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谢玉开团
今天是霓凰郡主招亲的十位武选候选人觐见皇帝的日子,近日来在擂台赛上出尽风头的百里奇已经做好了出丑的准备,败在几名稚子手下。
然而宴会开始后,他却发现自己彻底被遗忘了,因为有人先一步爆了一个猛料。
本来不应该出现在宴会上的宁国侯谢玉堂而皇之的占据了一个位置,梁帝萧选起先还没在意,只当他也是来看热闹的,却不想就在他准备看百里奇大战三名稚子时,谢玉却先一步离开了座位,从袖袍里掏出奏本,大礼跪拜后,一脸正色道“陛下,臣有本奏。”
对于谢玉这个人,梁帝还是很欣赏的,不谈十三年前的“大功”,最重要的是其人虽然有能力,但知进退,识大体,有敬畏,从来不做让他觉得为难的事,这才是他最满意的一点。
虽然不知道对方为何要在这么一个场合上奏本,但出于对谢玉行事作风的了解,萧选没有拒绝,而是面色轻松的笑道“爱卿有何事要禀报啊?”
如果有的选,谢玉也不想身败名裂的离开,但非要在活着和死亡面前选一个的话,他宁愿苟且偷生,因为人只有活着,才有权利说话。
深吸了一口气,谢玉声音洪亮道:“十三年前,臣与夏江串谋,令一李姓书生模仿赤焰军前锋大将聂锋笔迹,伪造密告信件,诬陷林帅谋反,瞒骗君主,最终酿出泼天大案,此其罪一也;为坐实诬告内容,臣暗中火封绝魂谷,将聂锋所部逼入绝境,全军覆没,并嫁祸林帅,此其罪二也;臣借身在军中,了解前线战况和赤焰动态之便,谎奏林帅要兵发京城。骗得陛下兵符,与夏江伏兵梅岭,趁赤焰军与大渝军血战力竭之际,不宣旨,不招降,出其不意大肆屠戮,令七万忠魂冤丧梅岭,事后却诬称被害者谋逆抗旨,不得不就地剿灭,此其罪三也。”
梁帝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听到这里彻底忍不了了,赤焰军一案可谓是他的逆鳞所在,真以为他当年不知道好兄弟林燮,皇长子萧景禹是冤枉的吗,不,他知道,但他还是毫不留情的下旨了,因为与至高无上的皇权相比,友情和亲情都不值一提,他不能允许这两人威胁到自己的地位。
也正因为深知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他才那么不愿别人提起这件事,一提就会炸毛。
但见梁帝双臂乱舞,厉声喊道“住口,住口,来人,把他给朕拖下去,拖下去。”
然而一声令下后,本应护卫大殿的禁军却如同雕塑,纹丝不动。
“没听到父皇的话吗,御林军何在?”一无所知的太子萧景宣见此情形,顺势站起,冲着大殿外喊道。
此时的他还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但谢玉的这一记背刺依旧让他惊慌失措起来,作为手底下最信赖的心腹,太子能一步步走到今天,与誉王斗得如火如荼,不落下风,除了梁帝拉偏架外,最关键的就是他手中有谢玉这员大将为他出谋划策。
谁曾想,自己倚以为重的谢玉今天不知道是不是脑子瓦特了,还是被雷劈过,良心发现,竟然主动揭开了赤焰一案的盖子,若是被父皇知道对方是他的人,岂不是要连累他的太子之位不保。
一想到当年赤焰一案,父皇杀得人头滚滚的那些景象,太子萧景宣就忍不住打了一个哆嗦,这可是个大漩涡,他绝对不能陷进去。
一旁的誉王萧景桓起初也对眼前发生的一幕有些茫然,但随即就是大喜,因为秦般弱已经告诉他,太子手底下那支神秘的江湖力量来自天泉山庄,而天泉山庄的背后则站着谢玉。
老实说,谢玉真的是他没有想到的人,因为对方先一步让其世子谢弼投靠了自己,誉王本以为对方是自己的人,哪知道这老狐狸硬生生的跟自己玩了一招声东击西,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作妖。
难得对方吃错药主动自爆,他高兴还来不及,又如何会阻止呢,就算这一波不能将太子一并拉下马,他也要将谢玉彻底盯死,不给其翻身机会,断太子一条臂膀。
想到这里,誉王萧景桓怡然自得的拿起酒杯抿了一口酒水,静静欣赏起眼前的大戏。
对于梁帝突如其来的暴怒,谢玉早有所料,静默片刻等待对方输出后,继续不慌不忙的开口道“梅岭屠杀之后,夏江与臣利用所缴林帅金印与私章,仿造来往文书,诬告赤焰谋逆之举由祁王主使,意在逼宫篡位,致使祁王身遭不白之冤,满门被灭,此其罪四也;冤案发生后,臣与夏江倚仗兵权朝势,封住所有申冤言路,凡略知内情良心未泯意图上报者,均被其一一剪除,所言不达天听,此其罪五也。”
眼见禁军未动,梁帝心中大感不妙,但此刻却也来不及多想,谢玉字字句句皆如同利刃戳他脾肺,捅在心窝,当下一把掀翻桌案上的果盘,满脸狰狞的咆哮道“你,你给朕闭嘴!”
然而梁帝的无能狂怒根本吓不倒见识过大场面的谢玉,只见他面无表情的说道“五条大罪,桩桩件件皆由臣亲笔供述,决无半分虚言。臣多年来无时无刻不被真相折磨,日夜难安,故而御前自首,还望陛下明晰冤情,顺应天理,下旨重审赤焰之案,以安忠魂民心。若蒙恩准,臣纵粉身碎骨,也可心安瞑目了。”
一番话说完,谢玉再度跪拜,五体投地。
“御林军,御林军,御林军何在?”
梁帝喊了几声,发现护卫在殿外的禁军依旧没动,心中了然,正准备回身质问自己最信任的禁军大统领蒙挚,却见对方快步下了台阶,一撩披风,单膝跪地,双手抱拳道“陛下,既然宁国侯谢玉自呈罪状,臣恭请陛下下旨重审赤焰军一案。”
“蒙挚,你,你竟然也……”
看到这一幕,梁帝心中再无侥幸,一片悲凉,最忠心的保镖头子都叛变了,他还能相信谁,而且到现在为止,他连是谁策划了这一切都不知道。
这时霓凰郡主冷着一张脸,走到大殿中央,躬身道“陛下,当年承蒙太皇太后赐婚,将我许配于林殊,十三年过去了,此约未废,今日霓凰以林氏遗属的身份,恳请陛下下旨重审赤焰一案。”
“呵呵呵,当年就是因为皇室赐婚,朕才没有牵连穆王府,没想到你,你……”
梁帝失声笑道,对于霓凰郡主的倒戈并不算意外,不过真闹到这种众叛亲离的程度,他的内心一时之间还是有些无法接受的。
“陛下,谢侯爷所言令人惊骇,若不彻查,不足以安朝局民心,还请陛下即刻下旨,彻查皇长子与林氏一案,以彰陛下贤明圣德。”刑部尚书齐敏眼见时机成熟,立刻出列躬身道。
一看自己的人也掺和其中,誉王顿时脸色大变,然而不等他说些什么,户部尚书楼之敬已经接话道“陛下,齐尚书所言甚是,臣附议。”
眼见太子和誉王的人同时发声支持,众大臣不是傻子,立马跟风,纷纷出列道:
“臣附议!”
“臣附议!”
“臣也附议!”
……
一时间,满殿的大臣齐齐跪倒在地,就连北燕的使臣也被这一幕吓住了,见势不妙,赶忙带着手底下的人躲到了角落里。
唯有太子和誉王傻了眼,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人竟然也掺和其中,最关键的还是自己一点消息都没有收到。
正当梁帝骑虎难下之际,林殊放下手中的酒杯,清澈明亮的声音响彻大殿:
“景运二十六年,陛下尚是皇子,遭人陷害,屠刀悬颈,是你的同窗伴读,后来的赤焰主帅林燮,拼死找回证据,面呈先皇,才救回陛下一命。”
“景运二十九年,五王之乱血洗京城,当年林帅还是巡防营的一个统领,他亲率三百骑兵,冲进禁军营,最终力保陛下登基。”
“开文十年,西晋失守,金陵围城,又是林帅,自北境千里勤王,血战三日,方平京城之乱。无论是为友还是为臣,林帅从未负过陛下。”
“宗亲和朝臣们今日所请,无非是想还原当年的一个真相,陛下究竟是为何,连如此理所应当的请求都不能答应呢?”
“嗯?”
听到这么一番抑扬顿挫的话,梁帝顿时有些不知所措,这人他也知道,江湖传言说他是麒麟之才,得之可得天下,他当时听了还非常不屑一顾,毕竟他的天下,岂是一介白衣说拿就能拿去的,但现在,他却猛然意识到今天这场面,可能正是对方的手笔。
“你……你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