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奋斗在苏俄 > 350 赫鲁晓夫(1)

350 赫鲁晓夫(1)

六月份的基辅,天气已经开始变的有些炎热了,在维克托离开莫斯科,前往基辅的时候,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的后勤部门,刚刚收到了来自乌克兰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的换装申请,那边的同志们已经到了更换夏装的时候了。

这次从莫斯科前来基辅,维克托没有乘坐飞机,而是专门坐火车过来的,这也是为了相应斯大林同志的号召,这位领袖同志始终认为乘坐飞机不安全,因此,不仅他自己出行的时候尽可能的不乘坐飞机,别人出行他也总是建议不要将乘坐飞机作为首选项。

基辅郊外,瓦希尔科沃镇,与镇子同名的集体农庄中,脸上带着些许疲惫的维克托,混迹在一个二十几个人组成的队伍中,站在一片无垠的麦田外围,向如同苍翠之海一般的西南方向眺望。

这二十几人的队伍中,绝大部分都是来自于乌克兰加盟共和国各地的一把手,主要是各州的第一书记,比如说此时走在维克托身边的,就是敖德萨州的州委第一书记基里琴科。

在前来乌克兰之前,维克托了解过一些人的基本情况,其中就包括了基里琴科的,此人在战争爆发之前就在乌克兰工作,而在战争爆发之后,他就成为了赫鲁晓夫的下属,与后者相同,他也是在各个部队的军事委员会中工作,还有一个少将军衔。

而在敖德萨解放之后,此人便迅速脱离了军队,重新回到乌克兰的党组织内,成为了敖德萨州第一书记,兼敖德萨战后重建委员会主席。

走在队伍最前面的人,就是穿着一身列宁装的赫鲁晓夫,他与一个身材矮小、戴着眼镜,一副知识分子形象的中年人走在一块,两人正凑在一块小声的交谈着什么。

今天已经是维克托抵达乌克兰的第四天了,在过去的四天里,他什么正事都没干,整天就跟在赫鲁晓夫的屁股后头四处转了。

在这四天里,他先是从基辅跟着跑去了敖德萨,随后,又从敖德萨跑去了哈尔科夫,再之后就是顿涅茨克、尼古拉耶夫,直到今天,才重新返回基辅。

“……安德烈?安德烈耶维奇他已经老了,他什么都不懂,”就在维克托感觉有些无聊的时候,队伍最前面的赫鲁晓夫突然提高了嗓门,他像是听到了什么令他感觉愤怒的消息,因此,一边挥舞着胳膊,一边大声说道,“他只会看着那些别人递上去的报告做决定,从没想过自己实地的看一看,想一想,至少是向那些真正的农民兄弟了解一下实际情况。”

维克托眨了眨眼,抬头朝队伍的最前方看过去,他听出来了,赫鲁晓夫这是在抨击安德烈耶夫,因为好脾气的安德烈耶夫同志,现在就在负责联盟的农业工作。

就在抬头的那一瞬间,维克托恰好看到一名穿着内务人民委员部制服的中年人,飞快的凑到赫鲁晓夫身边,在他身边说了句什么。

这个人配着少将的军衔,维克托认识他,知道此人名叫斯特罗卡奇,在战争时期,是乌克兰卫戍部队的指挥员,赫鲁晓夫的安全工作就是由他负责的。而在战争爆发之前,此人是边防军的一名上校,因此,如今他已经回到了内务人民委员部,但还没有分配具体的工作。

斯特罗卡奇应该是向赫鲁晓夫提了什么建议,但后者并没有接受,而是继续大声说道:“我为什么不能表达个人的意见?难道布尔什维克党的党章里,有不允许政治局委员在私底下发牢骚的规定吗?还是说我现在已经没有开口说话的权力了?!”

“我为什么要担心我的话被别人传到莫斯科去,难道我说的不是事实吗?”赫鲁晓夫似乎越说越来气,因此,越说声音越大,“安德烈耶夫同志就是不了解乌克兰的情况,这里不是莫斯科,也不是乌拉尔,在这里,尤其是已经到了六月份,对于那些未能赶上农时的地方来说,补种春小麦已经不合时宜了,即便是种上了,最终的收获恐怕还没有播下去的种子多,难道不是这样吗?”

说到这儿,他转过身,一边看着身后的诸多乌克兰地方官员,一边问道:“过去这么多天,我们走遍了整个东乌克兰,还有大半个西乌克兰,前后走访了上百户农民,难道他们的经验,还比不上那些科学院的所谓农业专家吗?”

看到赫鲁晓夫的视线似乎不经意的从自己身上扫过去,维克托摸了摸鼻子,重新低下头,避开了对方的目光。

是的,在今天这些人里面,就只有他和萨福诺夫、戈里亚科夫三个人是外人,不属于乌克兰的地方干部。

“还有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我怀疑他在计委工作的经验,远没有马克西姆?扎哈罗维奇的经验丰富,”赫鲁晓夫似乎没打算控制自己的情绪,他又将炮口瞄准了刚刚就任国家计委主席不久的沃兹涅先斯基,“看看他给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任务,全年要求上缴的粮食总量是多少?3亿普特,而按照计委那些人的说法,之所以定这么多,是因为乌克兰在战争爆发之前上缴的粮食总量就已经是5亿普特了。所以,这已经是在照顾我们了。”

维克托在下面听着,他知道赫鲁晓夫在抱怨的是什么。

之前他对安德烈耶夫的抱怨,主要集中在目前的一个争论上。这个争论说起来有些滑稽,但却直接关系到了乌克兰的农业大局问题。由于西乌克兰地区才刚刚解放不久,显然已经注定是错过了春耕了,那里的全部希望,也就是下半年的那一份收成了。

如此一来,就有了一个下半年种什么的问题了,而莫斯科那边,也就是农业人民委员会下发的指导性意见,是要求西乌克兰地区补种冬小麦,这个指导性意见,是安德烈耶夫同志从几名农业专家那里询问来的。

而现实的情况是,西乌克兰的农民从来就没有种过冬小麦,他们也不接受这份所谓的“指导性意见”。

要知道,在战争爆发之前,联盟才刚刚从波兰手里将西乌克兰地区夺回来,随后不久,随着战争的爆发,这片土地又落到了德国人的手里,因此,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们,对于联盟并没有多少归属感,他们本来就是不怎么听话的。

这一次,莫斯科下达行政命令,要求在西乌克兰地区推广冬小麦的种植,直接遭到了西乌克兰农民的抵触,相关的推广工作根本没办法进行。

在过去几天里,赫鲁晓夫带着人走访了西乌克兰的很多地方,因此对西乌克兰农民的想法是有足够了解的,他刚才说的有些话其实也没错,农民种了一辈子的地了,他们难道不知道自己应该种什么吗?

至于说对沃兹涅先斯基的抱怨,则来自于计委所下达的本年度乌克兰粮食上缴指标,这个指标是由沃兹涅先斯基制定发布的,而按照这个指标来搞的话,今年的秋收之后,乌克兰应该上缴粮食3亿普特,也就是相当于540万吨。

计委之所以将粮食征购的指标定这么高,当然是经过周密计算的,不可能像赫鲁晓夫所说的,就是简单的考察了一下战前的标准,稍作加减,就定了这么个数字。

但实话实说,考虑到乌克兰目前的现实,这个标准定的确实是有些高了。

乌克兰现在的现实是什么?刚刚经历了一场残酷的战争,东乌克兰由于德军的焦土政策,几乎被烧的什么都不剩了,而西乌克兰则刚刚解放,已经错过了一季的收成。

当然,除了这些不利因素之外,还有一点是不容忽视的,那就是人口的缺失。在目前的乌克兰,劳动力的短缺问题非常严重,身体健全的成年男性劳动力,几乎是看不到的,真正从事农业劳动的,全都是女人、孩子和老人,以及一些残疾人。

天知道计委在制订粮食征收政策的时候,有没有将这些因素考虑进去。

好吧,赫鲁晓夫的这些抱怨其实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因为他根本改变不了什么,或许唯一的作用,就是能够在下属的面前给自己赢得一些加分了。

不过,在过去的几天时间里,尽管维克托被赫鲁晓夫带着四处乱跑,而真正属于他的那部任务却一点都没做,可在内心深处,他对赫鲁晓夫的印象还是有一些改观的,至少从这几天的情况看,此人也是个真正愿意埋下头去做事的人。

前世的时候,总听人说苏联的官僚主义盛行,但就眼下的现实来看,至少在如今的岁月里,官僚主义这种东西,还没有成为这个国家的主流现象。

作为乌克兰加盟共和国的第一书记,赫鲁晓夫什么都关心,他关心着顿涅茨煤矿的复工问题,也关心着第聂伯彼得洛夫斯克铁矿的修复问题,同时,还在关心着敖德萨的船厂和基辅的小麦田。

在维克托所生活的那个年代里,真能做到他这样的人,还真是不多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