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重振大明朝 > 第三百零八章 陕西的旱灾

第三百零八章 陕西的旱灾

辽东那边看上去是似乎是能有几天的安宁了,但不曾想按下葫芦却起了瓢,朱友建才刚刚过了几天的安稳日子,就又被一封陕西巡抚范景文送来的奏折,给他又从温柔乡里拽了出来。

看到折子上的内容,朱友建也不禁是倒吸一口凉气,还顺手摸了摸屁股底下的龙椅,知道这件事自己要是一个处理不好,说不得还就真的会像崇祯皇帝那样,最后吊死在煤山上了。

范景文送来的折子很长,但核心内容也就八个字:陕西大旱,请求赈灾!虽说范景文从去年到任开始,就一直在积极推广红薯的种植。甚至为此,他还经常亲自下基层,进行检查指导,督促各级官员把种植红薯作为头等大事来办。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这件事进行的并不算顺利。

尤其是陕北各地,对于种植红薯一事,几乎完全没有人做。一方面是许多农民根本不懂得种植的方法,另一方面估计也是闹了这么久的灾荒,再加上流民乱匪起事,把能吃的都抢完了,他们也都饿怕了。所以在一拿到红薯以后,直接就当作口粮给吃了,根本没有按照要求去种。

各方面的原因加起来导致的结果就是,虽然孙传庭已经基本上把陕北的那些流民起义给平定的差不多了,但旱灾却依然使得许多百姓都吃不上饭。朱友建确实是免去了他们的税赋,可陕北原本就地少,还贫瘠,产出原本就低,连续的旱灾,更使得庄稼是颗粒无收。所以卖儿卖女、活不下去的现象在陕北各处依然是十分地严重。

范景文上奏折就是请求朝廷赈灾的,不然就怕刚刚平息的民变就会再次席卷整个陕北大地。虽说之前在范景文上任伊始,朱友建就已经给了他三十万石粮食,以作抗旱之用。可那真的是杯水车薪,完全解不了陕西数百万灾民的燃眉之急。

没有粮食,百姓就无法得到安抚。安抚不了百姓,那抗旱救灾的事情也就无从谈起。无法抗旱救灾,那百姓就仍然吃不上饭。吃不上饭,就会导致百姓们对朝廷失望,若是再被有心人一挑动、组织,席卷明末的农民大起义说不得就真的爆发了。

别看现在陕西各地时不时的会闹出一些民乱,有的甚至都还席卷了十几座城池。但真正能够成气候的暂时还没有,现在这些起事的人里边,没有哪个人能够真正像李自成和张献忠那样挑起明末农民起义的大梁来。如今闹腾的这些人,根本都不是孙传庭的对手,若非陕北地形复杂,沟坎纵横,他们早已经被孙传庭给全部剿灭了。

不过即使是这样,看到奏折的朱友建也是一阵的头疼,现在大明的夏税才刚刚开始征收,好不容易想着能喘口气,说不定还能见到点回头钱。可谁能想到陕西却又闹起了大旱,朱友建虽然知道陕西这几年会有灾害。但一直觉得有范景文安抚,孙传庭剿灭,再加上推广种植红薯,这些应该能够把陕西的情况给安定下来。可他怎么也没有料到会出现现在这样的情况,这会儿又该如何是好呢?

今年的夏税都已经被分配好了,根本没有结余,甚至原本该归入内帑的那部分税收都被朱友建拨给郭允厚了。要不是朴初珑接掌后宫,大力裁撤各方面的用度,开源节流,只怕现在这皇家就真的是要坐吃山空了。大明现在暂时不用背负皇上这一大家子的负担,可仍然是入不敷出,这赈灾的银子和粮食根本没人知道该从哪里出。

思来想去,朱友建也实在想不出什么更好的办法。自己的内帑上确实是还有一些钱,这不仅是朱友建的钱,也可以说是大明最后的一点家底了。不是真的到了最后关头,朱友建是不想再从内帑上拿钱贴补国家的。

这不是朱友建吝啬、心疼、舍不得出钱,而是因为内阁跟户部现在只要一有事情,第一句话就是要请皇上发内币。这可是个无底洞,再这么搞下去,别说内帑的那点钱了,就连朱友建别院挣的那些钱也填不满这个大坑的。

大明不是小太爷一个人的大明,也是你们这些站在朝堂上的臣子们的大明。你们这些人整日里不想一些真正能够解决问题的办法,一有事情就让小太爷发内币。NND,小太爷就算是开印钞厂也架不住你们这么搞啊!

凭什么你们贪污受贿,吃得满嘴流油的,小太爷就合该天天跟妹子们吃糠咽菜?一说到加税的问题,你们不是说百姓负担太重了,就是觉得在与民争利了。敢情好话歹话都让你们说了,小太爷活该做个亡国之君?

每每一想到这样,朱友建就真的有些想舍命不舍财了。给农民们加税他是肯定不愿意做的,可给商人们加税,那些大臣们又一个个把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幸亏朱友建现在死咬着没听这些大臣们的谏言,把矿税给停下,不然这一年可就不是少收百八十万两银子那么简单的事情了。

有道是“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别看大明一年的岁入高大千万两,可每年要支出的地方远远超过了收入。而且这种财政赤字可不是后世的那种健康的赤字,任谁看了,都会觉得触目惊心的。现在的大明哪里不需要钱?辽东已经是一只吞金的巨兽,每年都得投入几百万的银子,可见到的收益实在是小的可怜。别说把女真人赶回老家了,大明的兵马现在连辽河都过不去,只能被动的守在宁锦一线,等着女真人来进攻。

为了平定陕西那边的流民暴动,朱友建前后也已经投入了一百多万的银子。别看孙传庭打仗那么猛,把陕西各卫所的兵马整顿后练得跟下山的猛虎一般,可要没有朱友建在后边大把大把银子的投入,这一切估计也是空谈。

现在三大营和京师各卫所正在进行的军改,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光洪承畴来诉苦,就从朱友建手里抠摸走了三四十万银子。卢象升那里整顿兵马也是一直在要钱要粮,朱友建只好又让户部东挪西拼,给他凑了五十万。再加上东南、西南时不时发生点灾害和暴乱,都得给本就入不敷出的大明财政再增加一笔负担。

朱友建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像个救火员一样,不停地在调动着自己手头上可以调动的所有资源,将冒出来的火光给扑灭,唯恐各处燃起的烽烟把立国两百多年的大明给燃尽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