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狂龙战枭 > 第477章 进宫

第477章 进宫

这个时候正是年轻人年轻气盛的时候,像这个年龄当上皇帝的要么就是少年得志,深色犬马,什么都安排上。

要么就是锐意进取,想要创造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丰功伟绩。

很显然,现在的皇帝的野心还是挺强的,想要效法古代那些最为有名的皇帝来做一番事业,来巩固整个帝国的统治力。

但是内阁的大臣们可不是那么想的。

他们的意思就是皇帝再怎么聪明,智慧再怎么高超,也不可能有大家群策群力,那么事无巨细,没有破绽没有漏洞,因此皇帝还是好好的当个吉祥物拉倒了。

也就逢年过节的时候在电视里面露露脸跟大家说个吉祥话就完事了,国家大事你就别管了,好好的在皇宫里边享受生活不行吗?

在这种情况之下,萧天宇也搞不清楚自己到底算是哪个势力范围当中的,他既不是保皇党,也不是改革派,更加不是内阁的那帮人,好像与其他的势力都格格不入,独立出来的一个单独的人选。

这主要也是因为萧天宇本身在地方时间就比较短,一直以来都是在军队当中作为军队当中的统帅,事实上也是被很多人看不起的,大家都觉得带兵的人都是大老粗,没什么脑子。

只会打打杀杀的,毕竟战争是政治的延伸,只有在谈判桌上得不到的东西,大家都已经撕破脸了,才会用武力威胁对方,因此基于传统的说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受制于人。

萧天宇只能说这都是t

d偏见,事实上大家的脑子都一样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别把军人当成傻子。可以说军人只不过是做事作风比较简单干净,比较清爽直接而已,不像那些人喜欢绕弯子,做事比较阴险,就是这样的区别,大家在智商方面也没有谁比谁更高明的。

本身以前的兵法家写的兵法,就是可以运用在各个领域的,别说是在打仗的时候运用了,就算是在朝堂之上,就算是在做生意的时候都是可以充分的运用起来的。

可以说古代的那些兵法书都是一些哲学类的书籍,洞察的就是对面那些人的心理。可以说是包罗万象。

也不仅仅是行军打仗这么简单,否则的话孙子兵法怎么可能在海外有很多的大企业家,书房里面都有那么一本。

所以跟那些老头子们打交道,说话黏黏糊糊的,非常的圆滑,无论如何你跟他说话,他都不会让你抓到任何的把柄,一番话谈下来之后,你都不知道之间的谈话有什么进展。

对方似乎答应你了,对方似乎又没答应你,那些都是老油条,表面上好像支持你了,当你把一件事情做成功之后,那么他就是真的支持你。

他完全承认如果这件事情失败了也许会牵连到他,那么他就不承认,他说的话也可以从不支持你这个角度来解释。

所以萧天宇顶顶讨厌和这些人打这种交道了,实在是腻歪的很,因此他宁愿去和其他人打交道,比如说年轻的皇帝说话就简单直接比较明快,能5分钟说完的事情,绝对不会拖到10分钟也不会让你乱猜他到底是什么意思

在古时候曾经流传着一个学说叫做帝王心术,其实说白了以后也就是8个大字,恩威难测。

简单的来讲就是作为一个上位者,不要轻易的让别人猜到你的行事的套路,要不然他们就会根据你的套路来做事情了。

就比如说唐太宗李世民就是一个非常喜欢自己名声的人,刻意的摆出礼贤下士,倾听手下的意见的这么一个人。

宋朝的欧阳修就曾经写过纵囚论,讽刺李世民就是个沽名钓誉的伪君子。

这件事情是什么事情呢?就是说有一帮杀人的囚犯快要过年了,为了彰显人道主义精神,所以唐太宗李世民就让他们回家过年,并没有派一兵一卒去监督他们。

跟他们约定好了,过完年之后大家还回来,结果因为他对那些犯人们推心置腹,导致那些犯人们在家里过完年之后因为敢怀恩义,所以居然一个不落全部都回来了。

这件事情就是为了彰显李世民的仁义对囚犯们也有这样的恩义,让囚犯们遵守了当初的约定。

看起来是一个非常正面的事件,然而欧阳修分析了一下,因为囚犯们早就已经被告知,当他们一个不落的全部回来之后李世民会大赦天下。

赦免他们的罪行,所以这才是他们一个都不落的回来的原因,要是他们回来之后,人人要被秋后问斩,你看会不会全部都回来,或许有的人会回来,但是大部分的人还是觉得自己的小命要紧。

因此欧阳修的意见就是李世民就是沽名钓誉,当然就在李世民同时代也有人知道他这一点。所以专门抓住了他这一点来做文章,在生前也是得到了李世民的宠幸,这个人叫做魏征。

魏征原来是李世民的哥哥李建成的谋士,当时就要求李建成杀掉李世民,但是由于李建成优柔寡断,不想对自己的弟弟实行肉体上的毁灭,没想到却被李世民先下手为强。

而魏征投降了李世民这一边之后,也是抓住了李世民一个爱好,专门跟李世民对着干。

李世民也虚心的纳谏,表现出自己是一个善于纳谏,虚怀若谷的心胸,宽大的君王形象。

然而事实上,魏征只不过是投其所好而已。

因此帝王心术就得让君主个人的爱好和习惯,让臣下摸不着头脑这样自己的臣子才没办法进行揣摩。

玩这一套玩得最出神入化的就是嘉靖皇帝他的那一套,可以说没有臣子能够摸得清楚的,在他任上第二个首辅大臣叫做夏言,可以说是皇帝一手提拔上来的,然而夏言最后还是被斩杀在闹市区。

这也是其他的臣子,根本猜不出来的。

当然也不仅仅是要让自己的喜怒不形于色,让自己的心思没办法被自己的手下猜出来,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也是三国时代,东吴大帝孙权玩的如火纯青的制衡之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