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盛宠嫡女:医妃不好惹 > 第843章 萧寻睿篇(三)

第843章 萧寻睿篇(三)

学习朝政?

倘若放在从前,萧寻睿听到自家父皇这样说,一定会特别的高兴。

身为太子自然有太子的使命,所以萧寻睿很早的时候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如果遇到能够学习的机会,那么自然是不会放过的。

可问题是现在……

萧寻睿有理由怀疑,自家父皇该不会想把上朝听政的事情也甩给自己吧……

这样他就能有更多时间陪着母后,甚至睡到日上三竿。

萧寻睿刚想回绝,谁知一抬头就撞上了自家父皇那似冷非冷的目光,顿时萧寻睿就吓得浑身一个哆嗦。

说起来父皇这个人,除了看自家母后的时候会笑会温柔,连看他这个儿子的时候,都是冷冷的样子。

“儿臣知道了。”萧寻睿最后只是如此说道。

说完萧寻睿站起身,萧景行走在最前面,他跟在他的身后,二人一起上朝去了。

自打那天之后,萧景行只要是上朝的时候,就总喜欢带着萧寻睿一起,渐渐的,萧寻睿也逐渐熟悉起朝堂之事。

有些时候在朝堂上大臣们有些争论,萧景行也总会去问萧寻睿的意见,刚开始萧寻睿还时长犯难不知道要如何回答。

但渐渐的,也就开始对答如流了。

如此一晃,三年过去了。

此时的萧寻睿年仅十三,但是却已经出落成大人的模样。

今日的他刚刚批阅完那些奏折,便在下人的服侍下换上了太子的服制,然后上朝去了。

萧寻睿一到,群臣跪拜。

“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萧寻睿在众人的跪拜之下,来到了龙椅边上,他想都没想便在那龙椅上坐下。

齐元帝如今健在,可是太子萧寻睿却可以如此堂而皇之的坐在龙椅之上,若放在从前的那些国家,只怕早就有文臣上来谏言。

可是在大

齐,跪在下面的群臣却没有任何的异议,只因为他们早已经是司空见惯。

萧寻睿这位太子殿下,从十岁开始陪同齐元帝一起上朝听政,如今已经走过了整整三个年头。

从刚开始的旁听,到后面发表意见,甚至到现在可以独立处理政事。

这位太子殿下的才能卓干每位大臣都看在眼中。

到最近,齐元帝萧景行干脆把上朝听政的事情直接交给了萧寻睿,而他自己左不过几天才上朝一次、

以至于有了如今大齐虽有皇帝,可是大小事务人人皆是请示太子的局面。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太监扬起嗓音,上朝便正式开始了。

萧寻睿听得认真,朝政桩桩件件也处理的十分妥当。、

却不知大殿的门口一个小太监在那里偷听着,等上朝快结束的时候他却又一溜烟的离开了这里。

没过多久,下朝了,萧寻睿终于松了一口气。

而这个时候齐元帝身边的近身侍卫秦风却突然来到这里。

“太子殿下,陛下请您过去一趟。”

“知道了。”

萧寻睿点点头,其实就算秦风不来,萧寻睿今日也是要去同父皇和母后请安的。

没过多久,他便到了月夕宫,结果刚一进去,就发现自家父皇和母后正在院中的桌案上一起写字作画。

那画面特别唯美,让人忍不住想要多看几眼,可是对于萧寻睿来说,却早已经是司空见惯。

从他很小的时候,父皇和母后就一直是这个样子。

有时候自己来了很久父皇和母后都没有发现。

因此萧寻睿常常在想,自己虽然是父皇和母后的儿子,但是无疑是三个人中多余的那一个。

“儿臣参加父皇母后。”

萧寻睿弯腰行礼道。

他如此一说,那边正在作画的江初月大齐

皇后江初月才抬起头来。

“睿儿来了。”

萧寻睿面无表情:来了很久了好不好……

没过多久,三人一同走了进去,这个时候刚好是午膳时间,用了饭菜,一家三口便闲聊几句。

聊到最后,萧景行忽然道。

“睿儿这段时间处理朝政处理的不错,父皇理应有所奖赏。”

萧寻睿听完,立刻站起来单膝跪地。

按理说寻常人听到有奖赏,一定会高兴的不得了,可只有萧寻睿是个例外。

因为自家父皇每次说奖赏……

正想着,萧景行就开了口。

“如此,以后这大齐的朝政,就全都交给睿儿代为处理吧。”

“父皇!”

萧寻睿听完,心中大惊。

“父皇,您才是这大齐的皇帝,所以这朝政的事情……”

结果话还没说完,就被萧景行给打断了。

“朕虽然是大齐的皇帝没错,但是朕这段时间忙得很,更何况这大齐的朝政交到你手上,朕甚是放心。”

忙得很……

萧寻睿听到自家父皇这么说,差点就要石化了。

自家父皇整日里除了陪着母后就是陪着母后,这哪里是忙了?

全天下最悠闲的帝王怕就是自家父皇了。

而他……只怕是全天下最惨的太子。

他如今才十三岁,也好想好想去玩啊!

“父皇……”

萧寻睿再想为自己争取,可这一次自家母后却又开了口。

“睿儿,你父皇也是为了多让你历练历练,你可别辜负了他的一番好心。”

萧寻睿:母后,你确定父皇是一番好心?

算了,既然连母后都这样说了,这件事怕是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儿臣领命……”

最后萧寻睿只能如此说道。

自从那日之后,大齐太子萧寻睿便正式接管大齐的政事

,无论是上朝听政还是批阅奏折,又或者是大臣进宫的奏报。

后来的两年,甚至连大臣们册封罢黜也全都落在了太子萧寻睿的头上。

以至于那几年在大齐上演了一出奇观,大齐明明有皇帝,可是却人人只认太子不认帝王。

刚开始百姓们还会议论一下齐元帝到底忙什么去了,可渐渐的,连百姓们也全都不再议论了。

萧寻睿十六岁大婚,太子妃是从前南宋的馥雅公主。

自从九州统一,馥雅公主便常年生活在建安,当初与萧寻睿同在一个书院读书,算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

太子和公主的故事,人人称道,因此大婚也算是举国同庆。

大齐的太子娶了南宋的公主,从那以后大齐的子民同之前南宋的子民便更加团结一致。

大婚之后,萧寻睿沉浸在新婚燕尔的喜悦当中。

然而不过才第二天,就得到了一个让他震惊无比的消息。

“父皇,母后,你们的意思是你们要离开建安!”

萧景行和江初月看了彼此一眼,皆是笑着点点头。

最后还是萧景行开口解释道。

“当初之所以选择在建安建都,就是因为建安有水运,沿着河流走水路,一路所到之处都是游览名胜的好去处。”

萧寻睿听完,汗颜无比。

关于让出为何自家父皇要建都建安,大齐之内有过不少的传言。

但是最多的说法便是建安位于大燕和北周的交界,在这里建都是最符合民意的选择。

结果……

只怕如今父皇说的才是为何在这里建都的真相吧!

“父皇答应过你的母后,等以后有时间,就带她到九州之内到处走走看看,如今也差不多到时候了。”

“可是父皇,您才是大齐的皇帝啊……”

萧寻睿提出抗议道,身为皇帝,不

应该兼济天下,以江山万民为重?

谁知这一次自家父皇却破天荒的笑了。

“或许这从前是父皇的职责所在,但现在不是还有你吗?”

“你既然已经大婚,那么已经承认,朕已经下旨,从今天开始由太子萧寻睿代为监国。”

代为监国!

这一次不是批阅走账,也不是上朝听政,而是几乎将整个大齐全都交到了他的手上。

问题是他今年才十六啊……

萧寻睿现在有理由怀疑,自己的父皇和母后当初是为了什么生的自己。

该不会就是为了这大齐江山后继有人,然后他们两个便能落得逍遥自在吧!

“父皇……”

萧寻睿再想劝说,可萧景行只是扶了扶袖子。

“父皇同你母后东西已经全都收拾妥当,一个时辰之后就会出发,睿儿若是遇到难处,便去找君大人,他会将消息带给父皇的。”

说完,萧景行牵着江初月的手,笑着从这里离去。

一个时辰之后,萧寻睿站在大齐皇宫的城楼的上,看着自家父皇和母后上了马车,然后缓缓离开了这里。

他们去哪以及何时回来萧寻睿都不知道。

刚开始的时候,萧景行虽然带着江初月经常离开建安四处游玩,但是每个几个月大抵都会回来建安。

可到了后来,两个人回来的时间确是越来越少。

又过十年,齐元帝传位太子萧寻睿,正式成为大齐的太上皇。

如今的萧寻睿便是大齐的第二任皇帝齐宣帝。

齐宣帝励精图治,在他的治理之下,大齐的国力要比从前还要昌盛,而父子二人在位的这些年,又被成为大齐的“元宣之治”。

很多年之后,有史官问过齐宣帝,为何能将大齐治理的如此之好。

可齐宣帝只是看着天空长叹一口气,什么也没有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