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KJ200预警机是舰载的
就在C919客机通过详细设计评审,冻结技术状态后,又有一个重大的项目,论证结果出来了,这便是国产航母发展计划。
要知道航母梦,可是海军多年以来的追求,可是在此之前由于各种原因而没有能够实施,现在条件似乎具备了,因此军方组织专家进行了全面的论证,最终的结果是,因为有了李思远这个超级天才,航母计划可以开始搞了。
当然现在不会再是考虑从乌克兰那里把废弃的瓦良格买回来,而是自主设计建造新的航母,并且还要是弹射起飞的。
航母计划,舰载机先行,于是乎舰载预警机的研制就摆上了桌面,这个任务自然也只有交给六零三所和六零七所来共同攻关了,一个负责机体,一个负责预警雷达系统。
预警雷达系统还不算什么,因为现在六零七所已经在搞陆基的空警1000预警机了,所以没有什么太难的。
倒是载机就很困难了,因为舰载机航空工业可从来没有搞过,特别是舰载预警机,那是要弹射起飞的,全世界现在能够研制舰载预警机的就只有老美了。
所以得到这个消息后,六零三所的甘勇副总师,便启程奔赴中海,准备找李思远讨教了。
甘勇曾经参与过运七和运八飞机的设计工作,这次要设计的KJ200预警机,那肯定不能是把运七改一改的,因为运七根本上不了舰。
上面已经有了消息,甘勇将会担任KJ200舰载预警机的总师,负责载机设计和研制工作。
这是非常困难的,甘勇心里没有底啊,只得来找李思远了。
毕竟KJ200预警机是中国第一款舰载预警机,意义重大,不容有失,没有舰载预警机的航母,那综合作战能力会大打折扣,特别是根本就出不了远海。
在李思远的办公室,甘勇见到了这位传说中的超级天才,现在中国航空工业的巨大变化,正是他带来的。
甘勇非常激动地道:“李主任,这次冒昧来打扰您,实在是不好意思啊!”
李思远微微一笑道:“甘总,客气了,有什么事情你尽管说好了!”
甘勇嘿嘿笑道:“实不相瞒,是这样的,咱们所里得到上面的消息,我们要准备开始设计研制咱们国家第一款舰载预警机了,您也知道,以我们所的能力,恐怕是很难搞定的,甚至是肯定没有办法的,现在全世界也就只有老美才有这个能力,所以我只能跑过来向您求援了。”
李思远笑道:“舰载预警机么?看来咱们海军真的要造航母了,这是好事儿啊,虽然说舰载预警机的确研制难度很大,但真正干起来,其实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既然这样,咱们就一起研究一下,搞个总体设计方案吧!”
这话说得很客气,一起研究,其实还不是李思远自己来设计,这也是为了让总师们不那么尴尬。
李思远和甘勇很快就开始研究起来了,甘勇看着李思远在计算机上面,以超越常人十倍甚至更快的速度,开始做设计方案,心里面更是无比的敬佩这个超级天才。
李思远一边设计,一边道:“甘总,舰载预警机设计,咱们要吸取苏连的教训,八十年代苏连搞的两款舰载固定翼预警机,都没有能够服役,还是很可惜的。”
甘勇点头道:“是啊,安71舰载预警机和雅克44舰载预警机,设计指标不比E2鹰眼差,而且安71还是采用涡扇发动机,只是它的设计太另类了,发动机在机翼上,预警雷达装到了垂尾上面,这样一来势必就造成了无法进入机库的结果!”
的确,安71舰载预警机,就是这样失败的,虽然说它的性能看起来不错,起飞重量达到三十二吨,预警雷达可以探测三百七十公里,并且可以同时跟踪一百二十个目标,但是它的尺寸太大了,不但无法进入机库,同时也很难从航母上起飞,特别是苏连没有弹射器。
而雅克44舰载预警机呢,个头和E2C舰载预警机差不多大,但是它的动力可比E2C更加的强悍了,它采用了D27桨扇发动机,这台发动机也是安70运输机的动力,起飞功率达到一万三千匹马力。
它甚至能够从航母上滑跃起飞,不过最终还是下马了。
所以现在鹅国的航母,就只能用舰载预警直升机,可是舰载预警直升机,那性能跟固定翼舰载预警机,根本没有办法比,可以说几乎相当于起不到什么作用。
因为卡31舰载预警直升机,不仅续航时间只有两小时,而且飞得不远,雷达也不行,操作员更是只有一两名,它的作用恐怕还不如直接给航母上宙斯盾系统呢。
李思远设计KJ200舰载预警机,目标自然是老美的E2C鹰眼预警机了,在尺寸方面,KJ200与鹰眼差不多大小,但是动力就更强大了,因为它直接采用运九中型战术运输机的动力,单台功率六千千瓦呢,E2C鹰的动力是两台3800 千瓦的 T56-427A 发动机,在动力方面,KJ200就要强得多了。
所以KJ200预警机,不但速度更快,而且续航时间更长,达到七个小时了,因为它的动力更强,起飞重量就更大一些,达到三十吨,自然可以多装油了,而且复合材料应用得多,机体重量减轻了。
舰载预警机对机体结构的要求很高,所以KJ200预警机的起落架也好,机体框架结构也好,都是很强的,能够承受弹射起飞和着舰时的冲击载荷,这是陆基飞机的两倍以上。
预警雷达就更不用说了,采用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性能比E2C鹰眼可强得多了,甘勇看到李思远设计出这么先进的舰载预警机,心里面也激动啊,只要拿到这个设计方案,开展详细设计工作,就可以搞定了。
虽然说看起来简单,但实际上复杂,李思远连续和甘勇研究了两天,才搞定了设计方案,这里面自然也有很多关键技术,李思远都整合到设计方案里面了,甘勇一看就明白的。
在拿到李思远的设计方案后,甘勇也是马不停蹄的就回到了六零三所,做准备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