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迁居
建元二十二年十一月,即将走出青山郡的官道上迎来一队颇为壮观的队伍。
光运行李的马车就高达六七十辆,再加上载人的马车及护卫随从,差不多得有三四百人。
此刻,方文博与叶娟一行人也在其中,他们跟着甑家搬迁的队伍已出行了十来天。
考虑到甑老夫人年纪大了,今年以来也多次小毛小病,领队的甑从安安排这个行程时就比较宽松,每日也就赶个四五十里路。
如若官道难行或天气不佳,他们不仅会降低行程,甚至还可能就近找个城镇停车休整一两天。
此刻方家马车内,叶娟正无聊的靠着方文博闭眼休息。
这是她首次坐这么久的马车,虽然走的是官道,却也难行,毕竟大部分全是石头子铺就的马路,再加上马车轮胎没有防震措施,颠簸就很厉害,她感觉她浑身的骨头都被颠痛了。
“坐着难受,要么你躺下来休息?”
方文博看她累得慌,劝她躺下来说不上要好点。
她虽然靠着他,可空间有限,她也得歪着身子,短时间还行,时间一长肯定受不了。
叶娟:“我没事,再难受也没奶奶难受,她老人家这几天脸色都不太好看,我看还不如跟爹建议停下来修整几天,先给奶奶养好身子再说,赶路也不急在一时。”
她的话刚落,车外就传来虞雍禀报声,“少爷少奶奶,刚三爷派人来通知,前方五里有个集镇,到了集镇就停下来休息,今天不走了。”
方文博:“知道了。”
他又转向叶娟:“你看不用烦心了吧,岳父他们会考虑的。”
可能要停下来休息了,大家反而兴致高昂一扫疲累,一路说说笑笑,不过一刻钟就到了目的地。
乌平镇是青山郡最北边一个较大的镇子,仅挨着太昭郡的乐安府高庐县。
它是南北咽喉要道,人口稠密行商云集,长年累月都比较繁华,比望树镇大得多了。
此时恰到午时饭点,各个酒楼门前都人头攒动,生意很是兴隆。
甑家一行人人数较多,一进入镇子就引来各方人马关注。
整个队伍人多,全部住在一个客栈比较难,故而刚一入镇,方文博就找到甑元枫,想与此前一样提前与他们打个招呼与他们暂时分开来住,等住下来后他们再过来拜见老太太。
没想到甑元枫却没同意,“乌平镇我们有宅子,你们不用另行投宿了,就跟我们一起过去就行。”
叶娟听后咋舌。
出行也有十多天了,他们真正在客栈居住的也不过五六天,余下的全住在甑家所买的宅院里了。
也不知道他们家是不是在通往京城的重要集镇上都买了宅子,甑家这个家底可真不是一般的大啊。
因为提前派人前来通知过,故而叶娟他们到达乌平镇的甑家时,热乎乎的饭菜早就准备妥当了,就等着人员到位直接上桌吃饭了。
与往常一样,主子两桌,余下的护卫侍从丫头婆子们,另外摆个十来桌。
十五岁的庶长子甑易、八岁的次子甑铠与方文博他们一道,坐到了主桌上,其他小点的孩子,由乳母照顾着另摆一桌。
因为老太太脸色不太好,大家也就没怎么闲谈,默契的快速吃了午饭,就各自散了。
因为舟车劳累,叶娟他们也没精力再出去闲逛,直接找到自己屋子洗洗休息了。
一觉醒来,天都快黑了。
叶娟忽然记起来一件事,“小方,亏了啊!咱们忘记处理叶家村你的房子了。”
方文博听后默默看了她一眼,“早就处理好了,前年进城时我就委托村长处理,谁家要买直接出十两银子,可惜到现在也没寻到买家,先这么放着吧。”
叶娟:“……”
这里的人对于风水一说还真是看重,再这样下去,方家那好好的大瓦房及数间木头房子就得废了。
毕竟再好的房子也得有人住,得有人气,一直没有人烟岂不成了鬼宅?
出发前,他们把自己住的房子卖了。
对外报价是九百两,最后被隔壁的云家买了去。
方文博并没有多要,就在买来的基础上加了五十两银,最后一共卖了八百五十两。
这多加的五十两一点儿也不高,毕竟他们入住后添了不少新家居,还对房子进行过一次大修整。
如果卖给别人,九百两他一个子儿也不会少。
可他耐不住云家的磨,是的,磨!
云家与他们家本就没什么往来,甚至算得上交恶了。
平时见面话都说不上,可在他们家放出卖房信息后,他们就贴了上来,居然一日数次的登门要买房子。
似乎他们两家从来没有交恶过,甚至于他们两家还一直交好着。
方文博与叶娟二人烦不胜烦。
气骂用不上,毕竟对方一直是笑脸迎人。
让他们吃亏也谈不上,八百五十两卖了他们也不吃亏也没赚钱。
对方能磨,可他们耗不起,谁有空没事爱折腾?
最后也考虑到对方确实需要房子。也就答应卖给他们了。
毕竟谁买不是买呢?
家里的重要钱财都被叶娟提前收空间了,大件橱柜她不要了,不少是曾经的主家用过的,她本就不爱用别人用剩的。
结婚时方文博买的衣橱她没看上,也就便宜云家了。
收拾收拾,最后他们家收拾六辆马车的货物来。
主要是粮食居多,还有吃穿用等物。
家里的存粮她不可能在人前平白无故的变没了,只好带着了。
如果卖了,到京城后还得再买回来,这一卖一买可得损失一大笔钱,还是与甑从安商量后她才考虑带着了。
他们家另外一个资产,城外八十亩田庄,方文博直接找到了高家,八百两一口价,不要他们就留着了。
田地是这个年代最重要的资产,那个田庄本就行情不错,高家此前甚至还想着夺了去。
如今方家报价比前一个东家直接多报了一百六十两,他们想要却压不了价,最后还是咬牙切齿的买了。
想他们高家,在海安县称霸这么多年,这还是首次如此这么憋屈的多花了银子买下了这个田庄。
曾经的东家按八两一亩地出让,他们嫌贵还想着压价,结果被方家结了胡。
如今这个不起眼的田庄,却成了整个县里的香饽饽,他家如何能放手?
可现在,他们却按十两白银给买回来了,他们高家何曾如此倒赔过?
可不管如何,这生意最后还是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