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念想
轩辕奕按照刘紫玲的方法去做,果然盛临的动向立即就都转移到了徐鸾身上,并且还添了一把火,大肆宣扬了一番梁太傅等人的作为。
于是盛临各处都开始夸赞徐鸾是个才女,一改之前的风向,要求皇上处死梁太傅等人,称赞皇上英明。
徐鸾记得温良之前和她说过想举办一场男女都能参加的诗会,这会儿听到徐世鸣说皇上和皇后希望盛临的百姓们可以转移注意力,便想到了这个,就差人去联系了温良。
徐鸾带着徐蓉一起去见了温良,温良也把他的好兄弟带了过来,几人在天悦楼详细商量了一番,希望彼此都尽可能多邀请一些人,甚至还制作了帖子发出去。
这场诗会没有任何限制,只要你不是来捣乱的,在盛临的名声过得去都能来参加。
除此之外,他们也欢迎现场的人参与进来。
他们这么做,一方面是考虑到盛临如今动荡不安,朝中有些人心惶惶,担心会没有人来参加,到时候就尴尬了;另一方面,他们也都不是看重身份之人,他们希望能够借此诗会,结交到更多的朋友,让身份低微的人也能够有一展才华的机会。
帖子发出去,算是给他们举办的诗会宣传。从发出去的帖子来看,结果就比他们想象中的要好许多。虽然徐世鸣是站在轩辕奕这边的人,徐鸾也给站在轩辕明昊那边的人的府上送去了帖子。
温良亦然,他们送出去的帖子几乎都收下了,答应了诗会那天会来参加,但这也不保证,他们诗会那天真的会来。
为了避免那天万一真的没什么人来,温良还是和徐鸾商量了多邀请一些的他们的好友过来。
温良在这种重要的时间和徐鸾接触,她不多想,徐世鸣也得考虑,把温良的事情告诉了轩辕奕。轩辕奕便派了人去调查温良,调查发现温良的父亲也就是少府监温学,好像也不是轩辕明昊那边的人。
虽是如此,轩辕奕也没有掉以轻心,叮嘱徐世鸣让徐鸾小心一些。
徐鸾也知道分寸,在温良面前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温良似乎也明白,从没问过徐鸾其他的事情,尤其是关于朝堂上的,以及她之前在调查的,更没在她面前打探过徐世鸣的事情。
徐蓉想的不多,总在徐鸾面前说一些风花雪月的事情,看温良对徐鸾的心思,想到徐鸾的年龄,有心撮合他们两个。在没有完全确定温良的心思之前,徐鸾不敢多想,但这么屡次被徐蓉打趣,面对温良的温柔攻势,也差点儿招架不住。
不过她心里非常清楚,皇上和皇后娘娘对她寄予厚望,尤其是皇后娘娘,她不能辜负皇后娘娘的一片苦心。所以不管她和温良之间到底如何,她暂时都是不会和温良发生任何关系的。
在他们准备诗会的时候,轩辕奕也想办法将叶菱弄进了宫和刘紫玲见面。
叶菱换了一身丫鬟的打扮,跟着徐世鸣进了宫。
虽然是丫鬟的打扮,但也掩盖不住叶菱身上的气势,坚韧沉着,还有藏不住的凌厉。她的身躯比五年前离开的时候高了一些,皮肤也黑了,粗糙的完全不像是一个女儿家。
光是看见她这幅样子,刘紫玲虽想象不出来,她到底是如何在军营中混下去的,也能感受到她必定吃了不少苦。而且还要小心翼翼地隐瞒身份,过得一定非常艰辛。
顾不得身上的伤口,刘紫玲看见她,就激动地向着她走了过去,伸出双手抱住了她。
叶菱也红了眼睛,回抱住了她。两人虽然很激动,眼泪含在眼眶里,却怎么也没有落下来。
刘紫玲放开她,冲着她一笑,柔声说:“欢迎回来。”
叶菱目光坚定地看着她,经历了诸多风雨,她眼神中的坚毅还是和五年前一样,没有变化,“我没有辜负皇后娘娘的期望。”
“没有。”刘紫玲笑着摇头,夸赞她道:“你做的很好,你不仅没有辜负我,更没有辜负你自己,对得起你当初的选择。”她那个时候就知道叶菱去北疆一定能够有所成就。
“娘娘,你们还是坐下来说吧。”秀云担心刘紫玲身上的伤,出声说道。
叶菱也知道了前几天宫里发生的事情,担心地扶着刘紫玲坐了下来,“是我疏忽了,忘了娘娘您身上还有伤。”
“无事,我那点伤已经快好了。”刘紫玲拉着叶菱的手没有松开,摸着她手上的茧子,既为她感到欣慰又有些心疼她。虽说如此,但刘紫玲没有说一些她受了委屈之类的话,叶菱吃的这些苦都是有回报的。
“娘娘,那些杀手是怎么一回事?”叶菱想着如果她能够早一点赶回来,或许皇上和皇后娘娘都不会有事。
事到如今,刘紫玲也不想瞒着叶菱,希望叶菱知道以后,心里也能有个准备,“是摄政王的人。”
叶菱愣了下,“……”早在五年前四王爷谋反的时候,她对摄政王就有些担心和怀疑了。
摄政王势力滔天,皇上的年纪又那么小,完全在摄政王的掌控之中,也就幸亏皇上身边还有一个皇后娘娘,能够帮着皇上看清楚。
看清楚叶菱那坚定不变的目光,刘紫玲就放心了许多,这丫头还是一如既往的无所畏惧,“你不用太担心我们,我和皇上都有准备。”
刘紫玲说着轻轻拍了拍她的手,“你可要做好准备,我们面对的可不是一般的敌人。”
叶菱坚定地点了点头,向她保证道:“我一定会保护好皇上和娘娘您的。”
刘紫玲颔首接着说:“你暂时先带待在盛临,不要暴露身份,等到关键的时候我和皇上会派人联络你的。”
“我明白。”叶菱知道她的事情知道的人不多,她若是关键时候出现,肯定能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刘紫玲还有几分担心,“倘若我们失败了,你的身份可能就……”叶菱的身份不能告知世人,也就无法为叶家争得荣光,这也是叶菱当初愿意去北疆的目的。
叶菱依旧坚定地看着她,“若是当初没有皇上和皇后娘娘,也就没有如今的我。我的一切可以说都是娘娘您和皇上给的,即便我的真正身份不能被世人所知又如何?”
说完,她又冲着刘紫玲露出一抹灿烂,似乎又带着力量的笑容,“我相信皇上和皇后娘娘一定会走到最后的。”
两人相视一笑,说了这么多,外面也派人来催了。
最后叮嘱了几句,秀云扶着刘紫玲,将叶菱送到了门口。
到了徐鸾和温良准备的诗会这天,到场的人出乎预料的多,幸好有祁珩在后面帮助他们,给他们准备了一个足够大的场地。
刘紫玲的伤恢复的差不多了,便和轩辕奕一起乔装出了宫。参加这次诗会的,大多是一些达官贵人的子女,以防有人认出来他们,所以他们没有去参加诗会,只是在天悦楼的客房里,从窗户上看。
叶菱对这些诗词歌画之类的完全不感兴趣,也一点都不懂,前两天进宫,刘紫玲就提示了她有事可以来找天悦楼的祁珩。今天有徐鸾举办的诗会,她猜到轩辕奕和刘紫玲可能会出宫来,就提前来了天悦楼,确实等到了他们。
叶菱坐在客房里,百无聊赖地喝着茶,偶尔从窗户往外面看几眼,这个诗会办得挺有模有样的,来了不少世家公子小姐,就连南平侯和北胥侯府的小姐少爷们都来了。
他们看着的时候,祁珩也带着杜子雁她们来了,李芍也跟在了后面。
这阵子待在天悦楼,李芍见识了不少事情。起初的时候,她和杜子雁还有蓝银儿也不熟悉,但杜子雁是个热情亲切的人,有什么事情都喜欢拉着李芍一起。蓝银儿心里惦念着祁珩,对李芍的态度有些心不在焉。
不过,这对李芍的影响都不大。
李芍看着杜子雁打理天悦楼里外的一些事情,待在天悦楼也看见了来往的不少客人,长进开眼许多的同时,也意识到她以前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和杜子雁他们的差距有多大。
她倒不是怕杜子雁嫌弃他们,而是想到了轩辕奕和刘紫玲,即便杜子雁不肯告诉她,姐姐和哥哥的真实身份,她也猜到了他们必定是极其尊贵之人,像她这样卑微的身份,完全没有资格站在姐姐哥哥的身边。
但她不想离开姐姐哥哥,姐姐哥哥是她剩下的唯一的依靠了。想到姐姐和哥哥的关系,李芍也是骂了自己蠢,大概只有她没看出来,一直误会他们真的是姐弟的关系。
她不期望能够和姐姐哥哥他们平起平坐,能够做一个丫鬟伺候他们,她也心甘情愿。
李芍这几天一直在想这些事情,下定决心以后,她跟在杜子雁身边就开始学习怎么伺候人,还有一些富贵人家里面的规矩,包括如何行礼,说话做事等。
杜子雁也不知道她在想什么,但既然是皇上和皇后娘娘留下来的人,而且看皇上和皇后娘娘对她重视的态度,也只能遵从她的要求。李芍性子绵软,也不会提过分的要求,便都依着她。
李芍学的有了几分模样,就开始等轩辕奕和刘紫玲出现。
这会儿终于等到他们,看见这屋里这么多人,便站在一旁偷偷看着轩辕奕和刘紫玲。
互相打了招呼,刘紫玲看见李芍也来了,见她站在最后面,招手示意她过来。
刘紫玲将面前的点心放在李芍面前,柔声问她:“这阵子你住在这里,可还习惯?”
“我很好,杜姐姐他们对我都很好。”李芍看着刘紫玲,偷偷地看了轩辕奕一眼。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哥哥已经不会和小的时候那样和她亲近,一起玩耍了。
不止如此,哥哥和她说的话都少了。哥哥的性子变了这么多,眼神很有压迫性,她也不敢去主动和哥哥说话,担心惹恼她。姐姐倒是没怎么变,不管什么时候,看着她的眼神都很温柔,每次见了,都非常关心她。
所以,她绝对不能做对不起他们的事情。
尽管她这么告诉自己,但看着轩辕奕的时候,她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的眼神,露出几分喜欢来。
刘紫玲看见她眼里有几分愁绪,不由地问她:“你是不是有什么心事?”也能猜到几分,这里毕竟对她而言是个陌生的地方。
“我……”听到刘紫玲的声音,李芍就立即收回了看轩辕奕的目光,低下了头,想了会儿摇着头说:“姐姐,你们先忙,我不打扰你们。”
看看刘紫玲,“我有些事情想晚些和你们说。”
刘紫玲看她的神情挺认真的,颔首道:“嗯,那我们晚些去找你。”
李芍说了一声,福了福身子,从屋里退了下去。
刘紫玲看见李芍行的那一礼,非常的认真,有几分讶异,她什么时候学会这些了?而且言行举止都有了几分模样,都是这几日学的?
杜子雁看李芍走了,走到刘紫玲这边坐了下来。杜子雁一走,蓝银儿就离着祁珩近了,但也隔了一段距离,眼神痴痴地看着祁珩。
“这几日她在这里都做些什么了?”刘紫玲问杜子雁。
杜子雁猜她肯定想知道,所以才坐了过来,把李芍这些天做的事情告诉了刘紫玲,倒也没有把什么都交代,只把李芍的心情相关的和刘紫玲说了。
“她知道你们的关系以后,好像挺惊讶失落的,关在屋子里一天,可能是想明白了一些事情,然后就跟在我身边。”杜子雁顿了一下,接着说:“我看她的样子,她像是想去做个丫鬟。”
猜测和刘紫玲有关,“她想必还是想待在你们身边。”
她只把她观察到的说了出来,别的也不多说。
毕竟她和李芍的关系也仅仅于此,又和轩辕奕刘紫玲有关,就更轮不到她去插手。
“丫鬟?”刘紫玲不由地蹙眉,她让李芍待在这里,本意是希望她能看看眼界,看见外面的世界以后,想想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怎么就想着做丫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