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玄枫城
杜明椤自身是金丹修为,因此自能看出眼前之人根基十分稳固,并非磕丹药堆出来的修为,故而颇为震撼。洛清辞解释道:“弟子先前遇到了一些机缘,因而得以将修为突破至筑基中期。”杜明椤闻言点点头,赞道:“即便如此,也十分难得了。”顿了顿,他提醒道:“外出历练不比在宗门之中,一切皆需小心为上,不要轻信他人。似自身碰到机缘这类的话,在外可莫要提及,以免惹祸上身。需知在宗门之内你们受宗规保护,不会有生命危险,可一旦出了宗门便要面对修真界弱肉强食的法则。”他心中清楚,似洛清辞这样天资实力皆出众之辈,只要不中途陨落,未来宗门必将多出一位炼虚期以上的大能,众所周知,宗门强盛与否和高阶修士大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杜明椤在九岁那年通过入宗考核,其后除了必要的历练外均呆在宗门内,心中早已把太一宗当成了自己的家,他只愿宗门越强盛越好,因此自然不希望洛清辞出事。他修炼至今将近四百年,在这期间经历过许多天资出众之人的陨落,包括他的挚友周煜。周煜同他一届入宗,两人兴趣相投,常在一起结伴出任务,一来二去便成了无话不谈的挚友。周煜资质极好,先他一步结成金丹,其后他向宗门申请外出历练,但却再也没有回来。当时还是筑基大圆满的杜明椤见挚友外出历练长达十年未归,担心其安全之下每月都会来外务殿查看弟子玉册,以此判断挚友是否安好。初时的几个月一切正常,在第十一个月查看时却发现玉册上挚友的姓名已经变得黯淡无光。自此他便知晓挚友已经陨落,那个与他无话不谈的人再也回不来了。或许是天道自有定数,在他结成金丹后外出历练时因一次偶然机会得知了杀害挚友的真凶身份和事情经过。挚友颇擅阵法,外出历练时受对方之邀临时结伴一同去探索了一处未知洞府,那人后来见洞府内宝物颇多,起了贪心,趁挚友不备之时将之杀害。此人心胸狭窄,为人贪婪,平时也结下了不少仇家。因此他将挚友之物拿去黑市销赃之时被仇家认出了出来,其杀害当初与之同行之人一事也就传了开来。这人是金丹后期,而杜明椤当初只有金丹初期,实力有限,知晓仅凭自己是无法替挚友报仇的,于是他耗费大代价从别处拿到了对方杀害挚友的证据,并将之上呈宗门执法殿。自此,杀害挚友之人被列入宗门绝杀令上,不出一月,便被同门师兄捉拿回太一宗,处以极刑。若是挚友未曾陨落,现在也有元婴期修为了。这边洛清辞听闻杜明椤的提醒之言,又见他面露悲色,似是想起了伤心之事。她猜测对方许是有过类似的经历,于是正色道:“多谢杜管事提醒,弟子以后会注意的。”她心中也清楚怀
璧其罪的道理,不过因对方是宗门管事,且向来风评不错,加上血莲果她已服用完,故而才说了出来以解释修为突飞猛进一事。见眼前之人听下他的劝告,杜明椤道取下青灵木桌上的一枚玉简,探入神识刻入相关信息,接着道:“你外出历练之事我已刻录在玉简之内,这月月底之时我会将之连同其他报备历练之人的信息一同上报给峰主。从下月开始,你的弟子月例和宗门任务皆会暂停,待你历练结束回宗之后记得再来我这处登记一下,以此恢复往后的弟子月例和宗门任务。”闻言洛清辞恭声道:“是,弟子知晓。”...洛氏家族位于云天大陆北部边缘,此去路途遥远,洛清辞一路北行,每次遇到城池便会停下来在城中暂住一日,调息修为的同时顺便了解一下当地的风俗人情。北行的第六天,她在去路上遇到了一座看去极为热闹的城池,于是控制身形在其不远处落下。环顾四周,高约三丈的城门上方玉石匾额上题着‘玄枫城’三字。城门口有两位练气大圆满的修士守卫,进城之人需缴纳一块下品灵石。洛清辞排在了右侧的队伍里,听着周围之人小声议论着玄枫城之事。一位矮个黄衫修士道:“你们听说了吗,六天后开启的玄枫秘境外来修士也可以争夺进入的名额。”排在其前头,身着蓝色对襟衣袍的修士回道:“当然听说了,我便是为此来碰碰运气的。”左侧的队伍中,一位灰袍修士接言道:“我倒不是,我只是来此凑个热闹,毕竟可供争夺的名额只有十个,我自觉是无缘于此的。”见众人皆知晓此事,黄衫修士忖道:“说来也怪,玄枫城百年才开一次的玄枫秘境每次限两百人进入,往常这些名额都是由城主府、清音宗和王氏家族之人占据,怎么如今会放出十个名额来给外来修士争夺,这其中不会有什么阴谋吧?”蓝袍修士摇头道:“并非阴谋,而是另有隐情。”周围之人听闻此言皆被挑起了好奇之心,向他这处看来,想要听他继续解释下去。黄衫修士同样也是如此,他见对方话语说到一半便停下,连忙问道:“有何隐情?道友能否详细对我们说说?”蓝袍修士点点头,解释道:“在下有一位好友是玄枫城中之人,此前好友联系在下,说是玄枫秘境即将开启,外来修士有十个名额可供争取,让我过来碰碰运气。我当时的想法是同你们一样的,询问了好友才明白此时事缘由。道友可知玄枫城陆城主有一个女儿名为陆晚秋?”“自然知晓,在下常来这玄枫城,陆晚秋是玄枫城城主和已故道侣商凝之女。”话落,黄衫修士想到了什么,询问道:“此事和这位城主之女有关?”“不错”,蓝袍修士点头道:“虽然陆城主如今已结有新道侣,也同其有了孩子,但对陆晚秋的疼爱可是
半点未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