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返回咸阳
秦王嬴高的举动,把飞燕吓了一跳,忙问:“怎么啦,大王?”
赢高问:“今天几号。”
飞燕略想了一下,道:“秦王高二年十二月十八。”
秦王赢高若有所思,“寡人差点忘了一件事。”
飞燕宽慰说:“大王日理万机,操心的事儿太多,需要记住什么日子,告诉臣妾。臣妾记性好,为大王记住,到时提醒大王就是了。”
赢高摇了摇头:“这事事关重大,不能告诉你。”
飞燕知趣地小声说:“那臣妾就不多嘴了。”
秦王赢高轻轻抚摸了一下飞燕的脸颊,也不多说,起身更衣。
随即,命谒者宣大将军王贲、御史大夫尉僚、郎中令盖聂以及卫尉李巴觐见。
半个时辰后,秦王赢高与飞燕吃过早饭,嘱咐其抽时间休息,随后,来到前面的大殿,会见群臣。
秦王嬴高对阶下的四人道:
“此次,荥阳初战告一段落,我军大获全胜,可喜可贺。”
“昨日,寡人见识了锐士们的战斗力,也看到了荥阳城严密的防卫,大将军的指挥调度有方,给了来势汹汹的刘邦当头一顿棒喝。”
“这次的教训,够刘邦喝一壶的,短时间内,楚军应该不会组织大规模的进攻。何况有尔等在,寡人足可安枕无忧。”
秦王如此开场白,令四位大臣,心里不免猜测着接下来要说什么。
秦王继续说道:“现在,唯一的焦点是,要尽快夺回敖仓。那里的粮草,是我军就近补给的基站,不能长久落在敌手。”
“大将军,对此是如何打算的?”
王贲在来觐见秦王的路上,已经准备好了这一问题的对策,此刻上前一步奏道:
“启禀大王,老臣对此已有计划,不出意外,我军将在三日内收复敖仓。”
“噢,老将军,三日内收复?”
“是的大王,今天一早,臣已命令新军整装集合,就等大王下令,即可前往攻打。”
秦王颔首道:“老将军果然雷厉风行,不过,连续作战对新军也是一个考验呐。”
王贲回道:“大王,这种锻炼是必须的。在未来,更复杂的战场局势,更艰苦的作战条件,随时可能发生。我们的新军,理应做全能型全天候的作战准备。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王贲的最后一句话,秦王听起来很耳熟,赞道:
“好一个‘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我看,就将这三句话,作为我军的座右铭,指导今后的作战和训练。”
王贲施礼:“喏,谨遵大王圣命。”
秦王嬴高又问:“老将军详细说说,收复敖仓的战斗,想怎么打?”
王贲胸有成竹,回道:“老臣准备将新军的炮兵集中使用,让楚军再尝尝咱们霹雳炮的厉害。”
“将营门轰塌后,蒙原率重装步军突进营内,负责清剿楚军。”
“同时,王威带五千轻骑,快速杀入后面粮仓,防止楚军狗急跳墙,放火烧仓。”
听到最后这句,秦王嬴高再次点点头,脸上露出赞许的微笑:
“嗯,大将军如此安排甚妥。王威的轻骑是这次进攻的关键。从发起攻击到突进营寨,一定要用最短的时间占领粮仓,不给楚军留有放火的机会。否则,我们攻取敖仓就失去了意义。”
王贲再次施礼:“谨遵大王圣谕。”
至此,秦王赢高才言归正题道:
“好了,说完荥阳和敖仓,通知诸位一件事,寡人明日要回咸阳了。”
“荥阳前线一应事务,由大将军王贲全权负责,卫尉李巴协助。”
“御史大夫尉僚和郎中令盖聂,随寡人一同回都。”
四人齐齐向前拜道:“谨遵大王之命。”
第二日,是个艳阳高照的晴朗天气。
秦王摆驾,在龙虎营的护卫下,盖聂和尉僚随从,王贲另派三千新军甲士护送,浩浩荡荡离了荥阳王宫。
自十月初至今,转眼快两个月的时间过去了,秦王嬴高御驾亲征的目的已经达到。
做为局势天王山的巨鹿之战,以秦军的彻底胜利,宣告大秦劲旅的彻底回归。
而荥阳击溃了刘邦的进犯,使秦王彻底掌握了关内外战场的主动权。
两个月来,秦王连续征战,无论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都有些疲惫,而且,都中咸阳虽然有丞相子婴和资政李斯主持,遇到重大事情,也通过快马驿传请示汇报,但毕竟整个大秦上下,也不仅仅是战事。
无论是三公九卿,还是内政、外交,包括即位以来推行的新政,都需要秦王过问,何况后宫家事,也需要抽空办理。
毕竟,现在赢高是个秦王,即使一言九鼎,也有身不由己的时候。
秦王的队伍,先是登上王元的水师战船,溯河而上,进入函谷关后,嬴高命队伍弃舟登岸,改走陆路。
途经崤山时,秦王一行到了崤山军营,看望了正在那里训练的军校学员和接受闾官改造的降将们。
秦王发表了一番鼓舞人心的讲话,勉励大家勤学苦练。
随后,又与被俘的楚、赵、魏、燕、齐及匈奴等降将们,举行了座谈,了解他们的改造和学习情况,对表现良好的进行了表彰。
座谈会后,秦王赢高给了尉缭一份名单,上面列举了经他动用读心术,对忠诚度达到八成以上的降将名单,嘱咐其可以优先启用。
当然,尉缭无从知道读心术和忠诚度的事情,他只以为,那份名单是秦王根据自己的观察判断,以其个人的好恶进行的选择。
做君王的,就有这样的权力,正所谓“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尉缭立即将这份名单落实。
在一个月内,先后向前线派出了龙且、陈武、项庄、周殷、季布、栾布、项它之属,充实到王贲、王离、韩信、李巴等军中。
视察完崤山军事学院后,秦王的车驾继续西行。
一转眼,队伍过了灞桥,眼看咸阳城遥遥在望。
只见前面驰道两旁,前来迎接的队伍,已经等候多时。
丞相子婴和资政李斯,事先接到快马通报,秦王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