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大唐:错认李二为亲爹 > 第360章 兵部难题,杜如晦再访秦府

第360章 兵部难题,杜如晦再访秦府

第二天。

御书房。

李二如同往常一样在处理政务。

突然。

一个太监走了进来,通报道:

“启奏陛下,杜丞相求见,说有大事要汇报。”

“哦?”李世民眉头一挑,“让他进来吧。”

唔……

大事?

玄龄没来。

是什么大事,能让克明一个人跑过来呢?

很快。

杜如晦走了进来。

“克明,出了什么事了?”李世民皱着眉头疑问道。

杜如晦递上来了一个奏折,随后解释道:

“陛下,兵部有一批老式兵器已经在仓库中堆积很多年了,有不少已经开始腐朽,彻底不能用了。”

就这?!

李二陛下一愣。

他还以为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结果就这么点小事??

“那就回炉了吧。”李世民冷冷地说道,语气颇为不耐。

杜如晦摇了摇头:“陛下,这批装备的规模巨大,一时间之间难以找到能够大规模熔炼,回炉兵器的工坊。”

“而且,如今兵部的工坊大多都在制造马蹄铁,打造新式兵器,若是用来回炉这些旧兵器,颇有些得不偿失。”

李世民了然地点了点头。

毕竟工部生产出来的兵器和铠甲,总是会多于常备军队的数量,这是以防出现什么缺漏,或者碰到什么大规模的战争会有不够用的情况。

特别是近些年来,大唐连年征战,仓库里更是积压了大量的兵器和铠甲。

久而久之,就会自行变得老旧,跟不上新式装备,也就没法拿到战场上用。

看到李世民点头的模样,杜如晦也忍不住把自己今日来此的目的说了出来。

“陛下,微臣去看过那批废旧兵器,发现这批兵器虽然老旧,但是也勉强可以用。”

“倘若进行熔炼回炉,然后再重新打造成兵器的话,一来一回之下肯定要浪费不少。”

“微臣想破脑袋也想不出个好办法,看看可不可以把这批废旧兵器重新利用出去,也算是物尽其材。”

“如今大唐百废待兴,这么一大批兵器闲置在仓库之中,等待报废,似乎过于浪费了……”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自然,李世民甚至没有感觉到有任何奇怪的地方。

李世民眉头紧皱也陷入了深思。

的确,这是个大难题。

回炉。

耽误工坊正常的进度,同时也浪费材料。

报废。

同样也会浪费一大批材料。

当初打仗时候,不用他当家使劲造就是了。

现如今。

当家了,才知道财米油盐姜醋茶有多贵!

该省就得省啊,不然哪有军费打仗呢?!

“这确实是个难题。”

李世民思考了一会,沉吟道。

反正他是想不出什么办法了。

老李忽然又问道:“玄龄,对这事有什么看法么?”

杜如晦先是一愣,立即拱手说道:“房相对此也是一筹莫展,这才让微臣来寻找陛下请教一二。”

李世民不疑有他,忽然笑了起来,道:“朕看你们这不是来问朕,是让朕去问那个臭小子吧?”

杜如晦讪讪一笑,没有答话。

“也罢。”李二站起身子,伸了个懒腰:“今天的饭还没吃,朕就陪你走一遭吧。”

杜如晦的眼睛顿时放光:“陛下圣明!”

李世民翻了翻白眼,这老家伙,分明就是自己想去,还非要来借着自己的名头。

不过嘛。

确实今天还没去秦府蹦迪过,浑身都有些不自在!

……

秦府。

杜如晦解释完前因后果,然后满脸探求地问道:

“小郎君啊,你可千万要帮我啊!”

“尚书大人将这棘手的问题抛给我,实在是要了我的老命了!”

秦渊仔细地思考了一下,然后对杜如晦说道:

“解决的方法肯定是有的,但是一般朝廷不会想到这么做的。”

杜如晦立马请教道:“还请小郎君教我!”

“有什么办法可以避免这么严重的浪费呢?”

秦渊也算是兴致来了,然后竖起两根手指头。

“要说办法的话,我这倒有两个主意。”

“不过我就算告诉你,兵部肯定不会采纳我这一套的。”

杜如晦点头,表示自己明白:“管不了这么多了小郎,有了主意,后面就想办法解决!”

“那行。”秦渊微微颔首,开口道:

“第一点,就是在常备的编制和府兵之外,再扩充一支由募兵组成的队伍。”

秦渊就这么一句话,直接把杜如晦和李世民给说得一脸懵逼。

扩充兵制?

在府兵之外进行募兵?

开什么玩笑?!

府兵制可是大唐进行兵员招募的最基本的法则。

这改动未免也太大了点吧……

秦渊看着两人一脸懵逼的样子,就知道他们没听懂自己说得是啥意思。

因此耐心地解释道:“扩充常备编制,并不意味着要更改府兵制,只是说以府兵和募兵相结合。”

“我大唐现有的兵员制度是府兵制,也就是士兵自备兵器和铠甲,农闲时就轮番驻守边疆,农忙时则进行庄稼耕种。”

“这样虽然极大的节省了我大唐军费的开支。”

“同时也保证了战时和农活两不耽误,但是却是有些弊病的。”

杜如晦和李世民已经被秦渊的华裔给吊足了胃口,急忙追问道:

“有些什么样的弊端?”

秦渊针对这个问题继续说了下去。

“一个是需要府兵自备兵器铠甲和干粮。”

“这看起来很不错,但是有时候这些就会成为相当沉重的负担。”

“若是碰上兵器或者铠甲损坏,那修缮起来又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第二个是因为府兵制和均田制是互相捆绑,赖以生存在一起的。”

“可一旦这些府兵均分到的田地出现了变动,就会导致人员参差不齐。”

“第三个是虽然说府兵在农活忙碌和闲暇之时进行轮番调换,在驻守边疆和庄稼耕种之间调整。”

“但有时候碰上时间调整不好的情况,就非常容易导致长时间滞留在边疆,而无法返回故乡,又或者延后执行去往边疆的命令。”

“久而久之,百姓们对于府兵制就会产生抵触心理。”

“而同样在朝廷这边,调集府兵的时候又会出现困难。”

“两头同时不讨好,这就是府兵制的弊端所在。”

杜如晦此时已经陷入了极度震撼之中。

他本意只是想来问一问,怎么减少兵器和铠甲的浪费,但没想到问出了这么大一个问题!

居然牵扯到了整个大唐最根本的兵员招募制度。

要知道,府兵制现在可是大唐军事制度的根基!

杜如晦觉得自己似乎搞出了点什么不得了的名堂。

李世民也是好奇不已。

府兵制。

在他眼里已经十分完备。

万万没想到,被这个臭小子这么一挖,居然挖出了好几个漏洞!

看着小子胸有成竹的模样,就知道肯定是有主意了!

而此刻,杜如晦整个人还处在呆滞之中。

显然还在思考这个事情。

老李已经急不可耐了,只得自己披挂上阵,催问道:“臭小子,那按你的意思,这个府兵制或许需要改变一下?”

秦渊摇了摇头。

“老头子,我的意思并非全盘否定府兵制。”

“而是说,在常规府兵制之外。”

“可以额外实行募兵制,招募一支备用的编制队伍。”

“按照我的估计,最多两年之内,我大唐就会和北方的突厥人有一场倾国之战!”

听到这。

李二的心里咯噔一声。

这臭小子还真是朕心里的蛔虫。

他怎么知道,朕不甘心,明年就想修理修理突厥人的?

看来这臭小子,也觉得突厥人不过如此,随便就能修理!

想到这,李世民的眼神越发得坚定,神色越发地亢奋起来。

秦渊的话还在继续。

“到时候这支通过募兵制组建的新军队就能够派上用场了。”

“而府库中年年多余出来的兵器和铠甲,正好给他们用于训练,这不就解决了你刚刚说的浪费的问题了吗?”

杜如晦听到这儿,才勉强算是放下心来。

他生怕秦渊把府兵制整个给全盘否定了。

依照现在陛下对秦渊的信服程度。

那必然是要动摇整个大唐的军事根基!

这个时间不对呐。

不过。

现在秦渊只是说有弊端,却没有严重影响到需要废除的地步,只是需要加以更改。

从而,让两种制度并行而存就可以。

那这个问题就还比较好处理。

他们回去之后,只要找文武百官商议一下,肯定可以通过。

很快就能搞出个章程来。

想到这儿。

杜如晦瞥了眼跃跃欲试的李世民,松了口气。

同时,他又有些好奇的问道:“小郎君,你刚刚说有两个法子,除了这个之外,还有一条是什么呢?”

秦渊这回就摊了摊手,有些随意地说道:

“直接打包卖给周边一些小国家,而他们付出人口或者钱财,要么就是珍贵的物品进行购买。”

杜如晦顿时感觉到头皮发麻,他又一次被惊到了。

怎么从冠军侯嘴巴里,惊人语录一次又一次蹦出来?

先是要更改府兵制。

现在又要和周边国家进行兵器贸易。

真的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啊……

他忍不住语气中略带惊骇地说道:“小郎君,这可是兵器贸易啊!”

“和周边国家往来贩卖兵器,这不就是壮大了敌国的力量,此乃资敌行为,从古至今都是严令禁止的,万万不可取啊!”

李世民此刻也收回了嬉笑之色,一脸凝重地点了点头。

秦渊立马有些无语地看着李世民和杜如晦。

“我说你们俩听话也就听个响。”

“所谓资敌行为,那需要进行兵器贸易的对象是敌国。”

“我刚刚还特意强调了,把兵器贩卖给那些实力弱小的周边国家。”

“比如说南方的真腊、琉球、临邑乃至南诏六部。”

“你们跟我说说,就算把兵器卖给他们。”

“他们又能掀起什么浪花来?”

“我大唐只要动用一州的兵力,就足以将他们全部镇压了!”

杜如晦和李世民这下不说话了。

的确,这话非常有道理。

如果把兵器卖给突厥、高句丽这样的敌国,那自然是脑袋有包的资敌行为。

可琉球、南诏这些算什么国家?

巴掌大!

还能翻起什么样的浪花?

那真的是一点儿影响都没有。

还帮大唐消耗了库存。

物尽其用。

在杜如晦还在思考的同时,秦渊这边又继续说了。

“而且把兵器卖给这些小国家,从他们手里换来了人口、钱财或者珍贵之物后。”

“又能重新拿回来加以利用,制造更加新式更加精良的兵器!”

“如此一来,前后根本就没花费什么代价,反倒把需要淘汰的旧装备全都给更新成了新式装备,这还不是好事一桩?”

杜如晦整个人顿时认真了起来,这倒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提议!

让那些小国家出钱,为大唐更换新式装逼并且还不至于对大唐的安全产生什么威胁。

这么想来的话,似乎好处多多,坏处却没多少。

秦渊看着眼前两个人依旧处于深思中的模样,不由得端起酒杯来抿了口酒。

“老头子,老杜,你们要是再不明白的话。”

“我跟你们多说一点,使用这个办法还能够获得一个意想不到的作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