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我的战争》与诺贝尔和平奖
《我的战争》不是一款很友好的游戏。
这个不友好,不是指游戏操作难度大,游戏不好玩,而是这是一款惊悚生存游戏,玩家需要根据个人的道德准则做出艰难的决策。
游戏背景设定在一个战火连连的现代世界,游戏的视角,从一个正在被围攻的城市中求生存的平民身上开始,是从全新的角度让玩家体验身处战争的感受。
平民有自己的职业,游戏会根据玩家的游戏进度和成就,逐步解锁各种职业角色,赋予一些职业特征,比如厨师、教师、医生、修理工等,在某一项生存技能上会有一定的优势,但这种优势很有限,依然需要面临严峻的生存考验。
游戏机制,是按照日夜循坏的步调展开,分为白天和黑夜两个时间段。
白天时间段,避难所外有狙击手阻止玩家离开,一旦出门,就会遭遇狙击手的秒杀,因此玩家的主要游戏任务就是在避难所的建设和维护上,如:建造工具台、锻造物品、交易、照顾幸存者等。
晚上,画面会从避难所切换到城市地图界面,玩家可以在地图上选择一系列独特的避难所副本进入,在场所中搜集能让自己生存下去的物资,但这个过程中,玩家的行为会让NPC作出相应的反应。
比如游戏里老两口所在的场所,就是新手资源副本之一,玩家是否选择抢走老两口的生活物资,由玩家自己决定,游戏并没有强制性的剧情。
玩家可以选择抢走平民的物资,让自己生存下去,然后遭到道德良心的谴责,或是没心没肺地继续抢下去,只当作是一款不用背负道德枷锁的游戏来玩。
也可以在恻隐之心下放弃这种不道德的行为,但自己就有可能饿死,至少会活得更加艰难,并且即便坚守了道德底线,也并不会让NPC所有感激,或者说不会触发什么隐藏剧情获得游戏奖励。
这个逻辑很好理解:东西本来就是人家的,去别人的家里,不抢东西是天经地义的基本行为准则,何需额外鼓励?
无非是战争状态下,人类在生存的考验面前,这种道德底线很容易被突破罢了。
因此在这款游戏里,到底是竭尽所能保护避难所里的每一个人,还是为了长久生存做出必要的道德牺牲,玩家必须在良心的叩问下做出生死抉择。
或许,战争中没有所谓的好决定或坏决定,生存就是一切,玩家必须尽早认清现实。
当然,如果有玩家因此认为自己可以大抢特抢,那同样错的离谱。
避难所副本里并不全都是人畜无害只会哭喊躲避的老人,如果是去到一个正常的家宅,对方年富力强,甚至还有兄弟姐妹住在一起,玩家一旦开始翻箱倒柜,就会遭到他们的围攻。
这些人也是平民不错,可泥菩萨还有三分火气,就像真实场景中,战争中你饿的不行了,跑到邻居家里,当着邻居的面拿走他们的口粮和其他物资,你觉得对方是会说“不客气,随便拿”,还是会先警告,然后警告无效的情况下,全家上来跟你拼命?
这个时候谁还管你是不是邻居或者熟人,你不仁,他们就不义!
有恻隐之心的可能只是把你打出门,但也不排除人家怒火攻心之下直接把你打死为止,再把你的尸体直接从阳台上扔下去,战后顶多给你报个失踪人口,不会有人在乎你是怎么死的。
当然相应的,游戏里的拾荒者偶尔也会在你趁夜出门淘物资的时候,摸进你的家,拿走你辛苦积攒的物资,如果你在家,双方也会打斗一番,然后要么成功赶跑这些已经变成强盗的平民,要么被打伤,让对方抢走一部分物资。
除此之外,NPC邻居也会经常来玩家所在的避难所求助,玩家可以选择帮或者不帮。
帮了,体力耗尽并且可能会受伤,但会收获一些邻居的好感和一些可能的物资感谢,不帮,也没啥惩罚,还是那句话:看玩家自己的道德选择。
这款游戏之所以有很强烈的代入感,就是因为如此了。
NPC的反应和游戏里的奖惩机制,都是模拟真实的现实,帮人不一定有好处,不帮人也未必有惩罚,老人、小孩们无力反抗,青壮们则会打得玩家怀疑人生,甚至在一些武装团伙驻扎的楼房里,你敢东摸西摸,人家连警告都不会,直接一枪毙了你。
游戏里玩家当然不会真的死,但死了之后,游戏就真的GAMEOVER了,如果没有保留存档,只能重新开局,这样的惩罚在游戏里算是最严重的一种了。
所以玩家们刚开始玩这款游戏时候,即便在老两口场所副本里肆意抢劫,很多人其实并没有产生太强烈的道德谴责感,还以为游戏本该如此。
随后在其他副本里,被那些平民打成重伤,回家躺在床上最终失血而亡,或者直接被打死之后,玩家们才恍然大悟——原来抢劫是要付出代价的,老两口之所以不反抗,那是因为老人不敢反抗,也反抗不了,其他人可没老两口那么“好说话”。
但偏偏就是很好说话的老两口副本,给玩家带来的心理阴影最大。
伤害性几乎没有,但道德谴责性极强!
游戏发售后不久,官网论坛上的玩家反馈和评论就异常火爆,其中不光然包括遭遇老两口副本的心情,也有其他副本剧情的讨论,以及其他各种感慨。
“这是一个有关人性的故事,游戏唯一的目标就是不后悔,不内疚,但很遗憾,我做不到……”
“如果秉着一颗善良之心,就会觉得这游戏好难。我过不去,重新开局了三次,最长也没活过10天……”
“我其实很难用语言去描述那种积压在心头、浓烈到化不开的悲伤的感觉。于是我只写一句话,那是我第一次破防的时候:当我去探索别墅的时候,偶然发现里面居然居住着一位老人,老人见了我第一句话:你要杀掉我吗?”
“不想玩了,我讨厌战争。我舍不得杀人,那对老夫妻的小屋,那两位老人求我不要杀他们,老人求我不要带走他妻子的药,还一直跟着我,在我身边问我是不是要杀了他们,但我为了活下去,还是拿走了一部分物资。后来我就再也没去过他们的家,我害怕因为抢走他们的食物和药,他们可能已经死了……”
“楼上的一看就是个极端虚伪的人。一边说自己舍得不杀人,一边又说自己抢了一部分物资,在这儿假装圣母呢?我敢肯定,你害死过那对老夫妻,你没试过怎么会知道‘他们可能已经死了’,此地无银三百两,最后一句话是给自己洗白呢,又当又立……”
“生存到第七天的时候,到最后没有吃的了,为了活下去,我杀了别墅里的老夫妇……杀完之后我好难受好难受好难受,于是读档回到杀他们之前……好了,我没有杀人,也没有抢吃的,但被活活饿死了,但很奇怪,心里感觉舒坦了点……”
“我第一次去抢物资的副本,不是老夫妻家,而是汽修店。当时我想去他家里面偷取一点物资,但是被发现了,然后我把他儿子杀了……但是我没有杀他的父亲,因为他的儿子在不断的换取药品救他的父亲,我没忍心下手……在第二天我再去看的时候已经什么人都没有了,在这一瞬间,我自己的良心在谴责下,开始莫名难受起来了,难受了一整天时间,这个游戏太沉重了。”
“我傍晚出门时带走了斧子和撬棍,凌晨回来时背着满满的食物药品和枪械,没带回那柄已经被鲜血染红的斧子,此刻耳边仿佛还在回荡着‘求你不要这样,先生’……”
“我白天慷慨解囊,晚上大杀四方。只要天天吃饱,就会开心,就会有好结局。我看着通关存档,感觉像是拯救了所有人——但那些藏在桌下面的信纸,我不敢看。”
“这个游戏真的从不同的角度,让我明白了许多东西。‘玩物丧志’是片面的说法,这是一款有教育意义的游戏,无论是高学历、有地位的人亦或者是底层劳苦大众,都能领悟到和平的真谛。现在的人和平久了,没有忧患意识,也不知道战争意味着什么!”
“在现代战争中,人只能像家畜一样死去。愿世界没有战争,愿世界和平!”
“游戏真实反映了现代战争的残酷,希望世界能够和平,庆幸自己是中国人!”
“人性,还是生存?冷静,还是嗜血?帮助,还是漠视?友谊,还是利益?良心,还是虚伪?这由你来决定……”
“这款游戏很真实,至少在玩的时候,音乐和氛围很有带入感,关于战争、人性、生存以及爱的思考……”
“好游戏,但是我并不会推荐给别人,太悲伤了……没了良心确实是可以抽烟喝酒,但是看到人死,还是太伤感……”
“战争中,并非人人都想赴前线杀敌——这是这款游戏的口号,但极具讽刺意味,因为不上前线杀敌的我们,往往会在后方自相残杀……”
“刚刚把我解锁的美女护士玩死了,心灰意冷,*他爹的战争!这就是战争,摧毁所有普通人的生活,而人类就是狭隘到如此容易陷入战争!玩着这个游戏,让我深刻体会到奥地利的玛利亚.特蕾西娅大公那句「宁要平庸的和平,不要辉煌的战争」!”
“能看到这条评测的人,几乎没有谁能享受战争的辉煌,我们都是会被牺牲的对象。当时代的一粒沙落到我们头上时,我们根本无力反抗。所以,希望那些天天把“为什么不打仗”当作梗的玩家们好好想想:如果有一天,真打起来了,你觉得你会比游戏里的角色做的更好吗?”
“对不起,下一次,我一定做个好人……”
“我和你们不一样,在现实中我没得选,但在游戏里,我想做一个好人……”
以上这些仅仅只是一部分玩家的留言,不论是国内玩家还是国外玩家,第一次因为一款游戏,而产生了如此多的情绪和思考,并且有非常强烈的抒发**。
显然,他们当时心情太过压抑,与其说是来评论的,不如说是寻找一个缓解心理情绪的宣泄口,与其说是写给别人看的,不如说是一种自我独白。
比如有一位高玩,在游戏的同时,还以《生存日记》的形式,随笔记录了游戏里每天的生活,在内容表达上有一定的艺术加工,但基本上反应了他在游戏里所遭遇的一切,引发了广大玩家们的追读和共鸣。
“我是一个理智的人,还算比较‘冷血’,认为在极端情况下,生存远高于道德,所以在前期遇到没有什么道德拷问……”
“只是在面对小屋里发抖相拥的一对老夫妻时,犹豫了一下后,从背包里留下了一罐罐头和一份蔬菜。不过当时,我心里却已经给他们判了死刑——如果我这样的青壮年都无法在这场战争中苟活下去,那他们、两个老人,更不能……”
“我必须得承认,如果我活不下去的时候,我一定会再来‘光顾’这对不设防的可怜的老人,抢走他们仅剩的赖以为生的一切资源。”
“一场连绵的大雪彻底打消了我的这个念头。”
“我既悔恨于没有准备充足,又恶毒地想早点抢光老人们的东西就好了,最后有点欣慰于这场大雪阻止了罪恶,至少是一起罪恶。”
“我会忍不住去想,大雪封路的那一头,那个物资比我们还要匮乏的小屋里的两位老人还好吗?”
“但当下,我只能停止去想这个问题,因为雪同样落在这一头。疾病、寒冷、缺衣少食、人丁凋敝,避难所正在慢慢变成人间地狱。”
“拖着病躯,在失去父亲小女孩崩溃的嚎哭声里,我一次次地拿出曾经同伴冒着生命危险积蓄下来的物资,和走卒贩子换来苟活的药品、食物和木柴。”
“发展的梦想在与商人的饮鸩止渴的交易里一步步破灭。余下的时间,我努力在门口用手慢慢堆起一座雪人。天很冷,木柴也不够,家里不比外面暖和多少。雪人堆得很慢,我堆了三天才堆好。”
“我总是幻想有人经过这座小屋,看到遍地饿殍中这咧着嘴的雪人,能有一个瞬间理解到这里曾经还有着活生生的人——还没有被战争折磨得麻木的人。”
不过这本《生存日记》,最终只记录到了第三十七天。
“生存日记:第三十七天。冬天过去了,天气终于转暖了,但家里除了些冰冷的部件,什么都没有了。”
“病危的我,强撑着点燃了邻居托我保管的的爱书,为用冰箱里仅剩的物资为自己做了一顿饱饭,又吃了家里最后的一点药——虽然这些东西对我那残破的崩溃的灵魂来说毫无帮助,但即使是这样一个地狱里,我依然心存一丝幻想……”
“然而,幻想只是幻想。”
“我,死了。”
“最后我想说的是:好游戏,真的是好游戏,但我不想再玩一次了……”
这篇《生存日记》的作者,其实就是方杰本人。
他的确策划了游戏,但他只是提供了一个创意而已,在亲自体验这款不一样的游戏时,依然会被深深地代入进去。
这样的游戏,即便他是游戏策划,也不想再玩一次了,因为理智的他认为,自己就一个俗人,实在没有必要给自己找虐,这款游戏作品最佳的去处就是束之高阁,将其供起来就好,俗人玩一次就够了,天天把玩这么贵重的物件那是要出事的。
写《生存日记》只是一种发泄的方式,也是一种宣传套路,不是说“我不想再玩一次了”,看到这则日记的玩家就真的听话不去玩了,反倒会产生更加强烈的好奇心和代入感,非入坑不可。
而玩的人越多,游戏的影响力就会越大,即便以后大家不敢玩了,但其在玩家们心目中的地位,肯定是无可取代的。
就像多年后,有国人玩家留言道:“听说《我的战争》又更新了新的剧情版本,好长时间没玩这款游戏了,非常想再进去玩一玩,但又怕玩了之后,好长时间不敢再玩……”
连国人玩家们都深受刺激,更别说老外玩家了。
要知道国内因为大家都不富裕,国家在搞经济建设,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所以意识形态上,国人当下更倾向于现实主义、功利主义、物质主义和精致利己主义。
其次是国人年轻一代都没有经历过战争,对战争并没有直观的感受,在这方面的看法和认识上其实都很浅薄。
所以在游戏里反映出来的情况就是,大多数国人玩家并没有太深的感触,反而有些乐在其中,在论坛里发帖的只是少数人,只是因为国人玩家多,所以就显得很热闹,其实大多数人保持了沉默,这叫人狠话不多。
国外则完全是另一个极端。
老外们因为已经富裕起来了,物质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所以就十分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比如整天叫嚣着自由、人权、平等、正义、和平、道德、怜悯、环保……等等口号。
不论他们骨子里到底是什么样的,背后干了多少坏事,至少表面上,民众们的普遍意识形态就是如此,是他们的政治正确性。
比如《辛德勒的名单》这部电影,为什么能成为全球电影排名前十、历史题材电影排名第一的电影,为什么能成为是一部伟大的电影?
除了其影片本身的质量之外,就因为它是反战题材的电影,并且涉及到血、泪、生、死、爱等主题思想,让人看过之后心情沉重,不禁反思,给了西方影评人不得不将其奉为神作的依据。
而《我的战争》,显然就是同一题材的游戏,不光游戏本身质量无可挑剔,具有极强的代入感,其天生就具备西方的政治正确属性,对国外普通民众们来说,简直就是一针见血,戳中了他们最为敏感的神经。
如果说国人玩这款游戏,最多就是暗自红一下眼眶,那么老外受了这种刺激,就是直接情绪崩溃,失声痛哭。
国人说不想再玩这游戏,可能只是说说而已,多少有些矫情的性质,而老外玩家玩过这款游戏,说不玩了,那就是真的不玩了,因为确实给他们带来了强烈的不适和痛彻心扉的领悟。
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对游戏进行百般夸赞,也不妨碍他们把游戏推荐给身边的人玩。
这叫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这样的好游戏,当然要不吝推荐,顺带看看别人也痛苦的样子,自己也就心理平衡了。
在夸赞这款游戏的时候,有老外玩家说这已经不能称之为游戏了,而是一件艺术作品,而有的老外玩家甚至在讨论区里放言,认为这款游戏和它的制作者,完全有资格拿到今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于是,华国沸腾游戏公司,这次终于成功进入了老外玩家们的视野,在他们心中留下了一个较为深刻的印象:这是一家能把游戏做成艺术品的公司,一家反战的高大上公司,而且无论是《我的世界》还是《我的战争》,都是好游戏,值得以后继续关注!
老外们把《我的战争》看作是一件艺术品,甚至觉得可以拿诺贝尔和平奖,这本来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
但游戏发布还不到一个月,口碑爆棚之前,就已经被保守派专家们骂成了翔,要求对其抵制封杀,理由是:这款游戏设定的主角,为了活下去而剥夺他人的生存权利,是在鼓励玩家不折手段,传播宣扬了反人类的价值观!
这款游戏的开发商沸腾游戏,也被正式搬到了台前,成为众矢之的被骂成了是社会毒瘤,包括方杰在内,也被骂成了品行不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