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商谈建立水电站(老爷们,求月票)
“你要建私人水电站?”镇政府办公室,杨志军惊讶的看向正在喝茶的吴青峰。
镇长吴家山,听说吴青峰来了,他也赶过来了。
毕竟,吴青峰每次来镇政府找他们,好像都不简单。
正在喝茶的他,听到吴青峰要建水电站,也差点惊讶的把茶水喷出来了。
无论是吴家山还是杨志军,都很疑惑吴青峰怎么会想要建立水电站?
杨志军平复了一下心情,喝了一口茶水,想了想,看向吴青峰,问道:“老弟,你搞养殖场,搞水果园,承包水库,怎么又想到了私人水电站?”
杨志军之所以这么问,其实还是有一点,他希望吴青峰专注一点,不要想到啥,就想干啥。
就算有钱应该也经不起这么折腾啊,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当然,他还有一点原因,就是希望吴青峰专注果园或者养猪场,争取搞出名堂,给恒城打造一个能拿的出手的,本土支柱产业,带动恒城的经济发展。
总的来说,他对吴青峰,不管是从私人角度,还是地方官角度,都希望吴青峰能在恒城的地界上,开创出一翻产业。
“两位老哥,不是我东一锄头,西一锄头,啥都想干!”
“而是,私人水电站是必要的一环,未来我名下将会有近两万亩,两万亩的果园,人工配套设施。”
“首先一点就是电。”
“不光果园,未来养猪场以及我所设想的一系列产业,首先一点也是电。”
“安市的电力情况,我想不用我给两位老哥科普了吧!”
“根据我的预估,等到果园,养猪场等等设施齐全以后,我这里每年要消耗近两百万度电以上。”
“首先不说我的用电成本,光说恒城配电份额连恒城居民用电每个月都不能满足,如何保证我这里的用电?”吴青峰解释道。
在中国,国家电网压力很大,中国的电力情况始终处于短缺的状态。
秦地电力虽然属于国家电网,但是秦地电力其实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如果国家电网是国家军队,那么秦地电网就是地方军队。
就像军队一样,每个城市驻扎多少,是根据城市的重量级划分数量的。
电力也是如此,工业发达,经济发达的城市,肯定是优先供电,并且配电额度也大。
而安市这种四线城市在秦地,地理位置很重要,但是经济就不起眼了,本来秦地电力就短缺,像安市就更不会有太多电力配额,每个月停电两天都是常态,而且也基本保持居民用电,如果是工业用电,还会限制很多。
“所以,我想建立私人发电站的主要目的,还是因为吴家山水库,水库蓄水量非常充足,而且对周边环境无论是地理的影响还是人为用水资源的影响,都几乎没有!”
“可以说是天时地利都在,只要促成人和就好!”吴青峰看到两人沉思,继续补充道。
杨志军和吴家山对视了一眼。
他们对吴青峰想要建立私人发电站,没什么意见,主要是害怕吴青峰一心多用,搞太多,太杂,最后“一事无成”!
但是,听到吴青峰的话,他们也不得不承认,吴青峰考虑的用电因素,的确是个大问题。
安市用电都捉紧,更别说下级恒城了。
目前能保证恒城居民基本用电已经是不容易了,更别说工业用电了。
尤其是,恒城一些上点规模的厂子,老板经常来政府抱怨,希望镇政府出面,让供电所多放点电。
但是供电所那边他出面也不好使,因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恒城供电所只有那么多,在安市供电局又要不到更多的电,自然也没办法。
“而且,两位老哥,水电站也不是单纯为我自己,我打算在水电站放一个一千千瓦的水轮发电机,预计一年可以发电近九百万度,那怕打个对折,那也有四五百万度电,我私人用不完,完全可以卖给恒城。”吴青峰抛出杀手锏。
他不信杨志军,吴家山不动心。
恒城电力捉紧也是恒城无法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
果然,听到吴青峰还能剩余至少四五百万度电,无论是杨志军还是吴家山都有些动容。
作为地方父母官,他们自然知道恒城有那些短板。
国家越来越富强。
但是人工成本不断攀升,所以有很多南方的老板,愿意来秦地,安市地区开厂,恒城也有不少。
不光南方的老板,安市本地有钱人也看到了机遇,相比以前招商引资的困难,这两年仿佛就像送上门来一样。
但,俗话说得好,天上掉馅饼,捡起来容易,就怕咬不动。
恒城也是如此,人家来建厂,就是因为用工成本,虽说恒城年轻人大多数常年不在家,但是留守的家庭妇女却逐年在增加。
这也是受到教育的影响,以前孩子交给婆婆公公,两口子都出去打工,但这两年教育的重要性,残酷性,不断攀升,也让更多的三四线城市家庭认识到了孩子未来的重要性。
所以自己带孩子,自己留守家庭的妇女逐步增多,这也是老板们来建厂的原因,就是想要利用这些留守的妇女。
毕竟,很多家庭妇女有大量的时间,在孩子上学后,完全可以在家门口找个厂,上点班,挣点小钱。
镇政府已经遇到很多想来开厂的老板了,对此,他们当然是举手欢迎,但是小规模还行,规模一但大起来,用电,也变成了难题。
没有电,怎么建厂!
他去市政府求爷爷告奶奶,但是安市电力捉紧,市长直接告诉他,别说他亲自来了,就算老天爷来了,也没有!
吴青峰这话真的说道他心里。
“这样,老弟,我把供电所洪所长叫来,我们一起商谈一下!”杨志军眼中心动不已,但是也有一丝皎洁闪过。
供电所所长?
吴青峰一愣,叫供电所干嘛。
吴家山开始也是一愣,但是看到立马去办公桌上打电话的杨志军后,他仿佛明白了。
等到杨志军电话打完,三人暂时放下发电站的事,聊了一些家长里短。
大概不到二十分钟,一个非常高大的五十岁中年人,留着干练的小平头,特别精神的推门而入。
对方刚推门而入,就一边嚷嚷着:“老杨,叫我过来干嘛啊?”
“电话里问你,还不说。”
“如果又是要电,你干脆把我卖了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