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电报大楼
北京1506年(弘治十九年)7月10日。
成都进入北京的第一批通讯人员,在蓉城通讯大学唐坤的带领下到达燕京。随着他们的到达,成都的电报线路也到达了北京。
他们到达后首先要完成两个任务,一是与青岛、天津取得联系,并考虑建立快速通信的方法。这个任务由青岛、天津官府来完成。二是,建立大明第一家邮政所,选择到北京、青岛、天津逐步到南京、福州、广州的通邮路线。
除了保持电报通信之外,邮政所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卖报纸。为了联络青岛、天津,为了及时准确下达朝廷的命令,北京同青岛、天津的通讯采用光通讯和电报同时进行,他们一路上测试考察作为光通信的站点。北京到天津、青岛基本是平原,一马平川,上千里的大平原采用架空线路。 他们基本上选择了在城中、小山建造木塔加气球的光通信方式,预计要几十个中继站,才能到达天津、青岛。这些中继站不但要留下通信兵,还要留下警卫,他们人手少,只能再雇佣一些当地人。并通过朝廷向当地官府打招呼,起码要让他们知道这是朝廷的机构。
大同、成都、青岛之间开通的电报业务,得到了大明民众的追捧,业务红火。作为政治文化的中心,京城里反映更加强烈,因为这里没有通达电线,因此也就没有开展电报业务。给大明日报社来信询问此事的越来越多,有的信件居然有指责的言辞,说是皇家不应该对于朝廷耿耿于怀,内阁改制已经完成,为什么对于京师还限制电报业务?他们那里知道铺设电报线路朝廷是要表态的,不然就会造成双方的误解。
信件太多了,反映太强烈,报社把这个情况还有一些信件上报到朱厚炜那里。朱厚炜指示:选择有代表性的信件登载到大明日报上,不要评论,也不要解释,当做新闻事件处理。
其实,写这些信的就有不少是官府的官员。终于有人写了奏章呈报到朝廷上,说是京城应该开通电报业务,朝堂上也就有了公开的议论,最先做出反映的是兵部尚书马文升。
马文升写了奏疏,附和京城应该引入电报业务的意见。他是兵部尚书,自然技高一筹,提出了一个附加的条款,就是同时要求保证九边前线的电报通信,使朝廷和九边的边军通信及时畅通。
马文升(1426年-1510年7月13日),字负图,别号约斋,又号三峰居士、友松道人。钧州(今河南禹州市)人 。明代重臣、诗人。
景泰二年(1451年),马文升登进士第,授为御史。历按山西、湖广,迁福建按
察使,升左副都御史,入为兵部右侍郎。历辽东巡抚、右都御史、总督漕运。弘治初任兵部尚书,后任吏部尚书。明武宗时上疏乞去。正德四年(1509年),遭权宦刘瑾削秩除名。
正德五年(1510年),马文升去世,年八十五。不久后复官,获赠特进光禄大夫、太傅,谥号&a;a;quot;端肃&a;a;quot;。加赠左柱国、太师。
马文升一生功勋显著,先后辅助代宗、英宗、宪宗、孝宗、武宗五朝,历仕五十六年,后人有&a;a;quot;五朝元老马文升&a;a;quot;之称。又与王恕、刘大夏合称&a;a;quot;弘治三君子&a;a;quot;。
1368年,元惠宗妥欢贴睦尔退至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境内)史称&a;a;quot;北元&a;a;quot;,由于明军的不断打击及蒙古各地贵族离心离德,1402年北元灭亡。虽然元朝作为一个完整的政权已不复存在,但各部落依然保存有一定实力(比较强大的有瓦剌、鞑靼等部),不时南下骚扰明朝边境。因此明朝沿长城设置军事防线,确保中原地区的安全。从最东面的辽东镇至最西面的甘肃镇,共有九个军事重镇,史称&a;a;quot;九边&a;a;quot;。九个军事重镇分别为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山西镇、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
看这个意思好像是皇家急需开通京城的电报业务,求着朝廷了,所以皇家顺便捞点好处,真亏他想的出来。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个奏章长了朝廷的脸面,特有面子。内阁首辅杨廷和立即写了节略,并事先做了票拟,上报到皇帝面前。弘治皇帝朱佑樘也没有犹豫,也无需再议,直接发给司礼监用印,就当做圣旨下发了,于是京城的电报业务再无障碍。
这里顺便解释一下大明朝发圣旨的法定手续。草拟圣旨的权力在内阁手中,就是说一般的政务和官员的任免皇帝是不能自己草拟圣旨的,内阁写圣旨包括这项权力就叫做‘票拟’,皇帝的权利就是点头同意,司礼监用印,盖上皇帝的玉玺,就是圣旨了。如果皇帝不经过这个手续,直接起草圣旨用印下发的话,内阁有驳回的权利,叫做“封还”。
明朝的内阁权利很大,皇帝的权利受到很大的限制。这个票拟、封还就是代表。
??有了朝廷的圣旨各地就可以架设电报线路,开通电报业务了。
可是朝廷还有一个要求,就是九边前线的电报要通达。这个也好办,从各镇架设一条电线到总督府就可以了,
这个距离很近,为军事、官府专用即可。
本来山海关,以及更远一点的辽东镇都在海边,可以同时接通,但是皇家在那里没有势力,开通电报对于皇家没有意义,所以就通达到金州为止,反正金州居中,到山海关、到辽东都不远,骑马就是半天,至多一天的路,也说得过去了。谁知皇家这一凑合终于引来了事端,此是后话。
京城里现在的邮政所设在外城,其原因是朱厚炜的田庄在城外,就临近田庄附近,选了一个地方设在了外城。现在要开通电报业务,就要方便用户办理,这个地点就不方便了,要从新选址。
选址就要研究一下京城的格局,借此机会胡侃一点北京的格局方面常识。
??京城的格局是,除了皇宫之外被分为三大块。明清两代,五六百年的历史中都是这个格局。
??外城,也可以称之为南城的区域,就是后世崇文、宣武两区的范围,这里是贫民区,有大片的农田和村庄,还有依附城市的贫苦市民。富人极少,都是商人,集中在正阳门外、崇文门外的城门周边,这两个城门是南来客商的进城之路,特别是崇文门,它早晨开放的最早,晚上关闭的最晚,距离运河码头最近,官府对客商收税的税卡就设在崇文门,因此崇文门外也就最繁华。商人在封建社会里地位不高,“士农工商”他们排在最后,虽然不属于下九流,也差不多,只是有钱而已。
正阳门(就是前门)以北是内城,内城居中被皇宫和皇家禁地占了一长条,把内城一分为二,皇家的禁地是绝对禁止通行的。由于中南海在西侧,那里是皇家的花园,皇帝经常在这里办公,所以,以六部衙门为代表的朝廷主要机构就集中到了西部,西长安街上的六部口就是六部衙门所在地,六部衙门的大围墙至今还残留一段,在西长安街上可以看到。特别是到了清代,圆明园、颐和园等皇家园林都在西北边,因此,为了方便,朝廷的大员,王公贵族就向西部集中。西城就自然形成了京城的政治中心,进而也就是文化的中心。历史悠久的北京师范大学、男四中等都在西城,这是有根据的。
到了现代,北京发展的首要方向就是西北部,向外扩张的特别迅速,他与历史上的这个格局不无关系。
在内城,明清两代,东西城之间的交通几乎是断绝的,就是因为中间的皇家禁地,能通行的只有长安大街。北面到钟鼓楼一带才能通行,在大明的时候钟鼓楼一带就太偏僻了。所以东西长安街是京城最繁华的主要通道,这一特点延续到了现代。不过,明代的长安街可不是现代长安街那么宽阔,现代的长安街
是拆毁了几条街道合并在一起才有那么宽,广场也是没有的,那里都是民居商铺,街道纵横,也是繁华所在。
相对西城而言,东城的达官贵人比较少,但是这里毕竟是内城,天子脚下,于是有地位的富人就聚集在这里,因此东城的特点就是富有,都是家财万贯的主。后世的王府井商业区享誉全国就与此有关。经商的富人多居住于东城也与崇文门有关,崇文门基本上可以认为是通商的大门。
当然这只是一般而论,个别情况总是有的,比如贡院就在东城,孔庙、雍王府也在东城。
知道这个格局,京城的邮政所新地址就等于选好了,就是长安街上六部衙门的对面,也就是后世电报大楼的位置,毫无疑问,这个位置是首选。
得知这一情况,朱厚炜不由得动了心思,现在有钢材有水泥,何不在京城建一个类似于后世电报大楼的建筑?想到这里他提笔画出了电报大楼的外形,正准备招呼解铃铛,突然想起一事,立刻就气馁了,把画稿团了团丢进废纸篓。再想一想,又捡起来,重新展平,充分地表现出他的犹豫。
气馁何来,犹豫又在何处呢?
这个位置到南海(就是中南海)的围墙不足300米,南海围墙不过三四米高,只要建筑超过三层,站在楼上窗前,南海内景一览无余!偷窥皇家园林该当何罪?这不是自讨苦吃吗?但是,心中的思念情结又挥之不去,电报大楼可是长安街上的标志建筑,其突出的地位保持了几十年。因此他犹豫再三。
??最后他终于重画一图,形状还是那个形状,但是只有两层。中间起一个方形不太高的钟楼,正面装一个大钟表,钟楼顶部立起一根旗杆,准备悬挂大明的国旗——日月旗,这个旗杆兼做避雷针。完全是电报大楼的样子。看一看就是缩小版的电报大楼,心中很满意。
??两层建筑加上一个钟楼在这个时代也算是高层建筑了,很突出了,很显眼了,完全可以成为地标。
钟楼本来应该四面都是钟表,技术上不难,但是朝东的钟表必然是一个窗口,稍有缝隙就可以窥视南海,这个毛病不能犯。所以只是南面有钟表盘面,连二楼朝东的窗户都不能有,朱厚炜历来是加小心的,不能留下任何隐患。
??拿着这个图他就去了北京的钟表厂,首先设计出钟表,才能定整体建筑的结构。
??他告诉朝廷方面,邮政所的建筑要等待成都的设计图纸。无线电报依旧留在外城,那个高高的天线在内城不合适。??电报大楼(应该是电报小楼)提前400多年,即将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