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天空蓝
车停在了会安古镇的停车场。明蓝走下车,让司机不必等她,说办完事她会自己叫车回岘港。司机是岘港当地人,个子不高,人长得清清爽爽,约莫三十五六岁,英语口语还过得去,简单地交流没有问题。因为越南人平时称呼很少连名带姓,明蓝只知道他的名字叫“胜”。她和江淮、时薇则按中国人的习惯,叫他阿胜。阿胜刚开始的时候称呼她“Mss Jan”,后来熟了,便单叫她名字的最后一个字“蓝”。他们来岘港已经大半年了,阿胜甚至学会了简单的中文,除了音有些荒腔走板,倒也有些模样了。
对于明蓝的话阿胜显然不太同意,结结巴巴地说:“蓝,江先生说等。”
明蓝心想,江淮想和时薇享受二人世界,有心让她晚些回去,她自然不会扫他的兴,只是怎么好意思让阿胜下不了班。她心一横,便说:“我今晚想住这里。”
阿胜声音高了一个八度:“江先生没有说。”
明蓝叹了口气,拿出手机拨了江淮的电话。
接电话的竟是时薇。明蓝听到手机那头的女声,足足愣了两秒后说:“时薇,麻烦电话给江淮。”
“哦,黎叔在帮他洗澡。什么事?”
“也没什么,我就是想和他说一声,我今晚会住在会安,一会儿我就让阿胜回去,你们要用车也方便一点。”
时薇沉默了片刻:“我还是让江淮自己听一下吧,你自己跟他说……”
“不用了,”明蓝苦笑了一下,“和你说也是一样的。你替我转达吧。——也不是多大的事。”
“……好吧,你自己小心。”时薇说。
明蓝冲着阿胜晃了晃手机:“OK”
阿胜摸摸后脑勺,憨厚地笑了笑,与明蓝道别动了车子。
明蓝从包里拿出时薇转交给她的信封。这个信封她认得,是下周酒店开幕晚宴的请柬。请柬上有一串地址和名字。明蓝没有问时薇究竟江淮让她找的人是谁,江淮让她做的事,她向来都不问缘由,只管执行。
从停车场出来,明蓝走了一段路,遇到几个把车停靠在路边的三轮车夫,便把地址给其中一个看,想顺便问问怎么去。谁知架不住车夫殷勤地拉生意,考虑之后,她觉得若能因此早点办完江淮交托的事、把帖子送到也挺好,也就同意坐车了。
这种名叫XICH LO的三轮车仿佛成了越南的一张名片。其最大的特色是乘客的座椅在前,车夫在后面蹬车。据说这还是源于法国殖民者的明。这样的设计可以避免车夫身上的汗臭味被风一吹熏到后座的乘客,又使得乘客在沿途观景中视线不受到阻碍。
明蓝早些年从书上见过这种三轮车的介绍,当时她就心想,这世上的人最擅长做也最乐于做的事之一,一定包括把自己的同类划分“三六九等”,古往今来,人类对于这件事总是乐此不疲,所思之细,简直匪夷所思。
当年她拿着那本从图书馆借来的旅游画册,把这段关于越南三轮车的介绍和图片指给江淮看的时候,一时嘴顺便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江淮听了以后,用一种很平静的口吻说:“明蓝,人喜欢这么做,大概也是因为人本身能真正左右的事太少了,所以才会在有限的事上逞能耐。人的际遇总是不平等的,能平等的只有人格;又或者,我们应该这样说:人的际遇虽然不平等,但是人格总是平等的。——无论境遇如何,你要记着这一点。”
明蓝抱着书坐在他的轮椅前,忽然意识到了自己的身份,这让她尴尬,两只手慌乱地合上书,有些无奈地笑了笑。
她永远不会忘记江淮当时的样子。他颤巍巍地抬起不能举得太高的右手,虚虚地托了托她的下巴,很认真地看着她说:“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不过你想的哪算什么大不了的事?你看,我是个四肢瘫痪的人,连自己的肢体都不能自由支配,难道我和你的人格就不平等了么?要是连人格都不能平等,我又该依靠什么力量才能活下去?”
明蓝知道他这是在故意贬低自己,避免她想起自己寄人篱下的身份。他想告诉她,她与他之间,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至于际遇,他们各自被命运拨弄,她和他比谁又比谁好多少呢?她的心又暖又痛,抱住他的膝头痛哭。他的手掌温柔地覆盖在她的后脑勺上,柔软而炽热。
那年,她十七岁。那个时候,江淮的话不多,可待她却是暖暖的。她觉得出那份暖,和后来的疏远冷淡迥然不同。当然,除了她到江家的头一年,他对她极为排斥,后来的他对她从来谈不上有什么不好。只是,也许是突然、也许是慢慢地,他离她又远了。他依然和她说话,却不再谈心。
三轮车沿着秋盆河缓缓前行,停在了一户越南传统式样的庭院前。店招牌是中文的两个颜体字:“垂云”。明蓝下车后付了车资,便往里走。
看得出这房子的第一进被装修成一间茶室。纯木结构的建筑,雕花的飞檐向上微翘,颇有几分古意。看得出来,这不像是今人刻意仿古的建筑,倒确是有些年头的老房子了。三面开窗,通风敞亮,其中一边的飞檐下竖着几根廊柱,长廊里也和屋内一样摆上了桌椅。空气中既有茶香、也有咖啡香,混在一起竟也极为融洽。这也不奇怪,如同越南的城市街头常见的法式殖民风格的建筑,也常与当地人自建的窄窄瘦瘦的楼房相邻比肩,非但不觉得杂乱无章,反而别有一番韵味。
要不是有江淮交待的事在身,她还真想悠悠然地在这里喝上一杯滴漏咖啡再走。这些年,她一个人外出闲逛的时间极少。不止是因为江淮需要她的照料,潜意识里,她也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惩罚自己。她让自己不得闲空,不允许自己有过多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她把生活的重心,几乎全部放在江淮的身上。要不是这几年,江淮身边有了时薇,她的存在对他有时反而成了一种打扰,她几乎是与他形影不离的。
她没有坐下来,而是直接把信封拿给一个服务生看,用英语问她她要找的人是否住在这里。服务生的英语还不错,显然明白了她的意思,告诉她“先生出去了”。
明蓝问她,先生大概什么时候能回来?对方答:晚饭前通常会回来的。又说可以帮她转交信封。明蓝想也没想便婉言谢绝了她,江淮的原话是要她亲自把帖子送到,她就只能亲手把东西交到对方手上。
——她不需要知道这帖子的收件人有多重要,也不需要问江淮为什么要她这样郑重其事地亲自送帖,她只要把事情办好就是了。
就在明蓝犹豫到底是在这家店里点杯咖啡坐一会等那个人,还是出去走一走晚点再过来的时候,那个服务生主动告诉她,先生其实就在河对面的一间铺子里。过了桥走两步就到了。如果她急着去,她可以在门口指给她看。到了那家店,随便问个店里的人,就说是找“庆”的,都知道是谁。
明蓝不甚感激。按着服务生手指的方向,她上了一座小桥。正赶上学生放学,不止各种肤色的游客人头攒动,更有好些当地学生的小摩托和自行车同时过桥。并不宽阔的桥面上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到了河对岸,她很容易就找到了那家店的招牌。看样子是一个裁缝铺,五颜六色各种质地的布匹码得整整齐齐,门口的塑料模特身上套着两件奥黛样衣。店铺里有一个店员在帮客人拿着皮尺量尺寸,一边量,一边给坐着的另一个店员报数字。
明蓝不好意思打扰别人做生意,便在一旁候着,想等客人走了再问。既来了,她就在店里随意地转转,看看各种料子。她自然没有闲情逸致为自己定制什么越南国服,只是忽然想起曾听人说越南的棉布不错,轻薄细腻,正适合炎热的气候穿。而且会安的裁缝是出名的,倒不妨在这店里挑块步,给江淮做套睡衣,让他穿得更舒服些。
江淮喜欢纯色的料子。明蓝便跳过那些有印花的款,单在纯色的面料中选。灰色的太老气、白色的太素净、黑色看着闷热、挑来看去,还是蓝色系的好。明蓝的手指在一款薄棉布上停留,那款布的颜色像是清晨刚刚泛蓝的天空。
一抬头,明蓝现先前在店里量尺寸的客人已经走了。店员笑盈盈地走过来,用带些软糯口音的英语问她有什么需要。她询了价,又问店里除了奥黛是否也做男式睡衣,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她把江淮的大致尺寸报给了店员,吩咐她做得略宽松些。她想,反正是睡衣,也不用太合身,舒服才是顶要紧的。
登记送货地址的时候,铺子尽头一个布帘掀了起来。明蓝起先也没特别留意,直到这里面走出来一个年轻的男人,她才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那个人,穿着白色带暗细条纹的短袖衬衣,下面是一条炭灰色的长裤,右手拿着一根短棒。掀开帘子的那一刻,那根短棒伸展开来,一头轻轻触到了地板上。
——那是一支盲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