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废物
夕阳西下,孙倩柔坐在殿内,看着眼前的牡丹,孙倩柔心中就莫名的伤感。
今天她去王爷那边看到王爷,可是王爷对她根本都是冷冰冰的让孙倩柔都是感觉王爷对她此时根本没有任何的爱,回到寝殿之中,孙倩柔也觉得,王爷跟她之间或许已经再无法恢复从前。
她对董曦月的恨意也越来越浓,如果不是因为董曦月在王府之中,今天又怎么会发生这些事情都是因为董曦月的存在,所以才会导致她跟王爷之间出现这么多的隔阂,孙倩柔从来都不认为自己有什么错误,她只是认为都是因为董曦月的关系。
碧彤看到了孙倩柔气得七窍生烟的模样的对着孙倩柔说道:“王妃就不要因为这件事情恼火了,此时咱们也可以找姚莲心帮忙去对付董曦月。这样一来的话也算是解了你心头之恨,咱们对付董曦月的事情也不能有任何的耽搁,咱们也要想办法将董曦月一网打尽在王府之中,此时咱们如果放过董曦月董曦月也不会放过咱们,咱们此时也不能让董曦月在王府之中,就这样安安生生无忧无虑。”
碧彤看着孙倩柔对于这些事情她也极为在意,她也觉得此时必须要跟孙倩柔说明白这些事情才行,董曦月如果不去出手处理,真的是让董曦月在王府之中地位越来越稳固以后她们应该怎么办,如今董曦月出了一些小危险,此时正在彻查。
碧彤也想弄清楚究竟是什么人在背后出手,但是经过碧彤分析,她也发现这件事情或许跟阮兰梦有关系,此事碧彤知晓之后也极为震怒,她也没有想到事情会变成今天这样,阮兰梦如今做出这些事情,的确让她们都是感觉极为诧异,毕竟有些事情她们也没有想到阮兰梦会擅自出手,阮兰梦的王府之中都是与世无争,这一点碧彤心里也清楚。
可是如今她为了得到王爷宠爱,为了对付董曦月此时也不择手段,如今的种种行为也让碧彤感觉阮兰梦这样的人也很可怕的,如果阮兰梦有一天想要对付孙倩柔,恐怕孙倩柔也没什么安宁,有些问题她们可都是看在眼里。
所以此时对于孙倩柔来说对付董曦月才是最主要的,孙倩柔如果为了一个董曦月此时就是恼火不休根本不想想办法,在王府之中这样生闷气有什么用。
孙倩柔冷哼说道:“对付董曦月哪有那么简单,你认为此时让姚莲心出手就可以帮助咱们完成这个计划吗,这个姚莲心究竟有什么样的想法我不清楚,但是如果姚莲心不愿意帮助咱们,就算是再怎么跟她合作也没什么用,姚莲心此时把话说的很好说会帮助咱们跟咱们一同合作,可是在我看来她根本就是会为自己的事情着想,根本就不会考虑咱们究竟有什么样的麻烦和危险,有些事情,咱们就算是跟她站在一起也只不过是让她帮助咱们处理一些小事。真正的大事她根本不会为咱们考量,我知道有些问题,你的确也想的很好,认为姚莲心可以帮助咱们处理危机,可是如果真的是这么简单的话,今日咱们也就不用这么担惊受怕。”
…
孙倩柔眼中存着无奈,她也知道碧彤是为了她好希望她可以利用姚莲心,可是这里美人在王府之中真的可以为她们处理什么事吗,在孙倩柔看来姚莲心只不过是个废物。
当初招揽姚莲心也只不过是觉得她可以帮助自己做一些事情,而且也可以帮助自己盯着一些事,起码让她省了不少的力气,但是如果真的让姚莲心去对付董曦月。在孙倩柔看来根本都是不切实际。
而且此时阮兰梦对董曦月出手的事情,碧彤已经告诉了孙倩柔,孙倩柔此时对于阮兰梦也感觉颇为惊奇,她也没有想到这么胆小怕事的阮兰梦,既然也会站出来对付董曦月。孙倩柔此时也觉得或许自己再不出手对付董曦月。真的是会让王府的人都瞧不起她。
毕竟孙倩柔在王府之中势力庞大,如果她都不去对付董曦月阮兰梦此时都已经出手了,就说明孙倩柔都不如阮兰梦的胆子大,阮兰梦能为自己雨露均沾的事情去争夺恩宠的,在王府之中跟董曦月对抗,这说明阮兰梦此时已经孤注一掷,而孙倩柔还是怕东怕西也只不过是让她们的计划耽搁。
碧彤说道:“王妃不能这么想,咱们如果可以把计划说清楚,告诉姚莲心,咱们打算让姚莲心按照咱们的计划去处理,她应该还是可以把事情处理好的,奴婢相信姚莲心还是有这个能力的,但是王妃如果不听奴婢的话,觉得姚莲心就是个废物的,奴婢也无话可说。”
碧彤看着孙倩柔也感觉孙倩柔实在是小看了姚莲心这姚莲心怎么能像她想象中这么软弱,怎么能像孙倩柔想象中这样什么都不是。
孙倩柔的王府之中,部将姚莲心放在眼中,最后也只不过会让她吃尽苦头,毕竟姚莲心对她们来说还是有着诸多帮助的,只不过此时姚莲心还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而孙倩柔如果真的能想出什么好的对策,让姚莲心来帮助自己呢,到时候事情也都有一个转机,而姚莲心如果真的是帮助孙倩柔成功,到时候她们自然也可以高枕无忧,但是如果失败了,她们也可以把姚莲心推出去为自己顶罪。
总之让姚莲心出手根本对她们不会有任何的坏处,可是孙倩柔却是不把姚莲心放在眼里,让碧彤都感觉非常无奈。
孙倩柔看了看碧彤说道:“这里面究竟有没有本事,其实你比我心里清楚,你也知道她究竟为什么来到咱们身边,如果咱们真的是把她看在眼里,认为她就是个得力的帮手,恐怕咱们也会被这件事情而粉身碎骨,我之前就已经告诉王月如有些事情,咱们如果真的是轻易相信任何一个人在王府之中或许也会遭到灭顶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