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给他们希望,又让他们绝望
皇帝陛下深思了一会,而后问沈策贤道:
“沈先生,那依你之见,这些官员应该如何处置?”
沈策贤刚要开口,皇帝陛下便说道:
“沈先生,你是朕唯一的至交好友,真的不用有那么多的顾忌。
朕不会治你的罪,也不愿治你的罪,你大可畅所欲言便是。”
沈策贤一愣,而后淡淡开口道:
“陛下,此乃国事,干系重大,在下实在不便议论,请陛下谅解。”
皇帝陛下闻言,叹了口气道:
“沈先生啊沈先生,你对朕的戒心,真的有些过重了。”
沈策贤闻听此言,急忙躬身说道:
“陛下明鉴,在下并非是对陛下有戒心,实在是因为在下只是一介谋士,只负责为陛下分析利害,报答陛下之与,也借此来换取一些用作生活开支的银两。
至于官场之事,在下实在不敢妄加议论,若是因为在下导致了陛下的误判,带来了大的影响的话,在下万死难辞其咎。”
皇帝陛下摆了摆手,说道:
“算了,和你们这种人交谈真是耗费心神。
不过,沈先生不愿为朕提议,那总能给朕分析一下各种做法的利害吧?”
沈策贤犹豫了一下,这才说道:
“陛下,这个,倒是没问题,不过若是在下才疏学浅,若是说的有什么不对亦或是疏漏之处,还请陛下多多谅解。”
皇帝陛下疲倦的搜了搜眉心,说道:
“你尽管说便是,朕赦你无罪。”
沈策贤这才缓缓开口:
“是这样,陛下,我看这折子竟有几十份之多,而且还有京城的知府大人还有工部的一名主事大人。
若是陈郎中再这么查下去,官员的数量也许还会大幅度上升。
在下斗胆推测,陛下是一定不会放任这些蛀国之虫不管的。
所以,陛下现在考虑的不是惩不惩治,而是什么时候惩治。
现在离端阳节和祥瑞公主的册封大典已经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若是朝中一下就免除了这么多官员的话,对我们卫国的形象影响是极大的。”
皇帝陛下点点头,表示认可。
沈策贤继续说道:
“然而即便现在不惩治,那些蛀国之虫明白自己灾厄尽头,也表现不出我卫国的精气神,也只会一个个垂头丧气,同样会堕了我们卫国的威名。
而且,他们或许还有可能抓住机会勾结外夷,所以,无论这两种的哪一种方法,都行不通。”
皇帝陛下看沈策贤的眼睛中突然出现了一抹奇异的神色,问道:
“沈先生平日里不是说话滴水不漏,从不表态,也从不出言得罪人吗,怎么今日居然骂上那些贪官了?
而且,沈先生刚才还说对朝中之事不做表态,为何现在先生的态度却如此明显。”
沈策贤躬身道:
“陛下恕罪,按理说在下只是陛下的谋士,不该指点朝廷的官员。
但,在下也深深知道,在下也是这卫国的一份子。
这些蛀国之虫为我们卫国造成的灾难比之外寇毫不逊色半分。
所以,在下一想到这些贪官污吏就会心生气愤,所以,在下便忍不住骂了他们,请陛下恕罪!”
皇帝陛下摆了摆手,说道:
“无妨无妨,莫说是你,换做我们卫国任何一个百姓听到朝中有这种蛀国之虫存在,也都会忍不住骂娘的。”
说完,皇帝陛下又开口问道:
“那不知沈先生对处置这些贪官污吏有没有什么高见?”
沈策贤说道:
“在下是一介谋士,谋士最擅长把握人的心理。
在下以为,陛下莫不如先让他们在陈郎中那里受些罪。
陈郎中是镇北王的儿子,而镇北王因为当年朝中有人贩卖粮草致北军有人饿死一事,对这些贪官污吏最是痛恨,相信他的儿子陈郎中也一定会重重的惩治这些贪官。
然后,陛下再从陈郎中那里将他们捞出来,勒令他们交出贪墨所得,告诉他们以观后效。
如此一来,陛下从陈郎中那里将他们救了出来,他们自然会对陛下感恩戴德。
而且陛下说了以观后效,他们一定会更加卖力的在陛下面前尽力表现。
这样,在外夷看来,我们卫国的官员一心忠于陛下和卫国,他们见我们卫国的文武官员尽都如此恪尽职守,自然会惧怕我卫国的实力,而向我们卫国臣服。
而在册封祥瑞公主的大典过后,陛下自然有的是时间一个个处置他们。
先让他们遭受些罪,然后再给他们一些希望和劫后余生的庆幸。
等他们以为一切都已经过去,没人再追究自己的时候,直接给他们定个发配充军甚至是死罪。
让他们在满怀希望时突然绝望,相信他们必然会承受不住崩溃,这也算是他们多活一月而付出的代价。”
皇帝陛下听着沈策贤的谋划,目光中越来越是显得深邃。
沈策贤的计划就好似是一个人落了水,然后自己把他拉上了岸,他对自己感恩戴德,然后自己再利用他做一些事,等利用完之后,再把他摁到水里淹死。
皇帝陛下自己想想,都觉得有些背脊发凉。
但皇帝陛下转念一想,这些贪官污吏不知道造成了多少百姓的苦难,用这种方法来惩治这些贪官污吏,仔细看来也没有什么不妥之处。
于是,皇帝陛下便开口夸奖沈策贤道:
“沈先生啊沈先生,朕真的很庆幸,若是当年朕一念之差,没有在那昏官的手中将你救下,恐怕你今日就站在朕的对立面了。
若是朕真的一个你这样的敌人,恐怕朕每天睡觉都睡不安稳。”
沈策贤闻言,急忙下跪,说道:
“陛下明鉴,在下对陛下绝无二心。
而且,若是当年陛下不在那昏官的手中救下在下,并且为在下主持公道的话,在下便已经死了,更无可能成为陛下的敌人。”
皇帝陛下见状,急忙从椅子上坐起来搀扶沈策贤:
“沈先生,沈先生,朕只是有些感慨而已,并不是怀疑你,你不要多心。
况且,你还献计救下朕一命呢,朕虽然这些年没有说过,但却时时刻刻都记在心里。”
沈策贤却并没有起身,跪伏在地,对皇帝陛下说道:
“陛下,若是陛下有朝一日觉得在下对陛下不忠,对卫国不忠的话,陛下只需一句话,在下便可以死谢罪!”
皇帝陛下急忙将沈策贤扶起来,并说道:
“沈先生,朕从未曾怀疑过你的忠心与能力,你快些起来,你这么跪着,若是被他人看到,不知道的,还以为朕是一个无道的昏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