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再拆五虎上将
张辽、高顺、曹性三将的投效,弥补了于琦军中在高端、成熟战力方面的一个大缺口。
在此之前,于琦军中众将,皆是如于琦这般年纪的青年武将,如朱桓、徐盛、甘宁等人,皆是二十出头的年纪,唯一一个年纪在三十左右岁的武将还是已经失踪了的太史慈;也就是在吸纳了孙氏降将之后,于琦的军中这才多了诸如陈武、凌操等年逾三十的成熟武将。
三十岁左右的年纪,正是一个武将最好的年龄段,既能打,又有丰富的临阵经验,可以说张辽等人,是在最好的年纪,遇到对的人。
不管如何,人家远道来投,于琦都要设宴款待一番,借着酒宴,让张辽三将更快更好的融入扬州军的体系当中。
宴散人还,是仪却破天荒的留了下来。
于琦本以为是仪趁夜来找自己,是为了跟自己商谈接下来的战略动向,或者商谈对张辽等三将的使用,没想到是仪一开口,就大大出乎了于琦的意料。
“主公,属下有一言相劝。”
“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去年曹操东征张绣,本来已经成功,却因美色误事,不仅先胜后败,更是折损了子侄与大将,殷鉴不远,唯望主公详查。”
“咳咳”,于琦正喝着醒酒汤呢,闻言当时就被呛了一下,放下汤碗之后,于琦狠狠瞪了是仪一眼:这小子,什么时候做起了谏臣?
最可气的是,是仪竟把自己跟曹操摆在了同一类人的位置上!自己跟曹操能一样吗?不就是白天多看了貂蝉一眼吗?至于大晚上的追过来劝谏自己?甚至连夜都不过,都等不到第二天?
“主公,以属下观之,高顺沉稳,可托大事;张辽忠勇,可任方面;曹性骁锐,可为先锋。此三将,皆世之人杰,是上天赐予主公的良将。”
“此三将与吕布皆为同乡,且为袍泽多年、转战南北,情深意笃,主公若是强占貂蝉,难免让他们离心,与主公大业不利,望主公查之慎之。”
“主公若是想拉拢这些吕布旧将,不妨将吕绮玲纳入房中,吕小姐将门虎女,身量窈窕,想来主公也是喜欢的,主公若是有意,属下愿为主公做说客。”
于琦诧异的望了是仪一眼,心中有些疑惑:这是仪今天是怎么回事?怎么竟挑些犯忌讳的话说?这可不是是仪的性格。
是仪何等聪明,于琦只望了一眼,他便猜到了于琦心中所想,不过却没有任何解释,依旧保持着躬身施礼的姿势一动不动。
其实其中缘由说来也简单,于琦白天盯着貂蝉看的举动着实吓坏了是仪,让是仪想到了不少耽于美色而误了大业、丢了江山的先例,逼得是仪这聪明人不得不连夜跑来劝谏于琦。
以扬州集团如今蒸蒸日上的大好形势,未来是有极大希望问鼎天下的,而作为有野心有抱负的是仪,自然不希望于琦多走弯路,这才不惜触犯忌讳也要连夜劝谏。
虽然不清楚是仪心中的想法,但这并不妨碍于琦欣赏是仪:看过那么多历史剧的于琦自然知道,人无完人、人非圣贤,作为主君要知人善任,贤臣要用,庸臣也要用,直臣要用,佞臣也要用。
但是作为主君,谁不希望自己的身边多一些忠臣、直臣?
所以于琦虽然心中对是仪的劝谏有些羞恼,但是这种情绪主要是因为是仪对自己的不信任、不理解造成的,而非“劝谏”这件事的本身。
所以于琦其实并没有责怪是仪,相反,对是仪提出的纳吕绮玲为妾的想法很感兴趣,确切的说,于琦对三国时代的那些将门虎女都很感兴趣,什么吕绮玲啊、马云禄啊、张星彩啊、关凤啊、诸葛果啊……
不过貌似有些人还没出生……
算了,不想这些,于琦将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抛之脑后,扶起是仪道:“子羽多虑也,我岂是那种色迷心窍之辈?”
见于琦神情不似作伪,再想到于琦以前的所作所为,是仪顿时放下了心中顾虑,满意的告辞而去。
而于琦在考虑过后,把周瑜留下暂代太史慈都督淮南军事,统领陈兰、陈同二将坐镇淮南;至于于琦,则在合肥短暂的停留了一段时间,等待曹操了结了下邳之事,有了班师的消息后,于琦这才启程返回南昌。
所幸于琦这次北上并没有携带大军,所耗不多,饶是如此,于琦在返回南昌之后,还是让吴郡、豫章两地准备了数十万石粮食,待开春解冰之后便运往淮南。
回到南昌之后,于琦便传令给长沙的虞翻、甘宁,让他们打探刘表在南郡、江夏郡两地的虚实,做好攻打刘表的准备;同时,在豫章这边,于琦也让徐庶领衔,制定攻打刘表的方案跟计划。
说实话,今年年中的时候,刚刚从张羡手中获得了荆南四郡的领导权,仅仅过了半年,于琦并没有真正的消化掉荆南四郡的势力,更遑论荆南四郡的控制权了,便是虞翻精明能干,也不过堪堪控制了大半个长沙郡,如昭陵、下隽等地处偏远的县,虞翻还没有将之完全纳入掌控。
即便如此,于琦也等不及了,不出意外的话,再过半年,等到明年年中的时候,曹操就会跟袁绍打起来,若不趁着这个机会拿下荆州,以后就更不好办了。
将张辽等人安置在军营之中,让他们融入到扬州军中;将制定计划的事情交给徐庶,于琦难得的享受了一段时间的清闲。不过这种清闲对于琦来说却是奢侈的,是短暂的,一方面是祖英跟大乔的产期临近,另一方面,也是临近年关,于琦要准备接受各方祝贺,同时也要准备赏赐、宴饮之事。
千头万绪,诸事繁琐。
人生往往如此,越是着急忙慌的时候,越是有各种意外不期而至。
“什么?你确定?”
于拾用力点头,甚至还拍着胸脯保证:“族长你放心,别的地方不敢说,豫章地界内,有什么风吹草动、来个新面孔之类的,绝对逃不出我的手掌心。”
原来于拾刚刚来找于琦,向于琦汇报了一件事情,便是之前曾来南昌贩过战马的那伙人,前两天又来了南昌,而且跟上次一样,把战马快速交割之后,他们的人又散到各县,也不刻意打探,只是走走看看,令人生疑。
“随他们去吧”,于琦琢磨了一会儿,这才对于拾吩咐道:“不用刻意盯着他们了,不过他们若是要离开豫章,你跟我说一声,我准备见一见他们。”
虽然不明白于琦的计划,但从于琦的话里不难猜出,于琦对这伙人的身份已经有所猜度,不过于拾对此并不奇怪:自己族长乃是天授其才,知道什么都不奇怪,而他于拾的所作所为,就是为了族长的大业保驾护航的。
让于琦奇怪的是,于拾离开没多久又返回来了,而且看他那激动的表情,似乎得到了什么了不得的消息。
“族长,大喜啊族长。”
“都这么大的人了,就不能稳重点?”于琦笑骂道:“有什么事,把气捋匀了再说。”
“族长,有太史慈将军的消息了。”
“什么?”于琦一把攥住于拾的胳膊,瞪大了眼睛追问:“你再说一遍!”
“千真万确,太史慈将军已经抵达淮阴,而且他不是一个人,还带了数百人马。”
于琦恍恍惚惚的松开了于拾,心中有些惊喜,也有些难以置信:太史慈不仅安然无恙的回来了,还拉回了一支队伍。
对此,于琦只有一句国粹想说:真尼玛牛批。
在随后接到的军方急报中,详细的介绍了太史慈此行的经过,以及他带回来的这批人马,其中有几个名字让于琦感到十分的难以置信,就很不真实。
这其中有三个名字于琦分外熟悉:周仓,廖化,以及……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