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册封吴王
朱雄英心中的不由一阵感叹。那个罪魁祸首…那个断送了建文朝的黄子澄!
竟然提前杀入了殿试环节,还一举获得了探花。
这真是有些吊诡。
眼下的这个大明朝变得越来越有意思了。
……
此时此刻,勤政殿里。
太子朱标耷拉着脑袋,静静地听候着朱元璋的训斥。
手指有些哆嗦的指着自己儿子的太子朱标,朱元璋是有些恨铁不成钢。
“你说你,你说你。你自个儿无能,也就罢了,这刚刚一下了朝,你就一直这样,咱的耳朵边上念叨,不应该提前就将这踢斛淋尖的事捅出来,要不是咱念你,这是对英儿的袒护。今夜还指不定怎么收拾你。”
太子朱标一脸委屈:“父皇,还有,这不都是怕英儿强出头吗?他年纪尚小,很是容易头脑一热,便做些冲动的事儿,先是踢斛淋尖,又说什么?一条鞭法,哦,虽说倒是可以杜绝这种踢斛淋尖的事儿,甚至顺带也将眼下官府的差役一事也给一并解决了。但是这种事一个处理不好,很容易成为百官的眼中钉,肉中刺,儿臣身为人父,实在不忍看见英儿遭此困局。”
听得太子朱标这般说到,皇帝朱元璋脸色这才好看了一些。
“话是这么说,理也是这个理,但你可知?这踢斛淋尖,简直是那底层官府盘剥百姓的可恶手段?以前咱也稍有耳闻,但想不到是已经风行全国,此积弊不除,咱有什么资格做这天下共主?”
越说越气,朱元璋一说到这,便用手指哆哆嗦嗦的指着太子朱标。
“你说你这么大个人儿,若是论勇气,魄力和格局,还不如自家八九岁的儿子。就连英儿这般大的孩子,都能明白:苟利国家…不避祸福的道理,你怎么就不明白呢?如今是建国初期,对于这等官场恶习,正是该痛下狠手,严厉整治的时候,否则再过个百八十年,都后世子孙君王,那只怕是早已积重难返,束手无策了。你写看看,你且看看。古往今来,多少朝代都是这么亡国的?”
说到激动,气愤的时候。
朱元璋便直接拿起了案桌旁的奏折,直接劈头盖脸往太子朱标头上打了过去。
太子朱标避无可避,只好硬着头皮生受着。
可当被打的吃劲的时候,朱标很是用手护住了头部。
只是让朱标有些好奇,这个时候朱元璋的拳头却没有落下来。
怯弱的睁开眼睛一看,原来却是自己儿子朱雄英挡在了自己面前,张开双臂,一脸无惧的护着自己。
看到自己眼前的这个大孙挡在眼前,身为一国之君的朱元璋顿时便没了脾气。
立即温和说道,“大孙,你这是做什么?”
朱雄英铿锵有力的一字一句回答到:“但要我有一口气在,我绝不容许任何人伤害我父亲,除非从我尸体上踏过去。”
咳,咳咳。
朱元璋被气的好气又好笑,手扶着一旁的桌子止不住的发笑,另一只手指着朱雄英,笑的有些喘不过气来:“你这孩子,咱打儿子,你掺和什么劲?没听说过,老子打儿子天经地义吗?”
却见朱雄英挺了挺胸脯,一脸正色说道,“这天底下做儿子的,哪有眼睁睁的看着自己亲生父亲被人殴打,却无动于衷的道理?”
听了这祖孙俩搞笑一般的对话。
“酷酷酷…”夹在中间的太子朱标也顿时笑出了鹅叫声,却见眼前朱元璋头来杀人般的目光,吓的朱标赶紧用手紧紧捂住了自己嘴巴,只是慌张之间,只是捂住了嘴,却没捂住自己的笑声。
听得这个本该挨打的家伙还能笑出声来,朱元璋怒不可遏,直接便抄起鞋底扔了过去。
“笑…你给咱笑!这么大个人啊,还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所在,竟然还有脸儿笑?!哼哼,气死咱了,气死咱了。”
……
站在外头值守的锦衣卫,纷纷一张脸涨的通红。
看到这爷孙俩活宝一般的嬉笑打骂,身为臣子,笑也不是,不笑也不是,可偏偏还止不住…
……
……
朱元璋正了正自己衣摆,端坐在案桌之前,一脸肃穆的看着自己大孙朱雄英。
“皇长孙朱雄英,跪下听封…”
在朱标的催促下,朱雄英后知后觉,一脸疑惑的跪下,眼神茫然的看着眼前表情严肃端庄的朱元璋。
实在闹不明白,刚刚还一脸和蔼的皇爷爷,究竟是在闹什么名堂?
“皇长孙朱雄英天资聪颖,胸有谋略,性格沉稳,能断大事,册封吴王,赐玉带冠旒,蟒袍金印,随太子朱标听学国政…钦此!”
“孙儿叩谢陛下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后知后觉的朱雄英终于明白了这道侧封吴王的旨意,接下来将会意味着什么。
吴王。
乃是朱元璋称帝之前的封号。
这意义非同凡响,甚至可以让人揣测到朱元璋的言外之意。
也就是说这个封号离皇太孙的位置已经非常接近了。
这要放在外头,文武群臣的眼里,几乎就是下一任太子接班人的意思。
朱雄英谢恩起身之后,便饶有兴趣的看了看这身边的父亲朱标。
一时间竟然有种患得患失的感觉。
穿越来这里这么些时间,虽然说没有从朱标这里感受到太多的恩惠与好处(毕竟不管是立殿听政还是册封吴王,都是朱元璋的一手操办的。)
但平日里的言语关心还是切切实实存在的。
只是想着眼前的这个太子朱标。命短福薄,要不了多少年便会离开自己,而那个时候自己也不出意外的话,将会接他的班,登上那炙手可热的皇位。
眼见朱雄英眼巴巴的投来这般凄迷的眼神儿,太子朱标有些哭笑不得,还以为是这个儿子有些孩子气,扭扭捏捏的,便轻轻摸了摸他的小脑袋,“你这孩子呀,父皇给你封王了,你反倒而不高兴,来来来。抓住父王的手,说说为什么?”
坐在按桌子上的朱元璋也往前倾了倾自己身子,满脸的好奇,也想听个究竟。
朱雄英撅起来了小嘴唇,“依《大明律》,一旦封王,便需得出工开府置衙,赴国就藩(这里的国,指的是亲王的封国。)只不过孙儿舍不得离开父亲和皇爷爷,再说奶奶老了,这些日子明显能觉得奶奶身子不好,孙儿,孙儿实在是舍不得离开,若是不能在父王,皇爷爷以及奶奶跟前尽孝,即便封了王,又有什么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