世凯还真没把这话放到心上。一个太监,再大不也是个太监吗?自己能有什么事找他?还真别说,这还真遇上非找这个太监的难事了!

    地方阮忠枢已经指给他了,说走就走,袁世凯马上付诸行动。

    地方很好找,房子不错,但主人很低调,不喜张扬。

    同样是老佛爷的大红人,同样是大內总管,同样是太监。这就是李莲英和安德海的不同之处,这也是李莲英比安得海的高明之处。

    或许,是安德海的不得善终成了李莲英的一面镜子。

    一提阮忠枢,门房连拦都没拦,还很热情的指给了他怎么走。

    看来阮忠枢在这里人缘不错。

    阮忠枢正给李家的几个孩子上课,看到了袁世凯在窗外招手,赶紧对几个孩子交待了几句出来。

    “袁兄有事吧?”阮忠枢问。

    袁世凯点着头,两个人走到一个僻静之处,袁世凯详详细细地说了来意。

    事关重大,阮忠枢说:“袁兄,这件事既然对您这么重大,我怕说不明白,误了您的事。您看,这样行不行?”

    袁世凯说:“忠枢弟请讲。”

    阮忠枢说:“您自己亲自和他说,这样能说得清楚。”

    袁世凯问:“我找他说能行吗?”

    阮忠枢哈哈一笑,“您说凭我们俩的关系,这是个事吗?”

    “我什么时候来合适?”

    袁世凯大喜,他还真怕阮忠枢说不明白。

    阮忠枢想了一下,“您今天晚上来就行,他今天早晨走的时候说了,今晚准回来。”

    “真的不用约吗?”袁世凯还是有些不放心。

    “袁兄,信不过兄弟吗?您来就是了,行不行?到时候您不就知道了?”阮忠枢轻松地说。

    没想到事办得这么顺利,约好了时间,为了不耽误阮忠枢给孩子们上课,袁世凯很快告辞。

    阮忠枢到是满不在乎,非要把袁世凯送出大门。

    在大门口告别的时候,袁世凯突然想起,小声的问阮忠枢:“这第一次见面不能空手吧?”

    阮忠枢想了一下,“怎么说呢?礼多人不怪,拿点什么,还是显得排场些。”

    “拿什么好呢?”袁世凯问。

    “您们官场的事,我可说不好。”阮忠枢摇头。

    袁世凯问:“高丽参行不?”

    “那可是好东西。”阮忠枢点头。

    “我知道了。”

    袁世凯很佩服自己有先见之明,从朝鲜回来,幸亏带了这么多高丽参,而且没留在河南的家里。想给两个娘亲每人留些她们都不肯,说在外边经常求人,用得着。

    晚上,袁世凯按着和阮忠枢约定的时间赶到李府时。

    出乎袁世凯意料之外的是,李莲英和阮忠枢已经在客厅等他了。

    尽管袁世凯对这位赫赫有名的人的平易近人早有耳闻,但还是不能把李莲英和眼前这位平和谦卑的长者合成一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