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韵华怎可住,权作尊前供
“太太,您这是?”
郑姨娘听到丫鬟回报说太太和二姑娘已经到她这里,第一时间反应是自己是不是她听错了。
贾敏醒来的事情她本来就还不知道,更何况正常来看,就算贾敏真的醒过来,第一时间也不该来她这里。
直到她略带慌忙地整理鬓容,来到正堂见贾敏和黛玉坐在那边,才微微变色。
然后连忙行礼把贾敏让到主位,并指使丫鬟奉茶,问候的时候甚至少有地用了“您”这个字。
“闲来无事,来你这里转转。”
整个林府中,或许只有贾敏林如海夫妇稍微知道点郑姨娘的底细,至少知道她来自北边,因此没有多纠结称呼上的问题,只是除了外衣后略显虚弱地笑了笑。
不知母亲作何打算,但黛玉从贾敏此时作为看出她似乎不是单纯地落个脚,还想在这里呆一会的样子。
外人当面她不适合问什么,也只是顺着母亲的意思向郑姨娘简单地致意。
黛玉心中当然不解,毕竟母亲的行为着实反常,早知道她先前已经告知贾敏,她最多只有一天的清醒。
在这紧迫的时间里,不与丈夫互诉衷肠,也不去看看心都快操碎的长女,甚至没找管理府中事务的文姨娘,却跑到一个在府中根本没有什么存在感的人这里,怎能不让人生疑。
而此时客套话简单叙过,贾敏居然又做了一件更令人惊讶的事情。
“黛儿,领着紫芝去跟你爹和你姐姐说一声,就说我在这里坐坐说说话,一会儿就回。”
“娘?”
黛玉失声开口,下意识就要反对。
但她主动也好,被迫也罢,其实已经不再是那个天真过头的小姑娘。明白内宅的事情有些时候确实不适合传于六耳,微微攥了攥袖边,还是咬着唇点头应是。
而后深深看了郑姨娘一眼,转身而去。
就算是傻子,这时也能看出情况不对,何况进林府已有多年的郑姨娘。
于是转头用眼神和手势,无声地打发走了屋里的丫鬟,而后正襟危坐,静等着贾敏的训话。
气氛一时凝重起来,直到被贾敏轻柔的声音打断。
“算算年月,你来这府里也有些日子了罢。”
郑姨娘心头猛跳,悄悄抬眉看了主座上的贾敏一眼,见这位林家主母虽然面色苍白,眼神中也没什么凌厉之色,但自有一股奇妙的威严气势,压得她头再次低了下去。
“是,太太,有七八年了。”
既然不用眼神和言语逼人,那么气势从何而来呢?心正目正身正而已。
这一点绛玉或是得自遗传,亦或是无师自通,都与母亲如出一辙,因此母女二人都是身姿窈窕,却没有人能在她们身上看到一丝媚色。
心中有鬼的人如果不是刻意防备,很难在她们面前保持自如。
郑姨娘是否心里有鬼还不得而知,但见她低着头一脸温驯的样子,贾敏笑道:“何必如此,我知道你不怕我的。”
“太太!”
这话一出那还得了,郑姨娘连忙离座跪下,连连称罪。
“唉……”
见她这般作为,贾敏轻轻叹了一声,若不是她没有多少时间,也不必要下这么猛的药。
贾敏的想法与绛玉大致想通,总想在自己有限的时间里,把能管到的事情尽快处理掉。
只不过绛玉再怎么聪明有手段,此世终究还年轻,有些一直沉在水下的隐患,她是看不到的,至于黛玉就更不用说了。
这也就是文姨娘掌着家,过去的日子贾敏看在眼里,那位恐怕是有些感觉的,只是该当哑巴时当的很称职罢了,因此贾敏昏睡之前指了她作事,没有太多不放心。
“你起来。”
看郑姨娘一直跪在那里也不是个事,不管最终是问是责,贾敏都不会使这种手段立威,而且也没什么作用。
郑姨娘战战兢兢地起身,不知是真害怕还是装的,头是半点不敢抬。
“平心而论,素日我和老爷待你如何?”
用这种话语起头,后面绝对不会说什么好事,不过郑姨娘也只是低声回说:“老爷仁慈,太太和善,赐了我一个家可以容身,我很是感激。”
这话不是虚言,至少不全是。
“家啊……”
其实绛黛对于家这个字的认识,仅仅只有父母丫鬟那有限的几个人而已。
因此绛玉为父母妹妹的健康而操心奔波,黛玉竭力维持林府的安稳不给父母姐姐添烦。
可在贾敏眼里,所谓家庭和睦,远远不止那么简单。
她是林府的主母,凡二门以内大小各事,都是她的责任,所谓男主外女主内,可不仅仅是说说而已。
“我这次来原就不是要责备你什么,你可以放宽心好好回我,你……真把这里当作家么?”
一边让人宽心却说出这种让人为难的话,证明贾敏绝不是一味的和善。
毕竟她出自贾府,作姑娘时又蒙手段极高的亲母教诲,阴私之事她不是不知道,而是有意隔绝。
“在太太面前怎敢扯谎,我一直铭记老爷太太的恩典,从未作任何对咱家不利的事情。”
这时郑姨娘在贾敏的言语拉扯中,终于露出了一点马脚。
贾敏一直在怀疑,在昏睡中逐渐想通的事情,也得到了印证。
不是说她真的在撒谎,而是最后那一句。
贾敏如此作势,按照一般人的想法,第一时间应该觉得是不是做错了什么事,而不是直接用对林府有没有利这种怪异的说辞。
“嗯,我信你。”
这句话才让郑姨娘的心放下一瞬,可接下来的一句话又让她背后寒意直冒。
“希望宫里你的那位主子也信你。”
伪装了七八年,郑姨娘因为一时的疏忽,导致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化为了泡影。
很难形容她此时所想,她也想过继续嘴硬下去,可这些年提心吊胆的日子实在太难过了。
心里百转千回,最终带着一丝解脱涩然道:“太太是怎么知道的?我自问平时还算省心……”
“那是个最省心的,母亲去她那里作甚?”
这是绛玉听到妹妹来说母亲去向,反问的第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