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喜讯
舒老夫人闻言放下茶盏,“就这事也值当老姐姐您亲自过来一趟?我家那笨拙儿媳若能得了你的几分指点可是她的福气呢!”
宋氏平日里掌家的确太过小家子气,这可是个不可多得的好机会,晟通伯府虽然没落,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京都八伯里人家还是有一席之地的,且三代累积下来,也是有些家底儿的。
这次正好让宋氏过去多学学,也看看人家府里是怎么操持的,免得到时候在瑾哥儿承哥儿的庆贺宴上丢了舒家的面子。
再说晟通伯府除了苏彧也没个男丁,倒是不用避讳什么的。
“那就多谢舒夫人割爱了。”苏太夫人松了口气儿,心里寻思着也要开始为她家彧哥儿相看了,府里没个女主人确实是处处不方便。
以前人人皆道她晟通伯府大势已去,都避着他们,现在彧儿可是板上钉钉的文状元,想找个称心合意的孙媳也不是什么难事。
正事说完了,两人又闲扯起了家长里短。
几个小辈便退了出来。
出了荣寿堂后,吴静雯加快了脚步赶上舒茗嫣,“表妹留步,今日之事也是我身边的丫鬟上街采买听得的,我也是一时着急才找了在祖母拿主意的,冤枉了表妹,还望表妹莫言介怀。”
外祖母也提点了她几句,舒茗嫣是舒家唯一的嫡女,处好关系总是没错的。保不准儿下次去西林跑马场也能带上她呢,因着父亲想要升官打点上面,白花花的银子散出去不少,她的日子也紧巴巴的,哪里能负担得起跑马场的花用?
可那里面多的是世家子弟。
想到这里,吴静雯对于向舒茗嫣低头也没那么不甘了。
“吴表姐误会了,我并未置气,只是表姐要道歉的人是云霏,她无辜受累,为此还挨了祖母的家法呢。”
若是吴静雯肯放得下身段去跟舒云霏赔不是,她还能高看她一眼。
就看着舒云霏爹不疼,又没有生母,想随随便便就欺负了去?那也得问问她答不答应!
吴静雯脸色差点没绷住,让她给那个庶女道歉?
可又不好说不去,只道,“茗表妹说的是,只是眼下我若是去了定会扰了四表妹休养,不便叨扰。待明日见了四表妹定要说声抱歉的。”
那个死丫头结结实实的挨了几板子,估计这几日都去不了妙音阁,等过几日这事儿也就翻篇了
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舒云霏,谁还会真关心不成?
几人又去花园里荡了会儿秋千,只是因着有吴静雯在,舒茗嫣和苏漫都玩得不够尽兴。
几日后,圣旨果然下到了晟通伯府。
苏彧文试武试成绩均名列前茅,被圣上封了个翰林院侍读学士,官居从五品。虽然比起之前晟通伯府的荣光低微了点,可对于如今的苏家也是极好的了,毕竟苏彧还年轻,仕途上大有可为。
舒大夫人宋氏也过去了晟通伯府帮忙操持宴会。
只是不知道圣上会不会如梦境里那般升了大伯父的官职,又分别给两位兄长也下封了京都的官衔。
按着轨迹,应该是的。
大姑姑是怎么都想不到,大姑父苦苦期盼的左参司金中郎将一职早已被圣上定下了平阳侯府大少爷张临阳。
大姑父终究得了个竹篮打水,一场空。
反倒是大伯父这里无心插柳柳成荫。
晟通伯府的宴会办的很是体面,听苏漫说自圣上封了苏彧的官职后也撤回了伯府该有的规制,只是念着苏太夫人年纪大了,府邸还是为他们留了一半,不过苏家人口简单,即便是一半也是绰绰有余了。
舒茗嫣去的时候,晟通伯府的匾额已经换成了苏府。
字体苍劲有力,周遭也是镶嵌了上好的金丝楠木,是御赐的无疑。
也不知又会是哪家替了那个空缺。
这世上,谁又能安安稳稳的享受一辈子荣华富贵呢?
就说五公六侯之家,除却安国公府,那些因为家中女儿获封国公之位的哪个不是如履薄冰,在储君未定之前,谁能保证地位依旧?
一朝天子一朝臣,几个有些国公府血脉的皇子都是炙手可热的夺嫡人选,若是支持的皇子登上了九五大位,自然是荣宠加身的好事,可若是失败了呢,新皇会允许曾经扶持过他对手的家族存在吗?
简直就是白日做梦。
所以没有哪一代皇子夺嫡能够避免流血牺牲的。
说白了,都是赌徒。
就是安国公府,能够世代承袭也是家中儿郎在战场上前仆后继用血供养着的,倘若遇着一个昏聩无能的君主,陈家手握三十万大军,还不知道会是怎样的结果呢。
苏府宴会结束六天后,在舒家众人焦躁不安的忐忑下,圣旨终于也到了舒家。
宣读圣旨的仪仗自进了留英巷后舒家众人皆已按着长幼尊卑跪在前院,生怕误了时辰惹了圣上不快。
“遵奉天命,光禄大夫舒运德克勤克俭,性义行良,是宜褒编,以彰潜德。朕心甚慰,兹特赠尔:光禄司左参议郎中。秋闱中榜者舒辰瑾,温厚恭顺,才华过人,特封内阁侍读学士;秋闱中榜者舒宇承,才思敏捷,出于其类,拔乎其萃,特封洛城通判,于九月初一赴任,不得延误。钦此!”
“舒郎中一门父子皆蒙圣恩,着实可喜可贺,快接旨吧,咱家还得回去复命呢。”宣旨的公公满脸堆笑,放眼京都,谁家能比得上舒家人才辈出?怕是过不了两年,可又是一番新景象呢。
舒运德忙双手接过圣旨,三拜九叩,“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吾父子感念圣恩,必当兢兢业业为政为民,鞠躬尽瘁,报效圣上。”
又忙请了宣旨的公公到前厅喝茶,临走时舒老太爷又偷偷塞了厚甸甸的一个红封,那公公捏了捏,登时眉开眼笑,又说了几句恭维的话语才出了舒府。
府上又是免不了设香案,开祠堂,以感谢祖宗保佑。
府门前足足放了两刻钟的鞭炮,宋氏直笑得合不拢嘴,她总算是拨云见日,苦尽甘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