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移明皇帝 > 第314章 人才培养基地

第314章 人才培养基地

“陛下,能否从内务府调一批人给臣?”

对朱由检的请求,朱慈炫甚感疑惑。

他跟倪元璐快马回京,可后面还跟着一大票人,都是赈灾、抗灾自救中表现突出者,从基层锻炼出来的。

那些都是实干官员,用起来也顺手,怎么还想着从内务府调人了呢?

朕也没帝王的忌讳,你尽管用自己人好了。

“监国殿下,内务府扩张飞速,本就缺员严重,哪来的人调给你啊?”

高时明表示异议,全大明除了陛下,也就内务府压力最大。

不过,朱慈炫还是想听听朱由检的理由,冲高时明摆摆手,问道:“信王叔,从内务府调人,你是怎么考虑的?”

“陛下,朝堂多是夸夸其谈之辈,虽说官场风气有所好转,但仍缺乏下基层的魅力。而不了解基层情况,又岂能作出正确决策?故而臣想启用实干之臣。”

说到这里,朱由检瞧了乾圣一眼,见他若有所思地点头,于是鼓足勇气道:“陛下,这次从陕北只带回百余官员,别说用来治理北方四省,就是治理北直隶都远远不足。”

听到这里,朱慈炫基本算是明白:“信王叔,在没实行新政之下,你打算充实基层官员,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

“陛下,臣确有其意。”朱由检有很大期待。

朱慈炫想了想,见孙承宗他们也没反对,就答应道:“信王叔,你可以按陕北模式施政,但不可操切。”

“臣谢陛下。”朱由检非常激动,脸都涨得通红。

“信王叔,基层官员不足,你完全可以起用寒门弟子啊,为何还要从内务府调人呢?”

朱由检回道:“陛下,内务府飞速扩张,人员是稍嫌不足,却是一个锻炼人的地方。州县所缺乏的,正是这种实干且懂经济之臣,而直接起用的士子,则是些无理政经验之人。若能从内务府调人,那地方政务效率必然会提高。”

他又建议道:“陛下,臣以为,新录用官员不如先去内务府,得到锻炼后再转入官场,如此运作对地方治理非常有益。”

绕了一个大弯,原来是想把内务府当作人才培养基地。

孙承宗倒是眼睛一亮,附议道:“陛下,监国殿下所议甚当。官吏一体化考试录用十万人,除上书房衙门选用部分外,基本充实到基层,但那里又有大量胥吏和白役,有培养价值,速度未免太慢了些。若能去内务府过渡段时间,就能从生手变成熟手,处理政务自然会老练得多。”

这事基本跟财政部和参谋部无关,毕自严和杨嗣昌微笑不语,但高时明显然是有意见的,只是朱慈炫态度不明,不便出言反对。

朱慈炫还在思考,朱由检又补充理由:“陛下,比起南方,北方出产过少,哪怕没干旱,百姓生活依然比南方苦得多。臣想从内务府调人,还有想发展北方经济的打算。”

“发展北方经济?”

朱慈炫更加困惑,这个时代除了田地产出,就只有家庭手工业收入,规模化生产作坊不多,并且将由内务府来做。

真不知朱由检如何发展经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