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亲事
罗二爷一想就明白了其中的关窍,他道:“今年,已经有很多人种辣椒了,听几个小子说,酒楼里的辣菜,一个劲儿的掉价。
上回,有两家因为同时给酒楼送辣椒,当着面的互拉价位。
到现在,连普通的饭馆子都上了辣菜。
最早一两一斤的鲜椒,现在干的才卖三百文左右。”
“那也不便宜了。”沈志也打听过了,开始他还想把干辣椒卖给酒楼。
后头亲眼看到酒楼给辣椒压价不说,菜市上也有人开始卖了。
可惜,这东西太贵了普通人根本就不会买,买也是买几个尝尝味道。
于是,他就暂时打消了念头。
罗二爷道:“这个价说不准还会降,菜市里的干椒,基本上还是卖给了酒楼饭馆。
你们这个打算怎么卖?”
“我们现在有六十斤左右的干辣椒。”沈笑在辣椒坐果前,给喷了些醋,一株大概前后采摘到五六斤。
加上她空间里的两株长的特别的好,差不多一株结了十斤。
全部晒干后,差不多有七十斤的干椒。
她道:“我想把这些全部卖掉,五两银子十斤干椒送配方。”
“辣椒留着吧,方子我给你卖十家,每家十两。”罗二爷夹了一块藕片。
“可以吗?”沈笑和沈志同声问道。
“有什么不可以的,反正他们也不差十斤干椒。”罗二爷又道:“你这罐给我留着,我好拿去给他们都认认。
嗯,你们觉得先卖给这家怎么样?
我顶喜欢他家的羊肉汤的。”
沈笑抱拳道:“交给罗二叔,就全凭您做主。
这十家,银子咱们对半分。
若以后再有人主动找您买方子,银子全归您。”
她把哥哥们写好的配方交给罗二爷。
“哈哈,不用不用,只要你们回头给我送几罐就行了。”罗二爷十分豪爽的道。
结果,这店家试过辣椒油之后,不但当场付清了十两方子钱,还把这顿饭免单了。
沈笑知道这都是借了罗二爷的光,人家不要分她的银子,但她不能白沾光。
管氏拿着十两银子,道:“这都是人家的情义,咱们本来就借了人家的势。”
沈大伯道:“明个,给送点东西过去,不是金贵东西,但是个心意。
罗二爷白天都在衙门里,孩儿他娘,你明天和孩子们去一趟吧。
银子咱先收着,等回头卖完了十家,再封五十两红封给人家。”
所以第二天来卖石榴时,管氏不仅给罗二爷家送了炸好的辣椒油和两斤干辣椒,还把花生和粉条挑出干的送来一些。
红薯都捡好的送了一大袋子。
管氏是第一次见涂氏,她不好意思道:“你瞧瞧这俩孩子,来府城找他们罗二叔帮忙,就那么空手去见人了。”
“嫂子,都是自己人。”涂氏知道昨天的事,丈夫遇事,一般都会和自己通通气。
“我家那口子,可是说了,二郎和七两,都是他的子侄辈儿。
从前,他们不少给家里送东西。
你们家里种的那些稀罕物,我们都有口福吃到。”
罗二爷的妻子涂氏,每次在他们来时,都热情招待。
特别是对沈志,最近那是越看越满意。
今次,见到了管氏后,涂氏终于开门见山的问,“嫂子,你家二郎订了亲事没有?”
沈志一听,耳朵刷一下红了,起身道:“娘,婶子,我去看看骡车。”
说完给涂氏一拱手,就退出了房门。
沈笑就看着自己二哥,很快就消失在了这个院子里。
管氏简直想抚额,她道:“他婶子见笑了,二郎今年十四,还未曾说亲。
不知道是哪家的闺女,年方几何?”
涂氏道:“我娘家本家一个侄女,今年也十四岁了,我那兄弟,是个经年的老童生了,现在在私塾教书。
她娘去年开始,就托着我给孩子物色物色。
我觉得二郎就不错,精神,又有上进心。
你看要是可以,我就说和说和。”
管氏心里有些疑虑,但是见见也无妨,“那就多谢他婶子了。
只是我家情况,罗二爷也都清楚。
就是普通人家。”
“谁还不是普通人了。”涂氏笑道:“也是我没有闺女,有的话,定然与嫂子做个亲家。”
“你有两个儿子,也都是聪明又好学……”
沈笑听着伯娘与涂婶子商业互吹对方的儿子,真是想笑又不能笑。
回家的路上,她一路都在看沈志,她二哥个头不低,人又长的白,确实是不错。
“二哥,涂婶子要给你说媒,是个童生家的闺女。”
沈志瞬间耳朵红了,道:“长的好看不?”
“这我哪里知道,二哥,要是相中了,你可就是咱们家定亲年龄最早的人了。”沈笑道。
像她大伯结亲晚,是因为战乱家里除了几亩地,房子什么都没了,多少年都住在茅草屋里。
而大哥结亲晚,很大原因也是自己家的财力有限,兄弟姐妹们那会儿都小,人家有的姑娘不愿意嫁给老大。
到了大姐,情况就好了许多,大姐又能干。
“好看能当饭吃呀?”管氏道:“咱乡下人娶媳妇,要看能不能干,画上的人好看,但那是仙女儿,不下凡的。”
“娘,既好看又能干不好吗?”沈志有自己的想法。“像您,不就又好看又能干。”
“……”沈笑捂嘴偷乐。
而管氏则是横了儿子一眼:“贫嘴。”
“娘,我说的都是真的。是吧七两?”
沈笑连连点头,“伯娘是天底下最好看最能干的。”
“你们啊,就哄我玩儿吧。”管氏顿了顿,又道:“不过,二郎啊,你们涂婶子上门去说和,还不一定将来如何。
你们俩别和外人提这事儿。
万一人家没看中,也落不了什么话把。”
“嗯。”沈志自然满口答应。
而沈笑则道:“为什么看不中,我二哥也是一表人材的。
在村里,那也是排前排的帅小伙儿。”
此时,马车已经到了张家湾和他们县城之间的路段,行人和车马越来越少。
管氏看看前后车辆都离的远,就道:“门户不太对应,他们家是读书人家。”
“咱们家也是读书人家,还是耕读之家。”沈笑不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