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手诰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文官们维护羁縻之策,并不算错误。
即便有人掺杂了一些私心杂念,除了语气激烈一点之外,也没有太离谱的构陷。
毕竟,以柴令武的背景,是不会轻易被打倒的,最多是有些难堪。
甚至,连调离昆州大都督府的可能性都没有。
在云南未彻底稳定之前,有哪个头铁的敢拍着胸膛说,有能力顶替他?
又或者说,谁愿意远赴昆州喂大个的蚊子,去将柴令武换回来?
柴令武也确实没有遵照羁縻之策,人家直接将濮子部拐了回来,成了大唐直辖的领土。
就凭这功绩,先前纠结的羁縻,就成了一个笑话。
文官们刚才有多群情汹涌,现在就有多怂,一个个脸红成了猴儿腚,眼睛只盯着脚上的麻靴。
“一个个,人模狗样的,眼里除了党争,什么都没有!”
“什么时候,在我大唐,开疆拓土都成了一种罪过!”
太极殿里只有一个声音,李承乾的怒骂声。
扬眉吐气啊!
李承乾一直在太子的位置上战战兢兢,即便是短暂监国,其实也是泥雕木偶,那些辅臣早就画好了框框套套。
比如说一个博士,辅臣给出了张三、李四两个人选,太子的权力是从其中选一个,而绝不是说孤看王二麻子更合适,将他加入候选。
还动不动就蹬鼻子上脸,声色俱厉地斥责,仿佛稍有违背他们的话,就成了国破身亡的昏君杨广。
早受够了!
以前还觉得各位大臣、各位师傅是正人君子,他们的言论都是至理名言,自己应当循规蹈矩。
如今能明辨是非了,才发现他们也是凡夫俗子,也会抠脚丫、放屁,也一肚子男盗女娼,学问不过是他们的遮羞布。
自己以东宫的用度,在僻静处修个曲室,就被骂成了隋炀帝;
悄悄光临过各位大臣的府邸,才知道贫穷限制了自己的想象力。
某位大臣府上,一天之内杀死的鸡堆成小山,只因其要吃一道鸡舌!
就这些伪君子,凭什么训斥孤?凭什么教孤为人之理?
平日对李承乾颇多约束的皇帝,此时却装聋作哑,一直捧着濮子部的章表细细研究,仿佛要看出花来,任由他在朝堂内喝骂。
这些大臣,也该骂一骂。
就是太子骂得过火了,难以收场了,不是还有朕吗?
面红耳赤的孔颖达终于举笏:“臣年迈昏聩,不能担太子右庶子重任,请陛下准臣去职。”
孔颖达六十有四,自称一声年迈也当得。
有意思的是,秘书监的位置,他老人家绝口不提。
李世民缓缓收拢章表:“孔卿既然身体欠佳,右庶子之位,便放一放吧。”
李世民一直对太子不太满意的一点,就是李承乾这娃儿太实在。
要当帝王,没点儿狠劲哪里行?
当年自己不狠,死的就是自家老小了!
李承乾终于忍不住反抗了,姿态有点暴烈、有点稚嫩,却多多少少让李世民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
事实上,李世民心目中最佳的接班人还是李承乾。
可能对李承乾严厉得有点过分,但在中原,没几家对嫡长子的管教是宽松的。
其他子嗣,大可以躺平,唯有嫡长子需要奋起、需要抗争!
至于宠爱有加的李泰,不好意思,丫就一磨刀石,再拉拢势力、再能挖坑,最后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昆州大都督府此次大功,柴令武加一百实食邑,准在濮子部设立银生州,暂定中州,下辖开南县(景东文井镇开南村)、威远县(景谷)、柳追和县(镇沅)、通蹬县(墨江),马比宏觉为银生州刺史,除上佐外,余官赤牒。”
“侍御史满仓,右迁银生州治中。”
“国子监,抽二十人入银生州为流外官。”
此次,连三省在内,都错判了形势,只能乖乖低头,完全依照圣命下诏赦。
这次朝会,造就了三大输家。
一向以严师形象出现的孔颖达,翻了个大车,被太子怼得颜面无存,只能黯然辞了太子右庶子;
崔佑乾,看似没有任何损失,但谁都知道,要没有王珪等人侧面相助,搞不好魏王就得回洛阳修堤坝去了,魏王一系能饶了他这个始作俑者?
最悲剧的就是挑起争端的侍御史满仓。
侍御史是从六品下,中州治中是正六品下,论品秩确实是右迁了。
可是,这是从京城到地方,还是遥远的边荒啊!
三个蚊子一盘菜,三只老鼠一麻袋,还有传说中令人闻风丧胆的瘴气!
满仓吃力地抬头,满眼乞求地看着赵国公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眼皮耷拉着,对满仓的目光视而不见。
呵呵,本身就不是我一系的核心成员,又擅自出头弹劾,爱找谁找谁吧。
李承乾心满意足地归班。
虽然没直接嘉奖东宫,嘉奖昆州大都督府也是一样的。
毕竟,昆州大都督是孤啊!
朝会将散,一名寺伯走进太极殿,李世民认出是大安宫太上皇的贴身寺伯。
“是太上皇出事了?”
李世民挑眉,心头终究有些紧张。
寺伯展颜一笑:“陛下纯孝,太上皇定会欢喜。老奴是奉太上皇之命,颁太上皇手诰。”
诰、诏、制,其实都一样,只是到了大唐,因为有太上皇的存在,特意规定诰为太上皇、太上皇后专用。
李世民并不怕手诰里有什么过分的话题,一是太上皇年迈,没有了当初的雄心壮志;二是寺伯定然看过内容,犯忌讳的话也不会来传诰。
寺伯得到允许后,打开手诰:“诰:朕闻昆州大都督府,不费一兵一卒,德盖濮子部,为大唐又添新地,喜不自胜,特赐昆州大都督府大都督、长史蟠龙玉佩各一枚。”
手诰没有丝毫过界的地方,却让诸多朝臣面面相觑。
得,捅马蜂窝了,连太上皇都出面背书了。
太子与柴令武有蟠龙玉佩护身,除非是十恶不赦的大罪,否则谁能奈何得了他们?
李承乾喜滋滋地谢恩,接过蟠龙玉佩。
自从玄武门之变后,李承乾这是第一次得到阿翁的嘉许。
二十两银子少是少了点,但放到现代也是八千到一万块。
而目前大虞朝一名普通士兵每月最多也就一两银子,一名百夫长每个月三两银子。
也许他会收吧。
另外,秦虎还准备给李孝坤画一张大饼,毕竟秦虎以前可有的是钱。
现在就看他和秦安能不能熬得过今夜了。
“小侯爷我可能不行了,我好饿,手脚都冻的僵住了。”秦安迷迷糊糊的说道。
“小安子,小安子,坚持住,坚持住,你不能呆着,起来跑,只有这样才能活。”
其实秦虎自己也够呛了,虽然他前生是特种战士,可这副身体不是他以前那副,他目前有的只是坚韧不拔的精神。
“慢着!”
秦虎目光犹如寒星,突然低声喊出来,刚刚距离营寨十几米处出现的一道反光,以及悉悉索索的声音,引起了他的警觉。
凭着一名特种侦察兵的职业嗅觉,他觉得那是敌人。
可是要不要通知李孝坤呢?
秦虎有些犹豫,万一他要是看错了怎么办?要知道,他现在的身体状况,跟以前可是云泥之别。
万一误报引起了夜惊或者营啸,给人抓住把柄,那就会被名正言顺的杀掉。
“小安子,把弓箭递给我。”
秦虎匍匐在车辕下面,低声的说道。
可是秦安下面的一句话,吓的他差点跳起来。
“弓箭,弓箭是何物?”
什么,这个时代居然没有弓箭?
秦虎左右环顾,发现车轮下面放着一根顶端削尖了的木棍,两米长,手柄处很粗,越往上越细。
越看越像是一种武器。
木枪,这可是炮灰兵的标志性建筑啊。
“靠近点,再靠近点……”几个呼吸之后,秦虎已经确定了自己没有看错。
对方可能是敌人的侦察兵,放在这年代叫做斥候,他们正试图进入营寨,进行侦查。
当然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顺便投个毒,放个火,或者执行个斩首行动啥的。
“一二三……”
他和秦安趴在地上一动不动,直到此时,他突然跳起来,把木枪当做标枪投掷了出去。
“噗!”
斥候是不可能穿铠甲的,因为行动不便,所以这一枪,直接洞穿了他的胸膛。
跟着秦虎提起属于秦安的木枪,跳出车辕,拼命的向反方向追去。
为了情报的可靠性,斥候之间要求相互监视,不允许单独行动,所以最少是两名。
没有几下,秦虎又把一道黑色的影子扑倒在地上。
而后拿着木枪勒到他的脖子上,嘎巴一声脆响,那人的脑袋低垂了下来。
“呼呼,呼呼!”秦虎大汗淋漓,差点虚脱,躺在地上大口喘气,这副身体实在是太虚弱了。
就说刚刚扭断敌人的脖子,放在以前只用双手就行,可刚才他还要借助木枪的力量。
“秦安,过来,帮我搜身。”
秦虎熟悉战场规则,他必须在最快的时间内,把这两个家伙身上所有的战利品收起来。
“两把匕首,两把横刀,水准仪,七八两碎银子,两个粮食袋,斥候五方旗,水壶,两套棉衣,两个锅盔,腌肉……”
“秦安,兄弟,快,快,快吃东西,你有救了……”
秦虎颤抖着从粮食袋里抓了一把炒豆子塞进秦安的嘴里,而后给他灌水,又把缴获的棉衣给他穿上。
天还没亮,秦虎赶在换班的哨兵没来之前,砍下了斥候的脑袋,拎着走进了什长的营寨,把昨天的事情禀报了一遍。
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别人冒功,他知道自己现在身处何种环境。
“一颗人头三十两银子,你小子发财了。”
什长名叫高达,是个身高马大,体型健壮,长着络腮胡子的壮汉。
刚开始的时候,他根本不信,直到他看到了秦虎缴获的战利品,以及两具尸体。
此刻他的眼神里面充满了羡慕嫉妒恨的神色。
“不是我发财,是大家发财,这是咱们十个人一起的功劳。”
新
第二百四十二章 手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