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第162章:河灯
白岑清走了不远,果真看到了客栈的影子,她开了一间房,靠在窗边张望。
此时夜色正浓,但街上还灯火通明,还好是隔了层黑纱,要不然眼睛真的盲了。
刚刚那位公子,白岑清也想到了,估摸着是古彭越家的公子吧。
古彭越家,素爱红衣火纹,可惜总也没有出头之日,也只能在江湖上默默无闻了。
不过越是热闹地带,越易发事端。不知是否是白岑清想太多,总觉得有人要趁机作乱。自从经历过生死,她的认知愈发的谨慎了。
城镇靠山,听说此山名为秦山,来的匆忙,还不曾打听山中奇闻,可今儿这日子,实在难以开口。
她视觉不行,但听觉异常灵敏。忽然之间她在楼上听见了楼下的招呼声,便无意中走到门口栏杆处,从上往下看,听得更是仔细。
好巧不巧,似乎让她听到了老熟人的声音……
“关公子,我和文从先去买些干粮,晚上在客栈歇脚吧。”和风道。
“好,正值庙会,你们俩想去玩就去玩会吧。”关失黎低头,笑着应允。
文从眼中瞬间放光,行了个礼,拉着和风便跑出去了。
白岑清抓紧栏杆,迅速躲到柱子后面。关失黎不经意往上一撇,只是看到了个紫色的身影,有种说不出的熟悉感,也没在意。
白岑清一想,此前自己是面纱示人,如今覆上眼纱,也必不会认出我。想到此处,便有些放了心。
虽是如此,还是在关失黎结账之时,偷偷的出门。望虚阁的人在此,那古彭必有变故,看来如今这一趟,怕是有些棘手。
左右想想也不知道陆行苍的往北走是什么意思,也顺道在古彭探查一圈也不错,但愿不要遇到熟人才好。
漫无目的的逛着庙会,无意间停留在了河流前,古彭城中有一河流,按照当地的习俗,庙会间有河灯会,人们把河灯点上蜡烛掷于水中,以表祈福。
走到了河边,才真的是人山人海。白岑清习惯性的扫视周围,模模糊糊,不过凭感觉,附近似乎并没有什么江湖高手。
“姑娘,放个河灯?”男孩提着花灯走进,举高问着。
白岑清掏出铜板,欣然买下,照着其他人的样子点燃蜡烛,蹲下放入河中。
然花灯似乎并没有那么好运气,没漂多远,便被沉下水中。
白岑清也不在意,河灯翻了就翻了,她不信什么神佛。
河边人多的是,熙熙攘攘,尽是来河边祈福佳会的,像白岑清这样逆着人流的,还真不多。
白岑清正愁怎么挤回去,迎面倒是撞来了几个年轻人,她一个失足,得亏让旁边人拉了过去。
“你一个……眼盲之人,到如此危险之地,你的、你的心上人不在此处接你?”
白岑清被拉到一个安全地带,地角高一些,下面就是江水,风景自然也是溢彩。她认着声音耳熟,再打量着他的容貌和穿着,确定是越青岚不错。
“无妨。”
“一个人啊?”越青岚举着一把油纸伞,疑惑的问道。
“是。”白岑清抬眼,面上奇怪,“夜中持伞?”
越青岚愣了愣,扭头看了看手上的伞,惊到:“你看得见啊?”
白岑清犹豫,点了点头:“模模糊糊。”
越青岚把伞卡在脖颈处,歉意的抱了拳:“是在下唐突失礼,还请姑娘多多谅解了。”又继续直腰解释道,“见笑,多年前听闻夜中持伞能避妖魔鬼怪,于是便一直有这样的习惯了。”
白岑清点头,她向来不信妖魔鬼怪,倒也不多问。
“哈哈,姑娘有所不知,秦山上有一古墓,尤其是最近风生水起,可得小心着些,烧些艾草什么的,驱虫还能防‘鬼’。”
“好。”
“啊啊啊啊啊啊救命啊!儿啊!有没有人啊!”
忽然水边的呼喊划破长空,看这情形,是有人掉进水里了罢。周围近乎是女眷,哪里方便下水?越青岚脸上尽是慌忙之意,把油纸伞一收,塞给了白岑清。
“姑娘在此处别乱动,我去去就回。”
说罢越青岚直接从崖边跳下去了,距离江水很近,确实比从人群中冲过去要便利的多。
“又人跳下去了!”
“哪能下去啊,定是水怪在水中,不然这么浅的水怎么能淹人呢?”
“是啊,我看那齐家小公子扑腾那么久也没上来,准是染了什么邪碎!”
越青岚也有些奇怪,他跃下水后确实拉了着小公子一把,是很费劲儿,感觉是有人拉着他一样。
“儿啊!救救他啊!快!”齐家夫人还坐在岸边声嘶力竭。
白岑清握了握手中的剑,正犹豫要不要下去救人。越青岚一个借力,踏水轻功冲上,终于是摆脱了水中的引力,把人安全的放在了岸边。
“这这这、真是水怪!看脚底啊。”
众人闻声一看,果真是水草缠绕,可当地人可都知道,近岸的水边哪里会有水草?
“越公子啊,这事儿越家可得管管啊,莫不是墓中的邪碎跑出来了!化成厉鬼在这庙会作怪!”齐家夫人一把从越青岚怀中夺回齐文,急忙道。
“谢、谢谢哥哥。”齐文本就个是个十二三的小男孩,吓得也不轻,喏喏的道谢。
“得了,越家的职责,还是先搞清楚怎么回事儿吧,我的儿啊!”齐夫人白了越青岚一眼。
亏的越青岚脾气好,然大伙知道越家之前的丑事,也不想站在越青岚一边,幸而是他救了人,大家才会给他好脸色,不然谁不知道越家“处事避嫌”的作风啊。
也是苦了越青岚了,明明不算越家家主直系亲属,却要帮着管理古彭,真是有苦叫不出,不过还是耐着性子笑了笑。
那些人知道在留下来也没意思,这场放河灯的活动只好不了了之,饶是让小贩们唉声叹气,盯着没卖出去的河灯发愁。
越青岚款款走去,一袭红衣何其显眼,递给小贩两锭银子,便拿走了几个河灯。
白岑清走近,看着他一个人走到了河边,点燃了蜡烛,那模糊的火光直到很远都没有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