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战事告急
萧九辞得意的勾了勾嘴角,那遮不住的笑意被沈琉一眼看到了底。
沈琉沉声回了侍卫:“知道了,你下去吧。”
话音一落,侍卫便起身一拜出去了。
沈琉眸色凝重,望着萧九辞的得意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没舍得多说女儿一句不是。
萧九辞看着那不小心被墨汁毁了的小书本,顿时就有点扫兴了。她像个孩子一样拿着没写好的书像母亲嘟囔着撒娇:“母亲你快看,我写坏了。”
沈琉转眼就顺着萧九辞拿着的小书看过去,眼睛里含着温柔温婉一笑道:“九辞的字写的越发好了,没事的,一点墨水罢了,明日母亲送你一支大舜朝最好的狼毫。”
萧九辞得了奖励,心情愈发愉悦,笑得嘴角上扬,幅度甚是好看。
沈琉看着快十三岁的女儿,心里忽然有点安慰。
屋子里三个老人家望着这一对母女,眼睛里洋溢着慈祥与欣慰。
母慈子孝,安稳享乐,也不过如此罢了。
七日后。
南川侯府依旧清冷又温馨,外头的大雪依旧下个不停,京城外的破庙因为常年没修,屋顶都被积雪压塌了。
京城内,老晋安侯安肆的头七过去了,晋安侯嫡长子安钶轼亲自抬棺下葬。
因为安钶轼闹到了金殿,欲状告南川侯府气死晋安侯。这件事情早就被新帝处理的翻了篇,最后顺安王提出让安钶轼承爵,这才让晋安侯府闭了嘴。
新晋晋安侯安钶轼的承爵典并未办,圣旨才刚刚拟好,老晋安侯安肆去世的第八日,北疆传来急报。
“宣威将军钟徽领兵十万,于北疆涪城一战中陨兵四万,宣威将军重伤弃城回防至云城。”
“三日内北塬主将廉蒙领兵三万突破云海关,期间突袭云城内部十三次,我军损伤惨重,仅仅只剩两万残兵!”
“圣上!云城告急!”
一封还熏着狼烟有点脏兮兮的信送到新帝手里的时候,就是这样的情景。
新帝只望着手中的信纸有些虚妄缥缈,觉得这拿在手中的信纸十分沉重,甚至有些手抖,有些站不稳身子。
“快,快去将太子和皇叔,还有左相他们全部喊来!”
因为战事吃紧,新帝心急如焚,恨不得立马就把自己藏起来。
北塬人的凶勇,新帝应该是最清楚不过的,年轻时还是太子的他因为喜功望利亲征北塬。
结果连败六场还差点被北塬掳了去,要不是第一次出征的萧骁御将他救回,怕是命都不在了。
就因为那一次,新帝便恨上了萧骁御,明明是初露锋芒的毛头小子,可却让他失了太子的颜面。
新帝急召各位重臣进宫的事情,一下子就在京中传开了。尤其是权富勋贵的府里,都在纷纷猜测,唯恐天下不乱。
就连南川侯府也收到了消息。
大书房内,萧九辞听见萧莘禀报的事情回问道:“你说就连太子都进宫了?”
萧莘目光如炬的点点头,萧九辞听了以后,不由的目光深远起来。
新帝登基时,封号为雍隼皇帝。皇上一登基便封了皇后生的嫡长子元珮为太子,除此之外,皇上膝下还有两名皇子,一名公主。
太子年方十六,二公主元兮妗年芳十三,三皇子元斐仪年芳幼八,四皇子元泽祺才刚刚三岁。
除了太子年岁稍长,其他的皇子并不能为皇上分忧。
太子生的像皇后,精明又干练,城府极深秉性极佳。为人较为刚正,精于算计却心肠较软。
太子倒是不会苛待手下任何一个下人臣子,不像皇上小肚鸡肠,疑心重虑的。也不像皇后手段阴毒狠辣。
萧九辞对这个太子印象还行,听说他天资极佳,就是不曾打过交道。
太子极少出东宫,这一次皇上把他都叫去了,怕是边关不太好了。
萧九辞想的很现实,她本身就没有什么心怀天下的大志,还是真实一点好。
就算边关战事吃紧,情况不太好,这也是大舜皇帝做出的选择。圣上选择钟徽出征的时候,就该想到的。
若是因为谋事而耽误了边关要事,这不仅仅是一位皇帝没有了心胸,而且这边关战死的士兵也都是这皇帝和主将的过错。
因为顾虑而选择错误,因为无能懒散而带错手里的兵,导致伤亡惨重弃城而逃。
这和萧九辞没有关系,她不能说自己带兵出征就一定会战胜,但至少她不会如此无能,她的南冀军不会像个逃兵一样逃窜。
萧九辞与生俱来的孤傲与自信,来源于她的父亲萧骁御。
蛰伏于深海的银龙不会因为海兽凶猛而退缩,以鳞为甲,以爪为刃,一样会霸守着它的领土。
而南川侯府就像萧九辞的铠甲,南冀军就像是萧九辞锋利的爪牙,不说做到拼命不悔,至少做到问心无愧。
萧莘退出大书房后,萧九辞便一直待在里面擦拭着自己的佩剑羲辞。
或许即将背水一战,但这是她萧九辞唯一的机会。
南川侯府的勋贵没有足够的实力是守不住的,唯有强者才能平稳的立足在这满腹算计的世态。
离南川侯府只有一条街市的大舜皇宫内,左相薛桉祖、右相苏锦探,顺安王元璞、太子元珮、兵马大将军钱忠仁、虎威大将军王继华,一群人乌泱泱的站在御清宫大殿。
文臣站了一排,武将站了一排,皇室站了一排。没什么用的人皇上都没让人去喊,喊了几个得力的站在面前开始商讨。
兵马大将军钱忠仁年纪已过半百有余,是不能再出征了,他提议道:“老臣一把年纪了,倒是想替圣上分忧,可惜心有余而力不足,此时站在这里倒是惭愧多余了。”
虎威将军王继华一副中年态,只可惜前些年战时伤退,留了残疾,“若是家中小辈争气,也不用朝廷担心这些了。”
这两位将军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这话一说出来,皇上便不由的心头一紧,深怕他们说出边疆守不住了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