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安葬
苏小怜在城东小学当了一个月的老师,这天刚放学回来,便在家门口见到了两位身穿灰色军长的女战士,不是别人,正是周氏和玉英。
苏小怜大喜,还未叫出声,东明便已从黄包车上跳了下去,扑到周氏怀里叫着:“奶奶,孙儿好想你。”
周氏想要抱起泽福,却见他长重了不少,没有抱起不说,还差点闪了自己的老腰,只得摸了摸东明的鼻子道:“泽福,你都长这么大啦,奶奶差点认不出你了。”
东明有三年不见周氏,但是小孩的记性最好,撒娇道:“奶奶,当初你丢下孙儿的时候,不是说你过几天就会回来吗?原来是骗孙儿的,孙儿都长这么大了,你才舍得回来。”
周氏笑起来道:“奶奶错啦,泽福是男子汉,不会生奶奶的气吧?”
东明摇着小脑袋道:“不生气。奶奶,我不叫泽福,我现在叫赵东明。是妈妈给我改的名字。”
“赵东明?”
“是呀。”
“好名字,真好听。”周氏看向一旁的苏小怜,柔声道:“小怜,这几年辛苦你了。”
苏小怜能再次见到周氏,心中早已百感交集,擦了擦脸上的泪珠,笑道:“哪有你们打仗辛苦。”说着拿出钥匙打开院门,邀请玉英进屋里坐。
周氏跨上门槛见院中一尘不染,整洁如新,不可置信道:“小怜,这都是你收拾的吗?”
苏小怜点了点头,走到墙边的一棵桃树下,道:“还记得这棵桃树吗?当初是你亲手栽种的,现在都已经长的比墙高了。”
周氏瞬间回想起从前种种,想到草木依旧,物是人非,不由得唏嘘不已,又想到那晚离开滁县的情景,自己还在院门上歪歪斜斜地写着“等我回来”四个字。如今门上的字早已经被雨水冲刷的一干二净,而自己想着盼着的那个人也都始终没有任何音讯,就像是门上的这四个字一样,消失在岁月长河中,再也没有见到。
周氏走到那棵桃树下,抚摸着粗壮坚实的树枝,心中思绪万千,接着茫茫然地走到堂屋、厨房、卧室依次看了一遍,见每间屋子都收拾的干净整洁,家具摆放一如当初,不禁朝着苏小怜感动道:“小怜,你真是太有心了。”
苏小怜道:“我一直都在等着你们回来。这下你回来就好了,我们一家人就不用再分开了。”
周氏道:“鬼子投降后,我去长沙找了你,夏萍说你回了滁县老家,刚好我们部队路过滁县,所以我就带着玉英回家来看看你。”
周氏说着取下包袱,从包袱里拿出一个骨灰坛道:“还一件事,当初你爷爷临死之前想要回家,我答应把他埋在家乡,这么些年我一直带着他,现在终于回到老家了,我正好让他落叶归根,入土为安。”
苏小怜想到爷爷当初被鬼子的飞机炸死的情景,不由得一阵伤感,道:“要不然就把爷爷埋在院后的竹林吧,他生前最喜欢那片竹林,经常去竹林里闲逛。”
周氏点点头。
苏小怜于是到屋里扛了把锄头,来到竹林找着一块空地挖了个土坑,将赵广民的骨灰坛小心翼翼的放进去,凄凄切切地填上泥土,用几块碎石垒了个石坟,再找来半截圆木在上面写上:“父亲大人赵广民之墓。”买来香烛鞭炮祭奠过后,周氏跪下磕了三个头,抽泣道:“爹,我终于完成你的心愿了,你在天有灵,一定要保佑我们家平平安安,万事大吉呀!”
埋葬了赵广民后,周氏回到家中又与苏小怜聊了一些赵强的话题。这时王阿姨听到热闹,赶了过来,一见周氏,立刻就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抱着周氏哭了起来。周氏连忙安慰她,王阿姨说自己还能活着见到周氏,这辈子也就心满意足了。周氏问她为何这般伤感。王阿姨于是又说起了她丈夫、儿女被鬼子杀害的经过,听的周氏也抹起了眼泪道:“阿宝和巧儿是多么乖的孩子呀,就这么被鬼子给杀害了,真是让人万分伤感呀!”王阿姨难免又要痛骂鬼子不得好死,并抱着周氏痛哭不已。
见王阿姨的眼泪像泉水一样毫无止尽,周氏再次安慰了她后,便对苏小怜道:“小怜,部队只是路过滁县,我请了趟假赶回来看看你,你没事我就放心了。这会儿大部队肯定早就走远了,我还得去追他们,就不和你们多聊了。”
“什么?这么快又要走了吗?”王阿姨立刻收住了眼泪问。
“是啊,虽然鬼子被赶走了,但是革命尚未成功,战争还得继续哟。”周氏表示也很无奈。
苏小怜也听说了国民党擅自撕毁了“双十协定”并向陕北进兵的消息,看来内战确实是无可避免了,便道:“吃过饭再走吧?”
“不了,时间紧,等下次回来再吃吧!”周氏这样说的时候,眼角早已经湿润。她怕自己狠不下心,遂擦了擦眼泪,起身大步离开了。
“妈……”
身后苏小怜哭泣的声音传来。周氏不敢回头,只是背对着她挥了挥手。
“妈,早点回来……”
“知道了,我会回来的。”周氏没有停下脚步,她虽这样回答着,却不知道这一脚踏出去后,还能否活着回来。
“奶奶,奶奶……你不要丢下孙儿……”
东明追了出去,苏小怜急忙去拉住了他。东明哭着想挣脱母亲的怀抱,但苏小怜始终紧紧搂着他。听着孙儿撕心裂肺的哭声,周氏再也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一边赶紧逃离了家门。她也想抱着儿孙享受天伦之乐,但她不能只顾自己,她要做的事是要去解放普天下的劳苦大众,她怎能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而去背叛那些正被压迫的无产阶级。不能,所以她只能选择离开家人,离开家乡,毅然地踏上同剥削阶级作斗争的战场。
玉英被这一幕感动哭了,她跟苏小怜简单道了别后,便紧追周氏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