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细节处理
沙沙的笔声在纸上作响,配上风铃,营造了秋风少年的青春感。
张恩撩了撩头发,将刘海分开了些,露出了那双湛黑色的双眼,他认真的看着本子上的内容,不断补补写写。
如果在外行人看来,这本子上的内容可能有些过犹不及,因为内容已经细到了角色的一举一动了。
但事实上,这些都是必要的,甚至剧本的内容相比于电影而言,已经比较简略了。
剧组的拍摄要比张恩的设计复杂很多,大到整个场景的布置,演员的人设处理,小到墙壁的花纹,耳环的数量,眼睛的眨眼次数,任何一个细节都必须处理到位,才能拍出让人“舒服”的影片。
这不是鸡蛋挑骨头,而是追求“电影化”。
张恩的处理也在不断学习提升,在每一部影片中趋于“电影化”,高级化。
这些决定电影品质的细节方面,大多都出于角色的“行动逻辑”基调,例如自私的人不可能给乞丐打赏,儒雅的人不会说粗口,兴奋的人会语速加快,只有逻辑自洽,这个人物才是真实的人,而不是纸片。
这些细节都是为了提升观众的代入感。
但这并不是绝对定律,或者说,每一部影片都会有“打破逻辑”的那一刻。
当儒雅的人开始说粗口时,那么他愤怒的力量是强大的,当自私的人开始捐钱,那他的转变原因是引人注意的。
这就是镜头的冲击力,同时也是设计人设的第二个原因,就是打破人设,引起剧情矛盾,从而发展下文。
而这些都还只是人物方面的把控,更细致的是场景方面的把控。
按照整体影片的基调,剧情的前面设定是阳光的,那么在场景的设定上,就要明媚,灿烂? 东西要新,要豪华。
嗯......这又是一笔巨大的花费。
渲染场景上? 镜头上,道具上? 这些都是要花钱的地方,而张恩现在的经费还不足三万? 在拍摄时还是要节省,将好钢用在刀刃上,一分钱两分货!
张恩默默地填充着人物的性格和环境的特征? 致力于创造一个完善的人和环境,那创造时间自然是要久一些。
而本子上的内容也逐渐增多,花花绿绿的字体也愈发的繁杂。
一直到太阳西落,快要看见夕阳时,张恩才意犹未尽的停下了笔。
主要人物的行动逻辑处理完毕,只剩最后的细节填充,算是完成了关于剧本的逻辑设定,后面只需要填充台词和心理转变就可以了。
“咕咕咕~”
张恩伸了个疲惫的懒腰,随即肚子便抗议的发出咕咕咕的声响? 这才想起了自己居然连午饭都没有吃......
张恩摸了摸肚子,感觉自己饿瘦了两斤,也是时候该出去觅食了。
为了自己的身体着想,张恩合起了本子,拿起了放在桌边的钥匙和手机? 走出了家,而这时正好夕阳也落下了。
张恩背乘着夕阳? 深秋的风吹的外套的尾巴飒飒作响? 也吹得穿着短裤的双腿寒毛倒立。
早知道就穿条长裤了......
至于吃什么? 张恩也没想好? 就往平常点外卖的那家香锅店走去,他很喜欢吃麻辣香锅,但又不想给配送费,所以就一直用电话点小区外的香锅店,吃久了,也就成了一种习惯,不知道吃什么的时候,就会下意识的走到香锅店里。
夕阳夕下,已经到了饭点的尾声,张恩走进店子里,只看见了零星几个人还在吃着最后的量。
店铺里有些安静,只有电视的哐哧哐哧的声响渲染着这宁静。
“老板,拿个夹子和盆子。”
香锅店的菜都是按斤算的,荤素两价。
“哟,这不是刚住进去的张老弟吗?”
张恩抬头一看,一对老夫妻在忙活着拿出新的菜填满冰柜,男人看见张恩,便笑着问候道:
“总算有一天不吃外卖啦?”
“老板记得我啊?”
“咋不记得捏,天天点,我听着你的电话都知道你要点啥了。”
拿起夹子,也不递给张恩,轻车熟路的往盆里放置着菜,嘴里还数落着:
“牛肉要多放,大白菜,猪血,豆腐......”
“喏,你要吃的是这些不。”
“是是是。”
张恩讪讪一笑,其实他想吃点别的,但是在老板这么热情的招呼下,他也不好意思再把菜挑出去了。
“这里是十六,加多瓶可乐十九。”
老板娘是个北方人,声音粗犷豪迈,听着爽朗大方,给张恩抹了零头后还补充道:
“微辣。”
“坐着等会吧。”
“成。”
张恩坐在椅子上,刚想掏出手机刷刷信息,却发现老板娘提着抹布走到了张恩边上,开始使劲的擦他面前的桌子。
“小伙是什么工作啊?为啥老是点外卖?不用去上班吗?”
“啊?”
最怕长辈的突然关心,张恩挠了挠头,决定还是实话实说:
“害,自由职业,现在搞自媒体,随便弄弄。”
“自媒体啊......你们年轻人这些潮流的东西我不懂的啦,不过听着还蛮厉害的。”
“小伙子加油,别放弃呀,以后你的外卖我给你加菜!”
张恩原本以为老板娘怎么着都会阴阳怪气一番,但却没想到她还挺开明的,愣了一愣的张恩笑了笑,便也就点点头应下了。
老板娘将桌子擦干净后,又补了一句:
“小伙子,你能说出来自己是做自媒体的,肯定说明你干的还不错,加油就好啦。”
“谢谢老板娘。”
张恩双手合起,表示感谢,随即热腾腾的麻辣香锅端了上来,红油在牛肉的边缘游荡,混杂在面条之中。
张恩拿起了筷子,狠狠的夹起一大块牛肉塞进自己的嘴里。
店铺里人影悉数,到最后只剩下了张恩一个客人,在津津有味得吃着。
夕阳完全落下,夜幕的灯光映衬着店门口前来来往往的车辆,渲染着城市的疏离感。
但在大街小巷里,又有一间间小小的店铺勾连着这陌生的关系。
或许这个冰冷的城市里,还有很多不敢说自己在干什么的年轻人在奋力挣扎,看不到希望。
但总归要坚持。
坚持到柳暗花明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