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范挡头的寻宝之旅
范江是东厂的一名役长,也称为挡头,他带着几名手下的番子,从太原到蒲州、洛阳,最后来到修武县,跟着文启东的踪迹走了一遍。
之所以要追寻文启东这个道士,都是由一个故事引出来的,能吸引这位东厂挡头的故事,就是文启东编造的《道士勇救威尼斯商人》的故事。
当然,范挡头不是被故事里的情节感动了,而是被故事里面的‘宝镜’吸引了。
最初得到消息后,范挡头并没在意,直到厂公‘九千岁’要寻一些宝物给客氏送礼,作为专职地方打探消息的范挡头,为了完成厂公下派的任务,就把道士卖宝镜的事报上去了。
一面玻璃镜子,对魏忠贤这样的大太监来说,不是啥稀罕的东西,他外宅的小库房里,就有好几面海外来的琉璃镜子。
就是客氏哪里,也不缺琉璃镜子,所以下属给他讲宝镜的故事时,也没有太在意,随口说了一句把镜子拿来看看。
九千岁不经意的一句话,到了下面,那就是必须完成的任务。
东厂的番子们,探查到宝镜在张家手中后,有点作难了。
张家毕竟是出过首辅的家族,虽然现在没落了,但家族底蕴仍在,家族联姻也都是显贵人家,为了一面镜子,不好强取豪夺。
不要看九千岁搞死那么多的东林党官员,那是在皇帝默许下的争权斗争,搞死那些官员前,也是需要费劲寻找罪名的,不是随口一说,说让谁死就可以的。
所以,不要说普通的低阶番子,就是九千岁,也不能随意抢夺别人家的财物,这是官僚阶层的底线,破了这个底线,后果很严重。
作为张家,由于直系家族里已没有人在朝堂做高官了,现在只是靠着先祖的余威过活,也是纸糊的老虎,只剩一个架子了。
当东厂的番子找上门,说是九千岁看上了自家的宝镜后,张家虽然不想给,但又怕被九千岁盯上。
最后,双方相互妥协后,由张家的人亲自送宝镜到京城,张家要用宝镜换取足够的利益。
张家人带着宝镜到京城后,私下里通过转手,获得了一位部堂故交官员的人情后,通过故交官员的手,宝镜还是到了魏忠贤的手中。
张家为什么要多此一举,不直接向九千岁献宝?
因为像张家这样的官宦之家,屁股不能做歪,投靠阉党,不符合自家的长远利益,所以不能直接向阉党献媚。
当魏忠贤见到镜子后,也禁不住大为赞叹,不亏被称为宝镜,和手中的镜子相比,自家摆放的那些西洋琉璃镜,都成了粗制滥造的劣品。
把玩着手中的镜子,精美的工艺让魏忠贤爱不释手,有点不舍得把这样的宝镜送给客氏了。
不过,为了挽回自己在皇帝那里的信任,最后还是把宝镜送了出去,一件玩物罢了,哪有自己的地位重要。
镜子送人了,镜子的故事却引起了九千岁的兴趣,又是随口交待下去,去找一找那个道士,看能不能再寻一件同样的镜子回来。
一个没有跟脚的道士,九千岁发话了,手下的番子要是按照常规,会直接拿人。
手中要是还有宝镜,就抢夺了献上去,然后逼问镜子的真实来路,就是说了实话,也会遭到拷打以辨别是不是说的真话。
最后的结局,放人的可能性很小,大多直接处理了,因为,能保守秘密的只有死人。
说起来,文启东还得感谢张家,张三爷怀恨东厂逼自家献宝,就故意没有暴露文启东详情。
当然,张三爷对文启东也没安啥好心,他故意不暴露文启东的厉害,是打着让东厂番子直接去拿下文启东的主意。
至于几名番子没拿下那道士,被反杀了,这也正中张三爷的算计之中
东厂boss可是九千岁,那位有些神通的道士,要是和九千岁对上了,就有热闹看了,谁胜谁输都能让张三爷出一口恶气。
范江作为追寻卖宝镜道士的具体执行人,也不是没脑子的蠢货,要是脑子不够用,也不会混成东厂十二挡头之一。
作为曾经的锦衣卫百户,在太原府城时,从当地的锦衣卫坐探哪里,就探知了一些道士的消息,知道自己要寻找的道士,是有诡异手段的。
到了蒲州后,在张三爷那含糊其辞的话语中,干了十几年厂卫调查探子的范挡头,听出了一种算计的意味。
能干了十几年外事厂卫还活着,范江靠的就是一个谨慎,那些仗着自己是厂卫而横行无忌的同伴,都埋进了土里。
不要以为有皇家做靠山的厂卫没人敢杀,那些实力强大的官绅家族,家族的武力不光是明面上的护院,想要几个离了京城厂卫的命,是不费啥劲的,杀了人,推到山匪头上就行了。
还有就是文启东这样没有根底的人,没有根底,也就是没有家族亲人牵绊,再加上本人又武力强横,去找这种人的麻烦,一个不好就会丢了小命。
自己的命丢了,家里还有一家老小咋办!,至于自己的仇可能会报,自己人都死了,报不报仇和自己有关系吗!
能活的比同伴长久,范挡头靠的就是做事谨慎小心,对文启东的追寻也是如此。
为了搞清文启东的来历,他甚至走回头路,从蒲州向北一直追查到沙城堡,来回调查了几个月的时间。
可以说,现在,在明时空,有谁对文启东最了解,当数范挡头莫属。
跟着道士的足迹走了一圈,到了修武县境内后,还没等进山谷,又爆出道士用五雷轰顶大法,两道天雷劈死一百多悍匪的事来。
这一下,更是让范挡头不敢轻举妄动了。
前面的调查,那道士虽会手发雷电,也只是近距离的伤人,要是起了冲突,可用甲兵围攻,直接远距离用强弩和火枪攻击,也不怕拿不下。
至于那道士还武力高强,一柄单刀杀人于无形,这对范挡头来说却没多可怕。
本身也是高手的范挡头,可是参与过不少对武功高手的围杀,那些能以一当百的武功高手,还不是在厂卫的围杀下逃无可逃的被枭首。
但来到修武,亲眼看到被天雷杀死的尸体,被一道天雷炸塌的房屋后,范挡头不淡定了,再也没有了人力可以对付那道士的想法。
这个道士已经不是普通的道士了,也不是那些拿着火药装神弄鬼的道士,天雷爆炸现场范挡头去看过了,绝对不是万人敌一类的火药爆炸。
听看到的人说,那道士一挥手,一道不大的亮光就从手中发出,那就更不可能是火药类的东西了。
而且,想要造成道士天雷这样的爆炸效果,怕是得需要上百斤的火药包,那么大的东西,不可能被看成是一道亮光。
以前还想,道士要不乖乖配合,就调动兵丁围杀,现在,暂时没这想法了,这一道天雷下去,几十步范围内的人都死绝太可怕了,军队人再多也顶不住啊。
怎样对待这位真有‘神通’的道士,已经超出了范挡头的能力范围,他也没有傻到直接跑到山谷要宝镜,而是把自己调查出的信息,详细的写了一份报告,传递回了京城。
在京城没有指示到来之前,范挡头带着几名番子,一边继续收集信息,一边到处捞外快。
他们这些人,捞外快很容易的,挑选一些没有后台或后台不硬的商人,随便寻一个借口,就能从那些商人处敲诈出来银子。
当然,他们一般不会敲诈的太过分,让被敲诈者起了反抗之心,被他们盯上的商人们,为了不得罪他们搞成大麻烦,也只好花钱免灾。
范挡头本以为要等到上面的指示,怎么也得一月半月的时间,谁知不过八九天,一行骑着马的人,风尘仆仆的从京城赶到了修武县城。
一行十几人的厂卫,护送着一位宫里的少监,快马加鞭,只用了三天的时间,就从京城赶到了修武县城。
一行人到了县城后,见到了范挡头,立马就让他带路,前往山谷,寻找哪位身具神通的道士。
范挡头很是惊讶,不过看到神色严肃、神情焦急的少监不愿多说话,只是催促自己带路,也只好闭嘴不敢多问。
于是,一行匆匆赶到县城的人,连县里的官员来打招呼都没功夫搭理,又匆忙的向北山而去。
带路向山谷走的途中,范挡头悄悄的向一名熟人打探消息,这名以前打过交道的京城来人,对他说了事情的来由。
原来,范挡头递上去的报告,被他的上司看到后,觉得会五雷大法的道士也许厂公会感兴趣,于是,就把报告送到了九千岁的案头。
这时,已经是天启七年的八月中旬了,离天启皇帝的驾崩也没有几天了。
皇帝病重不治,最着急的是谁,当然是魏忠贤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作为受到皇帝信任,一手遮天的大太监,太清楚如果皇帝死了,最先倒霉的就是他这个‘权阉’,新皇帝为了收回权力,是不会放过他的。
另一个平行时空里,眼看皇帝重病不治,魏忠贤为了自己的后路,是做了两手准备的。
一方面和客氏合谋,想搞一个李代桃僵之计,就是搞一个快要生产的宫女,冒充天启的孩子来继承皇位。
要是成了,年幼的皇帝和代政的皇后,就离不开自己的支持,这样就能保住自己的权势和性命。
这个计划主要以客氏为主,麻烦的是,客氏传出消息,皇后张嫣一直不同意,这事,没有皇后的配合,根本不可能实现。
眼看李代桃僵的计划进行不下去,为了自己的退路,天启七年七月以后,魏忠贤就已经向东林党妥协了。
当然,这个妥协是在私下里暗暗沟通达成的,魏忠贤的条件是:新皇帝上台后,东林党不再追究自己不放,他也不干涉东林扶持的信王朱由检上台。
这也是在魏忠贤权势滔天下,信王朱由检却能平平安安继承皇位,预想的刺杀、毒害都没有发生。
要知道,他哥哥天启即位时,还搞出了一个夺门之变呐,朱由检即位,只是他自己提心吊胆了几天,就平安当上了皇帝。
而且,在当上皇帝几个月后,在宫内和朝堂上,还都是阉党的情况下,就一举拿下了魏忠贤。
拿下的过程也很平静,不光魏忠贤没有反抗,就是所谓的阉党,也没有反抗,没有大的波折。
是朱由检的权谋能力超强吗?
其实看看随后的十几年就知道了,要是朱由检的权谋能力超强,能有识人之明,他也不会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就把大明朝折腾完了。
魏忠贤向东林党妥协,是因为他知道,东林党很早就已经投注信王朱由检了。
从服侍信王的太监,到新王府内的教习老师,都是亲近东林党的,就是信王的正室周王妃,其家族也是亲近江南官绅的东林外围人员。
这从朱由检登基后,前两年不光大量启用东林党人,而且朝中首辅和六部大臣,多是东林党人就可以看出来。
可惜,原历史时空,魏忠贤的退让妥协并没有保住自己的命,还是被吊死在前往凤阳的路上。
在这个有文启东存在的平行时空,范挡头的密报,给已经处于绝望境地的九千岁,带来了一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