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大明元辅 > 第014章 剧变(九)逼宫之下

第014章 剧变(九)逼宫之下

随着李如梅的“反正”,与麻贵、张万邦合兵后,战场形势瞬间扭转。三人简单商议了一番,认为当前第一要务便是击破腾骧四卫,与元辅取得直接联系。其余的事,到时候自然都由元辅说了算。

这其实很好理解,虽然大家心里都知道,若单纯以“勤王”或者“清君侧”来论,此刻最重要的当然应该是先去皇宫,争取救出皇上,但……万一兵发紫禁城,受到威胁的郑氏兄妹脑子一抽,伤害到了皇上,这责任该怎么分?

所以,先找个能扛事的大人物顶在前头,才是真正要紧的。至于谁是这样的大人物,那还有什么好说,舍高元辅其谁?

麻贵望着被白雪覆盖却透着肃杀之气的京城街道,大手一挥,高声下令:“弟兄们,此番平叛关乎大明安危,都给我拿出十二分的力气来!”他的声音雄浑有力,在寒风中传得很远,让麾下士兵们士气大振。

麻贵一马当先,胯下的黑色战马嘶鸣着,四蹄翻飞,如黑色闪电般冲向腾骧四卫。他身经百战,眼神中透着坚毅与决然,手中马刀在雪光映照下闪烁着寒光。禁卫军骑兵们紧随其后,整齐的马蹄声踏碎积雪,喊杀声震耳欲聋。

李如梅则带领着所部从左侧迂回包抄,他身姿矫健,骑在马上如同一尊战神。“弟兄们,为了大明,为了皇上,跟我冲!”李家将从李成梁时代就有的特点“跟我冲”在他身上别无二致,他的呼喊声也毫无疑问地点燃了这些从辽东招募的士兵们的热血,整个队伍如同一把利刃,迅速插入腾骧四卫的侧翼。

张万邦也不甘示弱,率领蓟镇第一军从右侧胡同突进。他目光如往常一般冷峻,只是此刻还多了些要与禁卫军比上一比的冲劲,大声鼓舞着士兵:“咱们蓟镇儿郎自戚少保练兵之后便绝无败绩!今日同袍是号称天下第一的禁卫军,你们可愿被人比下去一头?”

蓟镇第一军的士兵们齐声大喝:“不愿!不愿!”

张万邦昂起下巴,同样大喝:“既是不愿,便拿出你们的本事,给我把腾骧四卫杀个片甲不留!”士兵们个个奋勇争先,喊着口号,与麻贵、李如梅所部两支禁卫军形成对腾骧四卫的三面合围之势。

腾骧四卫在之前攻打靖国公府时就已伤了元气,士气更是一落千丈,如今面对三支大明朝顶级劲旅的夹击,瞬间阵脚大乱。即便对方考虑到巷战冲锋之故,全部抛弃了火器而只选用马刀、刺刀,但光凭那百战精锐的气势就让并无实战经验的腾骧四卫心惊胆战,腾骧四卫的士兵们惊恐地看着如潮水般涌来的敌军,手中的武器都有些拿不稳了。

“稳住,都给我稳住!”李文进在阵中声嘶力竭地大喊,试图稳住军心,可他一个阉人,丝毫没有男儿气慨的声音在一片喊杀声中显得那么微弱,简直如风中残烛一般,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他骑着马在队伍中来回奔走,徒劳地挥舞着马鞭,抽打那些想要后退的士兵。

然而,一切都无济于事。麻贵的禁卫军骑兵如猛虎下山,冲入腾骧四卫阵中,冲锋中斜拉的马刀刀光闪烁,不断有腾骧四卫的士兵倒下。

李如梅所部也在侧翼发起猛烈攻击,即便胡同的宽度不够大兵团施展,但数轮刺刀冲锋之下,腾骧四卫的防线仍旧被一点点撕开。

张万邦的蓟镇第一军同样勇猛,他本人一贯以刺刀阵防御战著称,今日倒也正好让世人知晓,他的刺刀阵不光防守无敌,进攻同样不在话下!蓟镇第一军与敌人短兵相接,喊杀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竟然突破得比李如梅部还要快上一些。

仅仅一个照面,战况便如此不利,腾骧四卫的士兵们开始溃败,纷纷四处逃窜。李文进见势不妙,心中又惊又怒,这仅仅一天的时间,他已经深知带兵这种事实在不是他这外行所能为,此刻的他终于有了点自知之明,深知自己已无力回天。看着身边越来越少的士兵,李文进咬咬牙,带着残兵败将,朝着南面的皇宫地安门方向狼狈逃窜。

一路上,他不断地咒骂着,心中满是不甘。尤其是经过靖国公府门前胡同的时候,还被府墙上的火力网又打死打伤了两百余人,连他自己的坐骑都被打死,差点把他这把老骨头摔散架,更是气得他大骂:“高务实你个王八犊子不得好……”后面一个字没骂出来,就被亲信背着逃命了。

此时,高务实站在靖国公府的日新楼上,用望远镜观察着局势。看到麻贵等人轻易占了上风,他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欣慰。随后,他迅速做出部署,派人传令给麻贵:“李文进已入皇宫,你三人可率部将皇宫包围,不可让郑氏兄妹和李文进有任何逃脱的机会!”

麻贵他们等的就是高务实这句话!

若非元辅下令,让他们主动包围皇宫,那还真有点让他们发怵——那可是皇宫啊,万一之后风向不对,下令包围皇宫可就成了谋逆的大罪了!至于现在,天塌了有个子高的顶着,怕什么?给老子围上!

麻贵收到命令后,立刻调整战术。他留下一小部分兵力清扫战场,自己坐镇靖国公府门外,下令与城外京北大营取得联系,告知马栋劝降或控制李如樟部龙江第二军,然后立刻进城;下令武备最齐全的张万邦蓟镇第一军正面攻破皇城地安门,进逼宫城;下令李如梅部分兵封锁皇城另外三门——西安门、东安门和承天门。

地安门的攻破比麻贵预想中还要顺利许多。可能是李文进的仓皇逃命吓坏了把守地安门的净军,他们在身后蓟镇第一军杀气腾腾的威慑下惊得毫无战意,居然跟着李文进残部一齐开溜了。蓟镇第一军说是攻占,其实不如说是进驻——压根没遇到成组织的抵抗,只有几个跑得慢的憨批被轻易缴械,双方竟无一人伤亡。

而城外马栋部也很快传来好消息:李如樟部本来就只是做个佯动,他手里那点人根本就不是来打仗的,整一个武器原始、兵甲全无,本来就是打算在朝廷授旗之后要找朝廷领取的。因此,他也只是胁迫两位正副总制,说是带兵出去“拉练一番”。

为了能调动马栋追击,他自以为聪明的选择了朝高务实的见心斋别院移动,这一来的确让马栋很是紧张,立刻领兵去追。但李如樟没料到的是高务实在见心斋做了准备——高务正听自家哨探报告说龙江第二军忽然向见心斋奔来,顿时勃然大怒!

高务正好歹也是高务实的机要秘书之一,这支龙江第二军是个什么情况他一清二楚。就这刚刚组建的杂牌部队,人数也就和自己所领家丁仿佛,竟敢来捋见心斋的虎须?

虽然他手下的几员家丁将领都向他表示,说京北大营的马栋马统制肯定会出兵追击,我部只要固守见心斋外围据点即可。但高务正却不答应。

在高务正心中其实一直憋着一口气,凭什么自家其余几兄弟都在南疆南洋建功立业了,甚至侄儿辈都有好些已然做出了一番事业,偏偏自己还在兄长身边当个帮闲?难道我高务正就真的一点本事没有?近朱者赤啊,我在兄长身边这么多年,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这点小事我还搞不定?

还别说,他似乎还真学到了一点东西。首先他分析了一下李如樟的心思,认定李如樟不会真以为能打下见心斋(见心斋常年驻有武装家丁且有完备坞堡式工事,这一点李如樟是知情的),所以多半只是来恐吓一番,调动马栋来追。

于是他判断李如樟此来定是轻兵急进,争取让马栋一时追不上,甚至一旦听说马栋逼近就会立刻转向别处继续拉扯。

由此,高务正得出结论:不能被动防守,必须主动出击,打李如樟一个出其不意。高务正计算了一下时间,发现还来得及简单设伏一下,因此立刻在西湖布置埋伏。(注:此西湖非彼西湖,鞑清时颐和园、圆明园两处的人工湖与半人工湖就是以此为基础挖、建的,此时又有“七里泊”、“大泊湖”等称呼。在本书中,此处位于见心斋与京北大营中间略偏向见心斋一侧的位置。)

高务正这一举动确实完全超出了李如樟的预计,结果在西湖被高务正埋伏了个正着。高务实留在见心斋轮训的武装家丁都是京华精锐,除了不着重甲、不配强弩、不置旗帜(明律不许)之外,武器水平与南疆警备军完全一般无二。李如樟所部战士虽然许多都是日后大名鼎鼎的索伦精兵,但眼下既无训练,也无装备,哪里应付得来?等到马栋赶到时,早已被围着打了好一会儿……

马栋见势不妙,赶紧劝高务正收兵,说龙江第二军虽然不经允许擅自出营,但毕竟朝廷还没给出定性,可不好随意处置——言外之意是,您手下到底只是元辅的家丁,可不能随便把朝廷正规军给剿了哇!

高务正这会儿也已经出了气,听马栋这么一说,也乐得给这位自家兄长麾下的老将一个面子,笑呵呵地拍了拍后者的肩膀,大方表示:“马统制说的是,在下不过是配合马统制控制一下局面,岂敢越俎代庖?后面的事,马统制您来处置便是。”

马栋松了口气,与高务正客气了一番,领着大军将龙江第二军押回京北大营不提。不过,马栋确实是个谨慎之人,事情到了这一步,他也没对李如樟怎样,甚至对李如樟“临时拉练”的说法也不予反驳,只是表示要等朝廷定夺——这份谨慎很快就会给高务实免去不少麻烦。

总之,等麻贵要调马栋入城的时候,马栋已经可以抽调一个步兵协和一个炮兵标入城帮忙了。由于他所部早就领了武备,这差不多半个镇的兵力,实际上可能比李如梅部现在更具实力。

麻贵的大部队还没赶到京城,他手里还是只有那不到五千骑兵,因此马栋支援的这部分兵力被麻贵直接归入麾下。

与此同时,病了好几天的高务实也带着高杞、费英东等一众亲信家丁来到皇宫外(高陌年老,留守靖国公府)。此时的高元辅,看着哪有半点病容?只见他少见的身着全副甲胄,腰佩雁翎刀,威风凛凛地站在队伍前方。

身后跟着麻贵、李如梅、张万邦、马栋等数员大将,看着紧闭的宫门,高务实眼神冷峻,高声下令:“向皇宫内喊话!”

一名大嗓门的士兵站出来,深吸一口气,拿着卷筒的大木喇叭大声喊道:“逆贼听真!尔等已被禁卫、蓟镇十万大军重重包围,插翅难飞!若立刻恭请皇上与太后出宫,并自缚而出,认罪待勘,或可从轻发落。倘不知悔改,负隅顽抗,必将死无葬身之地!一个时辰之内,若无应答,讨逆军即将攻城,届时九族夷平,再无轻赦!”

这士兵连喊数遍,声音在寂静的空气中回荡,传进了玄武门内每一个净军守军的耳中。

很快,翊坤宫内的气氛已经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郑贵妃面色苍白,眼神游离,在原地慌乱地踱步。郑国泰和李文进满脸焦急与绝望,在她面前来回走动,不停地嚷嚷。

“妹妹,现在高务实已经率军把咱们逼到绝路了,不挟持皇帝出面亲下谕旨,咱们都得死!”郑国泰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声音因为焦急而变得尖锐。

李文进也在一旁附和,语气中带着一丝狠厉:“娘娘,事到如今,容不得您犹豫了,只有挟持皇帝,或许还有一线生机,否则一旦落入高务实手中,咱们谁也别想活命!”

郑贵妃咬着嘴唇,内心痛苦地挣扎着。她知道两人说的是事实,但她怎么也不忍心伤害皇帝。然而此刻宫里的军队都在他们手中,她也不敢直接拒绝,只能强装镇定,说道:“兄长、李护军,此事太过重大,且容本宫想想……你们先出去,让本宫静一静。”

“这都什么时候了……”李文进十分恼火地道。

“出去!”郑贵妃也怒道:“一个时辰呢,本宫只要一炷香的时间,想清楚了自然会有决断!”

李文进大怒,正欲说话,却被郑国泰伸手拦了一拦。李文进与郑国泰对视一眼,郑国泰小声道:“若无贵妃劝说,便是叫醒皇上,你我恐怕也说不动他。”

李文进顿时语塞,眼中虽有不甘,但也不敢再违抗郑贵妃的意思,只能暂时退了出去。

等他们一离开,郑贵妃立刻跑到皇帝身边,从怀中掏出解药,手忙脚乱地喂给朱翊钧。她一边喂,一边轻声哭泣:“陛下,您快醒醒,臣妾错了,这次真的闯大祸了……”泪水滴落在皇帝的脸上,与解药混在一起。

过了一会儿,朱翊钧缓缓睁开眼睛,眼神中还带着一丝迷茫。他看着满脸泪痕的郑贵妃,虚弱地问道:“爱妃,发生了何事?朕为何会如此虚弱,感觉像是昏睡了很久……”

郑贵妃扑进皇帝怀里,放声大哭,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皇帝。皇帝听后,心中大惊,同时也对郑贵妃的行为感到愤怒和失望。但神志恢复清明的他很清楚,此刻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

皇帝深吸一口气,强撑着身体坐起来,在心中将当前情况盘点了一番,眼神逐渐变得坚定:“爱妃,事已至此,朕会想办法解决。只是……你糊涂啊,怎么能参与这样的事!”

郑贵妃满脸愧疚,连连磕头:“陛下,臣妾知道错了……”

皇帝扶起郑贵妃,叹息着安慰道:“先不说这些了,当务之急是稳住局面。”说完,他整理了一下衣冠,勉强站了起来,带着郑贵妃走出翊坤宫。

郑国泰和李文进正焦急地在外面等候,看到皇帝突然出现,两人都吓了一跳,下意识地往后退了一步。他们身后的将领们也纷纷露出惊讶的神色,一时间,众人都有些不知所措。

皇帝扫了一眼众人,神色镇定,语气沉稳地说道:“众卿莫要惊慌,此事皆是误会一场。朕知道你们都是为了朕和朝廷着想,只是方法有些不妥,但并不要紧。如今高务实误解了朕的意思,才会带兵前来。此事易耳,朕这就出面劝说,让他退兵,你等不要轻举妄动,以免死伤。”

李文进和郑国泰心中满是狐疑,有心反对,但中兴明主的威严让他们一时不敢轻举妄动。李文进小心翼翼地试探着道:“陛下,高务实如今兵临城下,恐怕不会轻易罢手……”

朱翊钧仿佛不知道他在此次事变中扮演的角色一般,反而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说:“幺舅勿虑,朕与高务实君臣多年,他向来对朕忠心耿耿。只要朕出面解释,他定会退兵。你们且在此等候消息,不要做任何冲动的事。”

李文进立刻反对,只是把话说得委婉一些:“陛下,还是让奴婢与郑国舅陪您一道去吧。”

朱翊钧瞳孔一缩,看了李文进一眼,又打量了一眼郑国泰,忽然朝他们身后随意指了几指,道:“你们几个,各领百人,随朕去玄武门。其余人等,留在此处保护贵妃与二位国舅。”(注:一般来说,皇后与太后的兄弟都叫国舅,贵妃因为也足够尊贵,因此郑国泰也称国舅。)

朱翊钧此言一出,李文进与郑国泰大惊失色,连忙回头朝自己身后望去。这一看不得了,简直魂飞魄散——被皇帝虚指点到的几位将领二话不说,立刻跪下领旨,转头就去点兵,根本看也不看他们二人。其余人等更不必说,纷纷散开,做出奉旨严守翊坤宫的模样。

完了,全完了……二人失魂落魄地相互对视,知道一切都已经不再受他们控制。

皇帝啊皇帝,不愧是口含天宪,不愧是御极三十年的中兴之主!先前昏迷时,他们可以打着皇帝的旗号胡乱行事,可一旦皇帝活生生出现在人前,只要一句话,他们的一切阴谋诡计就都如烈日下的薄雾,顷刻间烟消云散。没有任何人还听他们的命令,都只会尊奉圣谕!

朱翊钧自己也暗自松了口气,同时微微摇头,心中感慨:以尔等这点能耐,连最亲信的领兵将领都不能完全掌握,究竟是怎么敢在日新面前玩这一出的?真就全凭爱妃能获得朕的信任,让朕昏迷之下被你等控制?当真是可笑啊,殊不知朕昏迷之后,日新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尔等简直蠢不可及!

他看了郑贵妃一眼,轻声道:“好好待着,朕……永不负你。”郑贵妃鼻头一酸,哭道:“皇上……”

——

PS:前两天一家三口先后感染诺如病毒,从孩子到孩子妈,再到我……好在昨天还半死不活的,今天直接好了,生龙活虎!所以今天多更点,5k7,庆祝自己痊愈,也庆祝高务实痊愈

感谢书友“Myzen0915”的月票支持,谢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