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木瓜换豆腐
华丹丹希望的是物美价廉,但在品质好的情况下,价格也是可以退让的,在老农这儿买她也可以省事。
“那价格呢。”
老农将烟杆子放在地上磕了磕,这算是笔大买卖一定得拿下:“你也知道我们这些农民种地完全是老天爷赏饭吃,实际上赚不了多少,我给你一个实在价格一斗大豆送一升,觉得行我们就合作。”
华丹丹了解了市场上大豆的价格,不可能比这个低了,区别就在于大豆的质量如何:“老翁是个爽快人,这个价格可以,不过你需要保证每日送来的豆子与现在摊位上摆的豆子质量相差不大。”
“这个姑娘可以放心,我从来是赚良心钱,那些昧良心的事情不做。”
随后华丹丹给了郑家的地址,第二日老农就挑了一担豆子上门。
她细细的检查了质量没有问题,便与老农达成了长久的合作。
老农也乐意,一次卖给华丹丹省事。不过他自家的豆子并不多,好在可以在村民那儿买,熟人之间的价格定然还要低一点,卖给华丹丹的时候可以赚取一些微薄的差价。
不过却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老农所在的地方是一个小村庄,一共就十几户人家,大部分人为了省事已经将豆子打下来卖给了粮铺,老农很快就将豆子收的差不多了,无力当大豆供货商协议随之也终止。
华丹丹也只好重新找豆商了,无奈订单越来越多,每日做豆腐忙个不停,什么时候做什么已经规划好了根本没有空闲去寻找货源。
并且她需要的豆子太多了,市场里的只是一些自家地里种植了一些大豆的农民,供应不了多久。
只能趁着闲暇的时候拜托郑氏帮忙,郑氏放下手里的鞋针:“我还真不认识有谁在大量出售豆子,不过牙行有个新入行的牙侩是从城外的村子来的,我改日介绍你们认识认识,或许他可以帮忙。”
“要不就今日吧!”华丹丹整日做豆腐也累,所以每旬休息一日,今日正好是她休息的时候。
“也行。”郑氏对着屋子里面吆喝了一声“勇会”。
郑氏最小的儿子屁颠颠的跑了出来:“娘,找我做什么?”
“我要出去一趟,你将鸡都赶回圈里然后喂他们一点豆渣。”郑氏叮嘱。
勇会是个急性子,立即从角落中拿起他的小棍子开始赶鸡,对于他来说这也是一项不可多得的娱乐项目。
牙行是在西城区靠近北城区的位置,基本什么事情去牙行都可以解决,因此人流量很大,同时还不乏大户人家的下人来这里为主家办事。
郑氏带着华丹丹到了牙行的大堂中,这会刚过了晌午也没有多少人,左拐右拐就找到了新来的牙侩。
华丹丹打量了一下,单看外表差不多十五六岁的样子,长得唇红齿白,五官也很立体,俗称小白脸,给人一种办事不牢的印象。
不过她也没有多余的选择,有经验的牙侩一般是接大买卖,根本就不会理她这个买豆子的小生意。
“公子好,我叫丹娘,想买些豆子,可有认识的老农大量出售。”
“姑娘叫我张牙子就成。”
“张牙子?”华丹丹嘴角抽搐了一下,“总觉得这样称呼不太礼貌。”
张牙子毫不在意,“我还没开张做成第一单买卖,姑娘相信我已经让我很感动了,要说种豆子的老农我的确认识不少,姑娘,你准备怎么买豆子。”
“我要一百担。”华丹丹觉得十担十担的买豆子太麻烦了用不了多久,所以干脆将郑娘子家中的大通铺也租下用来存放豆子。
一百担豆子差不多是二两银子的生意,跟大户人家买丫鬟的价格是一样,若是最后说成了张牙子能赚个差不多百文。
郑氏在一旁沾沾自喜:“张牙子这个客人可是我给你介绍来的,你以后有什么可别忘了我。”
“郑娘子放心,我老家的村子中就有很多种豆子的农人,而且还是今年下来的新粮,丹娘,我们什么时候去看看?”
“十日之后吧!最近我还需要忙活手里的事情,不能失信于客人。”如今的存豆还有一些,华丹丹也不是很急。
张牙子有些郁闷,但又无可奈何:“好吧!那十日之后我来找姑娘。”
……
张牙子告知的是十日后来找华丹丹,但她第二日卖完豆腐收工回来,便看见张牙子在郑氏家门口徘徊。
“张牙子,你怎么来了?”
张牙子红着脸从身后拿出了一个木瓜:“丹娘,这个送给你,请你收下。”
华丹丹当初读诗经的时候了解到了,木瓜在古代也算是定亲信物的一种,她知晓自己缺少让人一见钟情的资本,不免在心中疑惑。
如今有了豆腐这个赚钱的营生,还真让不少人眼红,张牙子是不是想傍她这个富婆。
虽是如此她却已经很久没吃过水果了,很怀念木瓜的味道。
“多谢,你等一下。”华丹丹将驴车赶进院子里,然后让双宜从桶里拿出了一块豆腐。
然后又出了院子,将豆腐交给了张牙子,末了,还加上一句,“我用豆腐和你换。”
双宜盯着木瓜摇了摇头:“真亏,这又不好吃。”
“谁说的。”大棚蔬果才不好吃,自然生长的果子有大自然的味道,最美味了。
双宜听见华丹丹不相信她说的话,于是又将自己的弟弟叫来:“勇会,你想不想吃这个?”
“不想,酸的。”一向贪吃的勇会也不停的摇头。
华丹丹有些疑惑,再酸能有多酸,结果吃下去感觉差点将她的牙齿酸掉,还是大棚的蔬果好吃:“你们这儿就没有好吃一点的果子吗?”
“有,不过是大户人家的果庄种植出来的果子,价格也很贵,我娘也很少给我们买。”
“唉!”华丹丹看着手中剩下的木瓜也舍不得扔掉,怎么说也是一块豆腐换来的。
于是切成块加了一点糖煮成了糖水,酸涩的味道被掩盖了不少,和郑氏的三个孩子分着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