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招,势,意
秋蝉是公孙家二小姐公孙若雪的贴身丫鬟,二小姐已经出嫁多年,与城南世家辛家结为联姻,但是因为和丈夫辛孟节不和,常年住在娘家的照月山庄内,秋蝉作为丫鬟自然也一齐留着。
公孙若雪有四个贴身丫鬟,春兰,夏柳,秋蝉,冬莹。
秋蝉作为十岁被卖入公孙家当丫鬟的农家女孩,心思细腻,品行良善,同时也最是有同情心。
今日,本是借着歇息的时间,独自出来逛街,本来想着给自己买个玉手镯子,走到了那翠金楼,在翠金楼中遇到了赵至和赵小鱼与店主人的冲突。
听得年幼的赵小鱼以为是自己吃了一串糖葫芦和酥饼,导致买不起要送给娘亲的钗子,而泪眼朦胧,泣不成声。
而那农家少年,面对那店家的辱骂,依然保持着非比寻常的淡然。
秋蝉心中大为触动,回想起十岁的时候,已经记不清面容的娘亲与一个瘸腿的老汉讨价还价,将他作为一件衣裳一般,卖了五两银子。
自己拼命扯着娘亲的手,却被打得红肿吃痛下只能松开。
最后,被瘸腿的老汉强行扭抱走,却没想到转手用十两银子卖与公孙家,如今熬了好几年,凭着聪慧和超出于同龄人的成熟,深受小姐的喜爱,收为贴身丫鬟。
“我在这般年纪,娘亲却为了五两银子把我卖了”。
秋蝉越想心中越堵的慌
店家如此嘴脸也让秋蝉有些不齿,再也没心思挑选手镯。
与那赵至和小鱼儿一前一后出了门,见少年背上剑,突然想起来,照月山庄内,因为最近小小姐被绑架的事情,如今夫人那边正调拨钱财,准备多用一些看家护院的武侍。
虽然不多,好歹也有点薪水,也许能帮的上这两人。
于是,轻提裙摆,追了上去。
“前面这位公子,稍等一下”。
秋蝉的声音听在赵至耳朵里,的确如黄鹂鸟一般好听。
转身一看,正是一袭绿色罗裙,刚刚在翠金楼里挑选玉镯子的婷婷少女。
少女其实也就是二十左右,与赵至相仿的年纪,眉清目秀,明眸皓齿。
一双红润饱满的嘴唇,因为摸了些许唇脂,让整个人秀丽中带点精致。
像含苞待放,又透出点粉嫩色的荷花。
“这位公子”,秋蝉盈盈一礼。
赵至回道:“何事”。
秋蝉眼神含笑,在小鱼儿捏在手中的半块糕点,以及未干的泪痕中扫了一眼。
“公子可以叫我秋蝉,我刚刚就在那翠金楼里,那店家属实有些可恶,小妹妹和这位公子大可不必挂在心上”。
赵至笑了笑
“一点小事情,不足以让我上心”。
“那是自然”,秋蝉顿了一下,有些犹豫
“额,这位公子,我的主家乃是城东的公孙世家,最近正在招揽一些武侍,我看公子背剑,一表人才,定然身手不凡,秋蝉愿意引荐一二,如若主家看上,每个月也有个三两银子”。
赵至愣了一下,早上还想着怎么去找一份工作,改善一下家里的经济结构,这就遇上了。
心算了一下,父亲赵克敌如今渡口搬货,每日累死累活,每个月也就是二两银子,这个工作,尚可。
当然,赵至的心思肯定不在这个上面,但是,追逐武道,也不能让家里人饿着肚子,两世为人,也就只有这几个家人,自然特别重视。
赵至抬眼看了看好心的秋蝉姑娘,虽然不知道她为什么愿意帮忙,不过好歹也算是能暂时解决他的一个难题。
当然,前提是,先解决身上出现的那诡异的倒计时问题。
于是他认真的谢道
“秋蝉姑娘好意我心领了,我叫赵至,这是我家妹妹赵小鱼”,她捏了捏赵小鱼吃着酥饼的手,赵小鱼含糊的向她打着招呼
“呜,姐姐嗷”。
“我近日还有些事情要处理,来日我到公孙家,再寻秋蝉姑娘可好”。
秋蝉点了点头
“自然可以,赵公子来照月山庄便是,山庄门口的门侍知晓我的名字,会带你来寻我”。
说着,和小鱼儿笑着打了声招呼,便离去了。
与秋蝉姑娘分开后,两人又在大燕城中逛了许久,赵小鱼吃着手中的点心,转眼就将刚刚的不愉快抛之脑后,
手中剩余的十五文钱,两人吃了个午饭,去了五文钱,再买了一盒没吃过的酥糕,小鱼儿准备带回家给父亲和娘亲吃,还剩下五文钱,便没有再花出去。
日头渐渐下沉,赵至终于与赵小鱼二人走到了梨花剑馆。
在门口时,便遇到了苏白梨。
苏白梨很喜欢赵小鱼,拿出了好吃的一些点心,和赵小鱼一下子就熟络了起来。
除了师姐苏白梨,未曾谋面的师兄骆少轩也在。
“师弟,你来的正好,骆师兄正在院子修习我梨花剑馆的拂云剑诀,师弟大可去看看”。
几人来到演武场
见场中一人剑眉星目,儒雅风流,白衣飘飘,剑袖带风,一柄青钢剑使的个云卷云舒。
骆少轩,原剑馆唯二的弟子,阳本初口中爱慕苏白梨的软蛋。
十三式的拂云剑诀。
传承自上任馆主苏慕竹的拂云剑诀,招式绵柔,有几分流水形意剑中,对【水】部分拆解的剑意在里面。
招式过于曲折偏锋,有如细水流于弯折山溪,本意不错,对敌时精妙处如羚羊挂角,让人无迹可寻,只是单看那骆少轩的一招一式,剑意凝滞不畅,好似那山溪行进处,突然坠于地底窟窿,不见流水,剑招未尽,却剑意以消。
看得赵至极为难受,皱眉连连。
作为前世被追封为武圣的赵至,他融会贯通各家武道所长,长于拳剑,对武道有自己的理解
以他的总结,无非就是【招】【势】【意】三种。
一横一撩,就是【招】,剑过惊鸿,就是【势】,剑出如淳淳流水,或如大江奔腾,就是【意】,
一披一挂,就是【招】,崩拳碎石,就是【势】,拳开如千松过山,或如大山压顶,就是【意】。
赵至是这样理解的,虽然两个世界对于武道的发展不在同一个层次,但是,主要还是在于【势】的开发,以及对于【意】的放大。
虽然这个世界武道通天,但是,前期还多是在身体的变态开发,通过有别与前世的【窍】,挣脱肉体的极限,通过锻打,表现出反人类的气力和速度。
动辄百斤,千斤之力,自然在【势】上甩开前世好几个等级。
另外一方面,剑法甚至武道上的【招】,都是大同小异,无非就是因为肉体的变态控制,可以做出一些超出正常人理解的招式来。
至于【意】,在赵至看来,那是针对当前世界的参照物所归纳和修行的一种形而上的玄妙。
山川异域,风月却是同天。
学招易,练势难,意,更是难上加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