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一招好棋
祁离殇嘴角翘起:“臣已经听说了,正要去迎接皇上,没想到皇上这么快就回来了。”
“你快夸夸朕。”
祁离殇看了眼张福。
张福回顾神来,连忙指挥着人出去,把时间空间留给了两人。
“去御膳厨房那边,让他们做些皇上爱吃的饭菜送过来,今儿个是大喜的日子,我们陪着让皇上高兴高兴。”
张福的眼眶红了红,“再让人做点先帝爱吃的菜。”
这样的好消息总要告诉先帝也一声。
张福觉得自己没辜负先帝的托付,哪怕现在死了也值了。
沐青璃被祁离殇抱到了床榻上,高兴的两只脚丫上下晃动,“你说朕是不是特别厉害?”
祁离殇很有耐性的摸了摸她的头,“皇上当然特别厉害了。”
【沐青璃也觉得自己很厉害,整个人都飘飘的,要是不是祁离殇拉着她的手,她都能飞到房顶上去。】
祁离殇哭笑不得,这就有点夸张了,不过还是紧紧的握住了她的手,不至于让她飞到房顶上去。
这一次的考试可谓是惊天动地,无外乎是当朝皇帝也参加了考试,不仅如此,还拔得了头筹,当上了历史上第一位考中状元的
皇帝,光是这一点就无不令人称赞。
本来还有一部分人不相信,直到看到了皇上的卷子,他们才真正的心服口服。
且不说答得如何,卷面就比很多人都要好,字比刊印的字都要规整,难怪人家能得第一?
除了沐青璃这位状元皇帝被人议论以外,议论最多的就是三名女子进士。
录取的三十五名中有三名女子,考过的人都知道题很难,多少人出来就哭了。
结果就是这么难得考题,竟然有三名女子考中了,简直不可思议。
不过,清楚了三名女子的身份,大家就觉得没什么奇怪的了。
排在第九名的楚幼芙,可是当朝楚忌酒的女儿,楚忌酒学识渊博,他的女儿考不中还有天理吗?
怎么可能考不中?
第十名的王可晴也有一定的名声,又是顾夫子的外甥女,考中也很正常。
至于陈霄月陈家也是书香门第,虽然比不上楚家和顾家但是在文学也有一定的地位,考中也应该。
学子们接受程度良好,这让准备利用他们推翻女子官制的朝臣狠狠的惊讶了一把。
平日里什么女子无才就是德,三从四德,三纲五常,都上啊,怎么一个个的都不说话了?
学子们:……废话考得过当然说了,这不是考不过吗?
糊名考试根本不在乎名声和地位,还有什么可说的,倒是他们这些男人,实在是无地自容。
去年八月份考中的人则非常的庆幸,要不然考不过女子或者跟女子同科,该多丢人。
其中最让人令相不到的就是乌东会和宋双成,两人虽然是吊车尾考中的,但是最开始他们的家人是没想过他们能考中的。
本打算以他们的学识去考个明经就不错了,谁知道竟然考中了,真是意外窒息。
尤其是在考题格外的难的情况下。
事后一想,两人倒是十分庆幸考题这么难,真是因为难对大家都一样,因为他们在宫里见识多,答题的时候侧重点要比旁人更精准一些,也因此名次才靠前。
不管怎么说,考中了就好,管他第几名呢?
乌宏利在衙门就听说自己儿子考中了第三十三名,一颗高高悬着的心都放下,乌东会能够考上,总算是不负皇上的期望,这一下子也能堵住不少人的嘴。
省得他们以为他儿子就是靠着伴读混日子,其实他儿子还是很有些本事的,你以为春闱进士科考试人人都能考中的,可比秋闱考试还要难?
消息一出,立刻有人拱手恭喜,“乌大人,令郎考中了进士,以后就可以入朝为官了,这可是大喜事,你得请我们吃顿喜酒啊。”
乌宏利立刻笑脸迎人,“应该的,应该的,回头我就让人把帖子送到你们府上,到时一定记得过来吃酒。”
甭管别人面儿上如何,乌宏利都很高兴的回了回去。
叫你们平日里瞧不上我儿子,这下怎么样?
他儿子考中的可是进士科,跟皇上还是同科进士,将来入朝为官就比多少世家子弟和官员子弟顺畅?
看看他儿子,再看看你们家中不成器的儿子,比的了吗?
乌宏利无比的庆幸,当初让儿子进宫做伴读,实乃一招好棋呀。
“说起来皇上考中了状元,我等是不是应该恭贺一下皇上呀?”
“应该的应该的,皇上肯定不会安排酒席,但我们这些臣子总要表报心意。”
众人一寻思也是这么个道理,便让人回家告诉家中的夫人,准备一些贺礼给皇上。
于是一下午的时间,沐青璃的库房都快被装满了,全都是恭喜她考中状元的,因为是贺礼,沐青璃倒是不好推回去,只让张顺仔细的记下,回头找机会还回去。
沐青璃很高兴决定回头把工作餐再加上一些。
就这样,第二日早晨,沐青璃就笑呵呵地请大家吃了一顿工作餐,比以往凉凉的工作餐好多了,起码是热乎的,且色香味俱全。
能够吃到皇上请的工作餐,也是不容易,别管年轻还是年老,所有人面上都带着喜气,把皇上夸得都不好意思了。
就连一向严肃的楚忌酒礼亲王等人都没有拦着,底下的官员看几位大人都不拦着,便越发地夸赞皇上。
但夸着夸着就有点不对味儿,说起了皇上年纪不小,要考虑后宫的事情。
“诸位大臣恐怕是忘记了上官太医的叮嘱,朕还要再晚几年成亲,眼下最要紧的是养身子,过早成亲对朕的身体不好,诸位大
人安的什么心啊?”
此言一出,几位大人立刻战战兢兢的站了出来,“臣等有罪。”
沐青璃看向安丞相,“安丞相,他们好像是你手底下的官员,你认为该如何处置?”
被无辜牵连的安丞相只好站了出来,“皇上虽然他们思虑不周,可也是为了国本着想,不如罚俸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