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四章 赵王的应对
怒!
已经不是赵王何此时唯一的心情。
那只是一个对突如其来消息的应激反应。
所以,它很快的就平静了下来,深思这件事情背后的推手。
赵王虽然不过三十出头,但是他经过赵武灵王的精心教导,同时,也经历过政变的洗礼,不管是参与者还是看客,他都对于阴谋诡计这一套了如指掌。更何况,如今赵国在他的带领下蒸蒸日上,隐隐有处于山东诸国之首的态势,依然与老霸主楚国同为抗秦的支柱。可以说,他的政治敏感性也在与各国的国君以及自己下面的官员的斗争中不断的强化。
这次的伏击,可以看做是一个信号……有人不希望赵国与燕国的这次联合。
但是,赵王也知道……单单凭借这点,根本就不能说明够找到幕后元凶。
秦国,有可能吗?肯定有可能,若是燕赵联合进一步发展,对他的威胁最大。就好比美国,世界上谁与东方大国关系好,美国对付不了这个大国,但是那些实力并不小的国家马上就回陷入动荡,政府有倒台的危险。
山东五国可能吗?也可能,毕竟他们不可能希望原来平起平坐的人,突然间成了自己的老大。这也许就是袁世凯最后称帝失败的原因,毕竟曾经的兄弟,有可能接任的总统的,结果成了家臣,这谁受得了。
就要灭亡的齐国可能吗?当然也有可能。灭亡齐国,赵国下了大力,若是燕赵联合,则齐无复国之望。点燃了全球火药的那个青年就是这样。
赵王何肯定不知道美国的作为,也不知道袁世凯这个不懂心理学的失败者,当然,也不了解世界大战。……但是他依然有自己的判断……敌人无处不在。
甚至……想到赵梁的话……但是很快他就否认掉了……他不认为威后有这么大的实力。
所以,最后他决定冷处理。……既然事情已经发生,那么如今要做的就是解决问题。
大肆的追究这件事无异于会使得赵国政治动荡,百姓不宁,这对于自赵武灵王开始就采取相互妥协来进行改良的赵国来说,很不好——赵国的掌权者明白,避免动荡学会妥协,才能最大限度的实现强大。
这一点,赵武灵王做的最好,毕竟,他开始对赵国改良之时,并没有秦国那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国内大环境,四处受敌的地理环境决定了赵国必须和平崛起。……所以,与秦国不同,赵国的变法或者说改良并没有人头滚滚,他是在相互妥协中寻求平衡点的……所以,赵国崛起的和很快,若非赵武灵王突发奇想的做起了太上王,最终导致了权利的争夺,赵武灵王英年早逝……中国将以何种方式完成统一真是未可知也!
所以,赵王何最终的决定是——派蔺相如前去对这次情况进行私下查看一番,看能不能发现蛛丝马迹;命赵梁率领两千轻骑前去柏人,迎接公主,护送公主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