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铸币
大明朝太祖高皇帝是驱逐蒙元的大英雄,惟大英雄能本色。太祖他老人家的本色就是穷。因为穷,他做过和尚、讨过饭、也当过红巾贼。穷人嘛、自然是希望一文钱不花,而得横财千万!
于是太祖想到了一个天才的主意,发行大明宝钞,取代铜钱。宝钞这东西没啥成本,不就是纸嘛,随便印便是。
纸币这东西,真不是啥新鲜玩意,宋金元都有,而且存在了相当长时间,基本上贯穿王朝始终。不过宋金元三朝皇帝都是有钱人,不差钱,人家只发行了少量纸币,作为金银铜钱的补充。太祖是穷人,穷则思变,敢教钱币换新篇!
一开始太祖还继承传统文化,在洪武元年铸造铜钱,名为洪武通宝,分为一钱(十文)、二钱、三钱、五钱、一两(这个两指的是铜钱重一两,并不是价值一两白银)等五种。
到了洪武八年,太祖想致富的想法按捺不住了,开始发行纸币,名为大明宝钞。宝钞署洪武年号,分为一贯、五百文、四百文、三百文、二百文、一百文等六种。他规定宝钞一贯等于白银一两,铜钱一千文;黄金一两等于宝钞四贯。
搞笑的是太祖一方面大力推行宝钞,另一方面又规定:百姓可以拿金银去跟官府换取宝钞,但是不可以拿宝钞跟官府兑换金银。他的本意估计是想把金银都聚拢到官府手中,不让老百姓用,这样他们就只能乖乖用宝钞了。接着太祖下令、市场交易只许用铜钱和宝钞,不准使用金银。
洪武二十二年四月太祖下令印造小面额的宝钞,从十文到五十文,补充铜钱的不足,为取消铜钱做准备。
洪武二十七年八月太祖干脆下令禁用铜钱,强制民间铜钱在半个月内上缴官府换取小钞,想要让通货完全纸币化。
从洪武二十七年开始,法律角度上大明朝就只有一种官方货币——大明宝钞了。
然并卵。老百姓不买帐,民间仍然偷偷使用金银铜钱,宝钞日益贬值。
为了应对宝钞贬值,朝廷开始逐年减少印宝钞数量。这个思路表面上很对,货币印的少了,自然应该升值。但是,那是建立在市场只有一种货币的基础上,问题是大明朝不光有宝钞,还有金银铜钱等硬通货,云南等地还有贝币,减少宝钞印刷数量,不仅没有拯救宝钞贬值,反而让其他硬通货币迅速挤占了宝钞的流通市场。
仅仅过了六十年,大明宝钞就变成了一堆废纸。太祖想通过印钞票,让老朱家发家致富奔小康的宏伟蓝图没有实现。
大明朝的货币制度又回到了银铜二元币制时代。即政府发行铜钱,白银则任由民间自己流通。这种币制,好处是可以有效地自动调节金银和铜钱的兑换比例,适应各地经济发展差异的现实。例如,先进地区多用白银,落后地区多用铜钱;害处是硬通货币受制于矿山的开采数量,经常处于不够用的通缩状态,通缩是不利于经济发展的。
太祖推行宝钞完败,表面上看是犯了两个错误:一是官府不兑换宝钞政策,让百姓对宝钞价值心生怀疑;二是保守退缩的宝钞发行政策,加速了宝钞的贬值,面对白银的竞争,大明宝钞不断地缩减它在货币市场上的实质占有率,最后被白银完全取代。从根本上说,纸币要想完全取代金属货币,只能建立在商品经济飞速发展的阶段,很遗憾,大明朝资本主义刚刚萌芽。
朱亨嘉也想铸铜钱,名字都想好了:靖江通宝。
铸之前,他让人把本朝历任通宝样式比较了一下。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钱币这东西真得代表着综合国力呀!洪武和永乐时,大明国力强大,钱也印得漂亮。尤其是永乐通宝,不仅书法绝伦、铸工精湛,而且厚重大气,不仅大明人抢着用,日本、安南等友好囯家也抢着仿制。这钱铸的,真的是为国争光!宣德通宝、弘治通宝、嘉靖通宝时,大明囯力还行,钱也铸得凑合。到了近期,大明朝囯力衰弱,想铸好钱没这个能力,弘光通宝?什么玩意!
朱亨嘉想:孤要么不铸,铸就要铸得大家都想用!他招集户部尚书关守箴、宝钞提举司(为了统一事权,钞纸局、印钞局等全并入了宝钞提举司)郎中蒋文德等人反复商议,最终决定铸六种靖江通宝:一钱(十文)、二钱、三钱、五钱、十钱等五种。正面书“靖江通宝”四字,背面印有币值,文字清晰、形态古朴,更重要的是份量足,真材实料。没敢铸多,先铸三十万贯,放入大明钱庄流通。
至于纸币,朱亨嘉暂时不打算印,那玩意搞不好会激起民怨的。真要缺钱,宁可以大明钱庄名义印点银票。银票这玩意,有钱庄贮存的硬通货做保证,信用度高,百姓们喜欢用。最关键的是,万一哪天瞎印银票印多了,还可以把责任推给钱庄。到时候把那个钱庄管事的,叫什么来着?对,赵宝源。把那小子抓起来砍头,咔嚓一刀,什么民怨也平了!什么,无耻?什么无耻不无耻的,自古当帝王的,哪个不是皮厚心狠手腕毒?不然怎么坐得穏这九五至尊之位?再说,孤只是想想,还没干呢,说孤无耻,早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