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能否聊聊
“你这孩子,都这个时候了,还来敷衍娘!”
芈沁瞪了白琰一眼,她可不傻,很多事情看得明摆着呢。
白琰尴尬的笑了笑,这件事的确不是他能敷衍的。
毕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嘛!
这媳妇见公婆,的确会害羞。
可谁家媳妇会因为见公婆害羞就要和丈夫分房睡的?
这不开玩笑嘛!
白琰这套说辞,简直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琰儿啊,娘知道,你跟雪儿那孩子是突兀夫妻,一时间难以接受也是正常!”
“说起来,也是咱们家对不住雪儿那孩子。你与她从未有过任何接触,却说成亲就成亲了。这女儿家,谁还没一个梦呢?”
“是蒙府帮了咱们家,咱们家欠蒙府的,但更欠那孩子的。蒙府的恩情咱们就不说了,这不是你能报答的。可那孩子,你要记住,无论受多大的委屈,你都要保护好她。别说她是你的妻子,就算有一天你们真的合离了,你也是欠她的,明白吗?”
“娘看得出来,她是一个好孩子,心地善良,很懂事,有时候甚至懂事得让人有些心疼。别人可以不疼她,但你不行啊。为娘当年也是被迫嫁到秦国,对这种感觉太熟悉了!”
叹息一声,芈沁柔声说道。
这话看似在劝解白琰,但却又好像刻意说给某些人听的。
白琰一怔,看着自己的母亲。
看来母亲还真不是一个糊涂人。
平日里感恩归感恩,这该利用的时候还是继续利用。
不愧是从大家族里出来的人。
“放心吧娘,白琰此生绝不负身边之人,谁是对,谁是错,谁有恩,谁有仇,孩儿记得一清二楚。夫人是什么样的人,孩儿也清清楚楚,此生就算死,也绝不负她!”
轻笑一声,白琰低声道。
“如此便好,如此便好!”
“太晚了,你赶紧歇息吧,明天说不定你的第一个麻烦就来了!”
芈沁微微点头,说话间,站起身来,便要离去。
“娘,这深更半夜的,你也不带一个下人,我来送您!”
白琰连忙起身。
芈沁刚要拒绝,可看着白琰,她顿了顿,还是点了点头。
很快,两人离开亭子,走出院子。
这院子中再次恢复宁静,再无半点烟火。
“吱呀!”
一声轻响传来,房门打开,一道修长绝丽的身影走出。
蒙雪目光清冷,略带呆滞,看着那座亭子。
她也不是傻子,哪里能听不明白,芈沁那番话是刻意说给她听的?
但她也能听得出来,此话虽然是刻意说给她听的,但句句是真,并无虚情假意。
公孙家的这位主母,终究是一个心软明事理之人。
若无她的谆谆教诲,日日灌输,屡次三番看着重伤而归,从蒙府回来的白琰,公孙家那小丫头岂能对自己这般热情,怕是早就恨死自己,恨死蒙府了!
“夫人是什么样的人,孩儿清清楚楚,此生就算是死,也绝不负她!”
白琰的声音似乎在耳边回荡,让蒙雪清冷的脸颊上,浮现一抹微红,嘴角微微上扬,浮现一抹轻笑。
“哼,某些人不做人事,难道我还不能加以利用?刚好我也舍不得我这夫人,若能通过此事让夫人回心转意,我倒是不介意多受点苦!”
又是一道声音响彻脑海,这是此前在关山之地,青青酒楼,白琰说的话。
对于白琰的明志,蒙雪也并不怀疑。
他说到的,曾经也的确做到过了。
一道道念头在脑海中闪过,陡然间,似乎想到什么,蒙雪又忍不住俏脸微红。
那是曾经闺房中的私密话,是两个女人之间的秘密。
这么多天过去了,这个秘密每当想起来,便让蒙雪忍不住心中一阵电击般颤动,忍不住剧烈的羞涩。
自己真要这么做吗?
真是羞死人了!
……
另一边,白琰搀扶着芈沁回到芈沁的院子中,召来下人侍奉后,这才离开院子。
刚走不远,便在后院中看到一道身影独坐再次。
月暗星稀,若不仔细瞧,还真难以看清楚这是一个人。
他手里面拿着一根拐杖,仿佛抱着什么宝贝一样搂在怀里,一声不吭,静静的坐在路边。
要不是白琰率先注意到,走过来才看到的话,非得被吓一跳不可。
走上前去,白琰看清楚了,是张大通。
张大通在府上算是一个较为特殊之人。
说他是公孙府的家将,算不上。
说他是公孙府的幕僚,不存在。
说他是公孙府的护院,也不算。
说他是公孙府的下人,连芈沁都要给他三分面子。
总之,他在公孙府似乎什么样也不是,但他要插手,什么他都要做。
“公子!”
看到白琰在自己身旁站定,张大通抬头,微微一笑,沉声叫道。
“这大半夜的喝了这么多酒还不去谢谢,咱们还在这里坐着?”
白琰摇头一笑道。
“睡不着,我能感觉得到,这公孙府外危险的气息太多,从今天开始,便让我来巡夜值守吧!”
张大通微微摇头,说话间,拍了拍一旁的石头,笑道:“公子,能否聊聊?”
白琰微微皱眉,在一旁坐了下来。
“今天喝酒的时候,我就能看得出来,你兴致不高,反而一直愁眉不展,是不是在想之后的麻烦事?”
沉吟片刻,白琰也不拐弯抹角,开门见山道。
毕竟都不是傻子,这张大山能从战场上一线或者下来,而且曾经是差点封候拜将的人物,其本身的目光并不会比任何人差。
连芈沁都能看得出来的麻烦,没理由他就看不出来。
“是啊,有些事,既是好事,也是坏事。越好的事越坏,好处容易让人接受,但这麻烦也让人难以应对啊!”
张大通点头,说话间朝着白琰看去。
看来,自家公子是真的长大了。今日喝酒时,他还以为自家公子没料到麻烦的到来。
现在看来,他心里面跟明镜似的,比谁都更加清楚。
当即,张大通也不再拐弯抹角,顿了顿,又道:“公子,不如把曲岩召回来吧,他办法多,说不定可以应对。至少,这是也该通知他一声,让他想想办法!”
“例如让他去信一封,以救赵为名,兴许可以稳住赵国。此番之事,虽然列国必当震怒,但首当其冲的是赵国。如果就连赵国都不动手了,其它危险自然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