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 邀请贴
教会女人刚学了两天数学,知道一点简单算法,她给这些对神仙稻毫无概念的村民们算道:
“徐家军收五成粮税,要是这神仙稻真能亩产七百斤,就算扣掉五成,俺们也还能剩下三百多斤,这要是放在以前,就算地主不要咱们的税,俺们一亩地也产不了这么多的粮。”
“所以,俺们只要跟着徐家军干,就不会再饿死人了,这么多粮食,就算一年一户只种一亩,喝粥也能让全家活下去!”
有村民惊奇的问这女人,“你咋这么会算了?去年你家上税还跑来找俺帮你算呢。”
女人笑了笑,指着教堂旁边的扫盲班说:“大家也想跟俺一样聪明不?想的话,就来上扫盲班,读书识数,放到以前俺们这样的人哪有机会啊?”
“徐家军现在给大家办了扫盲班,还请了老主家的侄儿们过来给俺们授课,还不快快跟俺进学堂读书识字去!”
村民们心头一热,原本对扫盲班态度消极的村民们,这会儿感受到了教会女人身上的变化,对读书识字的态度瞬间转变。
正好田地已经分完,距离春耕还有一段时间,现在又不用给主家打柴挑水修路什么的,大把属于自己的空闲时间,倒不如抓紧时间把字认了,好早一点拿到神仙稻。
村民们读书热情高涨,梁家族人们也不敢落后——主要是徐家军的规矩,扫盲班毕业生外出干活能多拿十个筹子,现如今田产都没了,他们现在能够想到的维持生计的唯一途径,就是给徐家军办事。
而想要给徐家军办事,就得会写他们的简体字,会说他们的普通话。
一时间,原本还算宽敞的扫盲班教室里挤满了人,反倒显得逼仄。
徐家军在梁家乌堡停留了五天。
第一天,给佃户们重新登记造册。
第二天,分田分地,建立教会。
第三天,扫盲班办起来。
第四天,大小事务已经基本安排完毕。
第五天,上午由徐月做了一次演讲大会,并根据村民们投票选举出十名优秀代表。
而这十名代表,将会在半月之后,去往县城,参加半月后的农民诉苦大会。
在会上,徐家军会根据渔阳县内农民代表们反应的情况,对地主们进行最后的审判。
做完这一切,徐月便带领徐家军,继续赶往下一个目的地,解救盼望着得到解救的农奴们。
走之前,徐大发给梁老爷一份邀请帖,请他务必在半月后的诉苦大会上出席。
梁老爷手捧着徐大发下来的精美请帖,心如死灰。
他很想问问,能不能不出席。
然而,没给他开口的机会,徐家父女三人便离开了。
他们人走了,带徐家军留下来的领导班子却没有离开,教会留在村内,负责指导村民们接下来的一切行动。
接下来的半个月,梁老爷寝食难安,食不下咽,横竖都睡不着,时时刻刻回忆着自己往昔对佃户们的所做作为,对自己先进行了一轮审判。
实际上,和其他地主比起来,他并不算多么苛刻,收缴的租金也只有五成,这和其他各地郡县的标准是一样的。
但作为昔日的最高掌权人,庄园的实际管理人,难免对佃户们进行语言辱骂,或者是惩罚克扣他们粮食的举动。
有时候,遇到那些特别混的,还会派部曲家丁教训一顿。
只要一想到这些,梁老爷心里就发慌,对即将到来的诉苦大会,感到了深深的恐惧。
倒是儿子伯亚还安慰他,“爹,您也不用太慌张,大不了到时候我用政绩换您,保住您一命应该是可以的。”
“况且,现在不是还有时间吗?您多为乡亲们做些好事,他们念着您的好,会对您手下留情的。”
梁老爷一听这话,总算不再生儿子的气了,腾的站起身,忙问道:
“是不是好多人家的粮缸都空了?这都还没到春耕呢,没有粮食吃会饿死人的,你快去把咱们家的粮仓打开,按照人头给这些人家送粮去,可不能在咱们村子里闹出人命来。”
伯亚欣慰一笑,“爹你放心,徐家军来的前一日,咱家的粮食就已经分出去了,虽不能让大家吃饱,但也不会饿死人,熬到春耕完全没问题。”
“况且,城里现在四处招工要人手干活,这些天我正准备组织村里的壮劳力们进城为徐家军修路,这是力气活,一日能得二十筹,徐家粮铺在县城已经开张了,五筹一斤粮,只要好好干活,就饿不着了。”
“饿不着就好,饿不着就好.......”梁老爷顿时松了一口气。
既然粮食已经发了,那他还能为村民们做些什么呢?
有了!
“家中现在已经没有那么多田地耕种了,多余的耕牛,不如租给村民们用吧,你去教会那边问问神子,看看他们能否做个中间人,给两边做个担保,咱把这些耕牛或是租或是卖给村民们,怎么样?”
梁老爷看着儿子,他不太确定徐家军会不会允许他做这样的事情,又暗搓搓的附在伯亚耳边补充一句:
“要是能成,给神子些许好处也成。”
不想,他这话音刚落,就被伯亚严厉的呵斥了。
“爹,你可千万不要在徐家军面前来从前那一套,在徐家军内,受贿可是要直接杀头的!”
梁老爷觉得儿子还是太年轻,不以为然的嗤道:“你傻呀,不要让人发现不就行了?”
伯亚严肃提醒道:“不管是光明教会还是徐家军,都是严格遵守纪律的徐家人,他们绝不会受贿!”
这不可能,真能有人能够拒绝金钱的诱惑吗?梁老爷不太信。
但很快,一则关于行贿的消息从隔壁郑氏乌堡内传来。
郑家一位公子假借商谈要事为由,将一名徐家军骗到宅院里,实则是要施行美人计,打算收买这名徐家军。
不曾想,偷鸡不成蚀把米,这位郑家公子当日就被徐家军捆起来吊在郑家门楼上,暴晒一日,以儆效尤!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