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卓氏
夏正堇远走半个月后,凉州城内来了一名年过三旬的学者,此人便是卓煜。
卓煜是庶长子,生母又受宠爱,自然是嫡母的眼中钉、肉中刺
自淮阴伯继承爵位以来,卓煜一家没少受到排斥和刁难。
自己是科举二甲出身,也因淮阴伯从中阻拦才分到了太常寺,空有一身才华,却始终不能得志。
此番接到夏正堇的来信,他终是不愿再忍。
卓煜此番是携母带着妻儿一同来到凉州,若是可以,自此不想再回豫州半步
安顿好母亲妻儿,他便拿着夏正堇写的举荐信敲响了凉王府的大门
李祐今日不在府内,接待卓煜的便是刘伯庸
对于卓煜,李祐早有交待,刘伯庸先是带着他晋见了纪凌烟
刘伯庸与卓煜行过礼后,刘伯庸介绍道
“娘娘,这位是卓煜卓太傅,是世子的新太傅”
卓煜闻言,又给纪凌烟行了一个大礼
“卓太傅快请起,以后世子还要劳烦太傅费心”纪凌烟忙让人把卓煜扶了起来,客气的说道
“娘娘言重,这是臣的职责”卓煜一脸严肃的说道
“卓太傅是孤身前来还是带了家眷?”
“回娘娘,母亲妻儿俱随臣前来”卓煜又答道
“那改日定要把令堂和夫人请来一叙”纪凌烟笑了笑说道
“太傅一家如今住在何处?”
“回娘娘,臣刚到凉州,暂居于客栈”
“客栈人多杂乱,怎么能住人呢。春杏,让人去后街收拾出一座院子,你亲自去请了老夫人”纪凌烟吩咐道
春杏行了一礼便退了出去
卓煜听了愣在当场,见那丫头亲了大门,忙纪凌烟行礼拒绝
“劳烦娘娘费心,此乃臣的家事,臣有料理好”
“不妨事,不妨事。让刘长史带你去前院转转,熟悉一下环境吧”纪凌烟只当
他是客气,便把人打发了出来
“刘长史,某是世子太傅,乃是属官,可不是王府的私奴”出了院门,卓煜脸色不虞的说道,语气里带着傲气
“卓太傅误会娘娘的意思了,娘娘是一片赤子之心待尔。某也住在后街,这院子也是娘娘赏下的”刘伯庸一听便知道卓煜误会了纪凌烟的意思,忙笑呵呵的解释道
见卓煜仍旧一脸不满,又说道
“某说句僭越的话,这里是藩地,娘娘赏下院子跟豫州皇上赏下宅院是一个道理”
“走,某带太傅去世子学习的地方看看”
刘伯庸在王府任长史多年,什么样的人没见过,也知这卓煜并无他意,只是书生气重了些,以为纪凌烟让他住在后街是把他当成了家奴
刘伯庸带着卓煜把前院逛了一遍,又去了个各个公事房见过王府众位属官。
又来到李珏学习的院子,李珏今日跟着李祐去了军中
卓煜进了书房没有见到世子,皱了皱眉头,心中有些不悦的问道
“世子今年已经八岁了吧?”
刘伯庸点点头,看卓煜脸色不对,看了一圈李珏的书房,并无不妥之处,不知是那里惹到了这位太傅
“八岁已经不是稚子,最算一时没了太傅教导,此刻也该在此温书”卓煜不悦的说道
自进了凉王府,他就觉得哪儿哪儿不顺眼,前院的小厮偷懒耍滑,后院的丫头大声喧哗没有规矩
刘伯庸一听,松了一口气,满解释道“王爷今日巡视营中,世子跟着去了”
卓煜闻言,脸色稍稍好些,走到李珏的书桌旁拿起李珏的作业看了起来,字体还算端正,只是心神有些浮躁
放下李珏练的大字,看到桌上摆着一本《论语》,此时脸上的神色才松了起来,不禁点了点头。
夏太傅到底和他一样是二甲出身,已经开始教授《论语》了
随手拿了起来,想看看学到了那篇,却发现这本书竟有些不同
他一时没看明那里不同,遂又合起书放下
看到桌上竟还有算学,不禁又皱起眉摇头,算学乃是小道尔,藩地世子不该本末倒置,看来夏太傅还是年轻了些
待看到桌上还有突厥语、回纥语等等的译本,卓煜更是不悦。不过,遂想到此处乃是凉州,是关外,四处都是汉人的宿敌。
世子以后接管藩地,难免要与这些异人接触,学习这些语言也没有错
在卓煜参观李珏书房时,春杏也来到卓家人投身的客栈,跟着小二来到卓家人包下的后院
“咚咚咚”春杏敲响了院门
“谁呀”接着院里就响起了一个老妇的声音
“奴婢是凉王府王妃娘娘身边的丫头”春杏不知是何人,便身降身份报了名号
紧接着‘吱呀’一声,院门打开了,一个年约五旬的妇人站在眼前,看衣着不像是卓老夫人
春杏便开口道“我奉王妃之命来拜见卓老夫人和卓夫人”
那老妇人赶忙行礼,把春杏迎到正厅,吩咐丫头上了茶,亲自去了卓老夫人的房间
“凉王妃身旁的丫头?”卓夫人看了一眼婆母,问道
“她是这么报的名号”老妇人答道
“走吧,虽说是丫头,也不是我们能得罪起的”卓老夫人起身说道
卓夫人也忙起身扶着婆母来到正厅
厅里正站着一个年约十七八岁的年轻女子,说是丫头,可看那身行头和气派,竟比一般大户人家的小姐还要好
春杏见进来一老一少两个妇人,开门的那个老妇跟着二人身后,想来是卓老夫人和卓夫人
忙行了一礼开口笑道“奴婢春杏给卓老夫人和卓夫人请安”
卓夫人放开婆母,紧走两步,亲自扶了春杏起来
卓老夫人此时也坐到了厅中椅子上
“春杏姑娘亲自来此,可是王妃有什么吩咐?”卓老夫人开口问道
“那倒没有,只是听卓太傅说暂住客栈,娘娘觉得客栈鱼龙混杂,怕惊扰了老夫人,特命人收拾了一座宅守,让奴婢请老夫人过去”
卓老夫人与卓夫人闻言愣了,不知道这凉王妃打的什么主意,互看一眼,卓夫人笑道“劳娘娘惦记,只是婆母年岁大了又连日的舟车劳顿,现已经在客栈收拾齐整,可否容妾身等再收拾一二?”
春杏也知卓夫人这时客套话,想必还要跟卓太傅商量过后才能定,便笑道“那是自然,奴婢今日来此,也只是先向老夫人和夫人请安”
婆媳二人闻此言便松了一口气
卓老夫人开口道“娘娘真是个顶顶的贤惠有礼的人儿,本该是我老婆子带着家媳去王府请安”
春杏笑着行了一礼说道“时辰不早了,奴婢也要给娘娘复命,就不打扰老夫人休息了”
卓夫人亲自把春杏送到院门处,又塞给春杏一个鎏金的镯子
春杏从小在王府长大,王妃又是大方的性子,什么好东西没见过,这么一个鎏金的镯子她还真看不上,可还是笑着把东西收下了,又向卓夫人道谢
若不然这对婆媳又要惴惴不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