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十章 家乡的美食
就在等待仲裁审核的这几天,杨立新决定要去尝遍之前没有时间尝过的所有美食!
这是位于维真区黄屋街的汤粉店,从1980年创办至今,已经有四十年历史了。
杨立新记忆中,还是年少时跟外婆过来吃过一次而已。
那时,外婆还没有退休,她会带杨立新到处吃附近的有名餐饮店,小小年纪的他,已经尝遍了附近的美味。
然而,三十多年过去了,外婆也已经不在了,很多店也已经消失了,只留下那美好的回忆,残存在记忆当中。
幸运的是,这黄屋街似乎没有受到哪些改造的影响,依然保持了原始的风貌,虽然外观看起来残破,但看上去,还真的是儿时的模样。
像这家陈记猪脚粉,菜单还是很简单的,基本都是维持猪脚粉为主,也可以替换炸猪皮、肉丸或者猪大肠、小肠什么的。
本想点猪脚粉的他,一眼就看见了大小肠,于是,让店家也带上。
“正所谓,人生无常,大肠包小肠。”这么多年,自己经历过这么多风风雨雨。
现在回首,不敢说早已看淡,却也都能够承受。
这个社会的变化,实在太快了,快到有些适应不过来。
回想当初,刚出门的时候,到处都是前辈大叔、大妈们,现在身边的,却都是比自己小一轮的小弟弟、小妹妹。
很多当年他耳熟能详的话题,现在提出来,似乎已经得不到回应了,这或许就是所谓的“代沟”了吧?
杨立新坐下,环顾了四周,触景生情,回忆起当年牵着外婆的手,走在大街那懵懂,又期待的样子。
身旁的这些上了年纪的大爷、大婶们,当初也是挺直腰板的中年人。
不知不觉,他们现在年纪也大了,当初老人家们哼的《打起手鼓唱起歌》,也悄然换成了《千年等一回》。
杨立新不禁感叹,或许不久后,会听到一位老人家唱《双截棍》也说不定。
这时,热乎乎的猪脚汤粉端了上来了。
杨立新闻了闻,那味道,似乎有些不太一样。
他尝试着喝了一口汤,感觉味道似乎变淡了许多,不过现在流行清汤,也正常,毕竟跟者时代走嘛。
或许是成本的问题吧,这里省却了比目鱼干,只留下虾皮。香味少了,自然汤的质感也降低了不少,但也比那些洗过水来的清甜,总体来说,还算是不错的。
再来就是试试汤粉,这汤粉还是属于软烂点的,因为软烂的粉,所以,也较为入味。
最后,就是试一下猪脚,这猪脚的肉非常软,而猪皮和筋则比较爽口,口感层次十分丰富。总体来说,也是能咬的动的,不会让你觉得咬起来很吃力的感觉。
杨立新十分感动,这味道,不能说是人间极品,但至少也是上乘之作。
有时候,优秀的食材,只需要简单的烹饪手法,不需要太过于繁杂的操作,甚至不需要一个五星大厨,只需要用心去经营,用心去制作便可。
客户只要被你的作品打动,这就是一辈子!
这价格虽然比起他小时候,自然提升了三倍有余,可价格还是属于比较低廉的区间。
这或许也是它历经四十年,经久不衰的秘诀吧。
吃饱喝足,杨立新又准备上路。杨立新默默地回头,看着那已经有些掉色的招牌,心中默默祝福,希望这家店能够继续传承下去,一代传一代,将好吃的东西,继续分享下去吧。
吃完了这猪脚粉,似乎感觉不到饿,还只是个半饱,不行得继续尝下去!
下一站,是哪里呢?
杨立新才刚从街头走出,立即在拐角处,看到现在被封神的那间店——合味云吞。
一碗优秀的云吞面,包括汤底、汤面以及灵魂云吞。
这里的汤底,显然保留了比目鱼干的味道,那晒干了的比目鱼,浑身上下,散发出的独特的鲜味。这才是云吞面必备的材料。
当然,要想将比目鱼的气味更加激发出来,还是先要给它烤一烤。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比目鱼的油脂烤出来,形成一种特殊的焦香。
接着,就是将这些比目鱼磨成粉状,放入汤中。
当然汤光靠比目鱼是不够的,要汤鲜甜,最后还得靠猪肉。
杨立新记得当年看过一本杂志,就是讲三家星级酒店的大厨,在比拼厨艺,分别用猪肉、牛肉和鱼肉来熬汤。
最后,猪肉熬汤的师傅轻松完胜,就是这个道理,一样的分量,猪肉就是要比牛肉、鱼肉来的鲜甜一些。
当然面的爽口,可以放入鸭蛋。当然,还需要老师傅的擀面杖的用力挤压。
还有这大大颗的云吞,一口都差不多吃不下,一口吃下去,瞬间在口腔爆发出味蕾的冲击。
这就是久违的那股家乡味道,这是在深滨所体会不到的。
这都是需要花时间制作的,是那些讲究效率、利益最大化的网红店,所无法比拟的。
这碗云吞面原本就好吃,杨立新经过多年观察以及收集资料,所得出的云吞面制作精髓,再放回到这碗云吞面中,瞬间感觉味道更好了。
不知不觉,又把这云吞面给吃完了,这回才总算吃饱了的杨立新,依依不舍地站了起身,看看这古朴的街道,还有那份久久未能忘怀的人情味,此刻的心境舒畅了许多,顿时感觉到这时光仿佛间,又回到了过去那段青葱的岁月。
那是一个最好的年月,无忧无虑,不需要担心工作和收入,也不需要忍受老板、上司们的尖酸刻薄,也不用为每天吃饭而发愁。
可惜时光飞逝,场景依旧物是人非。
很多东西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消失,也因为时代的更替而更新,渐渐的,已经变成不是那个杨立新熟悉的时代,这却又是下一代人熟悉的时代。
想到这里杨立新不禁感叹,他叹了一口气。
这或许就是中年时代,要到来了吧?
也正是这一叹,让杨立新旁边的人注意到了他,那人立即喊住了他:“立新,这么巧,在这里都碰见你呀!”
杨立新一看,竟然是很久不见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