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海外宝物何其多
他已经能够想到了,这土豆一旦大规模推行下去。
春天种下去,到了七八月份就能收获,然后立马又种下去,年末就能收获。
这样下来,这粮食就直接可以增产至少十倍以上!
十倍呀,这是什么概念!
就是蒙元鞑子再来惹事,咱大明不会再为粮食发愁了!
想到这里,朱元璋忽然看向朱环,这突然看过来,这犀利的眼神,直接将朱环看愣住了。
“老爷子,你怎么了,这土豆你都拿去,咱不和你抢!”
朱环知道老爷子的尿性,自己但凡有啥好东西,老爷子就会来上一句。
上交给国家!
如今这土豆,本身朱环拿着也没啥用,还不如老爷子直接拿回去,然后要皇上全国普及!
所以朱环这次不用老爷子墨迹了,自己主动上交给国家!
“这土豆,本来咱就要拿回去!”
朱元璋没好气的朝着朱环说道:“你就瞎种,要不是咱软萌妹子知道照顾,能有这么多土豆!”
“这么好的东西你种到缸里,还好这土豆不挑地方,要不然就被你给种死了!”
“不过也因为你瞎来,这产量降低了不少!”
老爷子骂骂咧咧的说道,不过这时他发现自己没说到重点。
就转而朝着朱环继续说道:“不过你拿出这土豆,也是大功一件,咱会和皇上说,给你赏赐的!”
“不过,你说的那个红薯、玉米啥的,在哪里!”
朱元璋显然是想到,这红薯和玉米也这么好,要全给他,他要百姓全种下去,那洪武二十六年年末的盛况!
朱元璋想想,都口水要流出来了。
“老爷子,这个咱还真没有!”哪知道朱环却老老实实的说道。
“咱听那个西夷说,这种子可都在大海之外,他告诉了咱,说在美洲,要开船过去拿!”
朱环朝着朱元璋说道。
这个红薯和玉米,朱环早晚还是要拿出来的,现在煤炭能够给他稳定的财源。
加上水泥的销量也在上涨,还有这大明洋河酒馆的收入,如今朱环要买点种子,已经不困难了。
不过,朱环还是想借助这个种子,让老爷子说服皇上开海。
哪怕只给自己一个开海的权利也可以。
自己手底下可有着明初海上王牌马三宝,所以朱环很想用。
朱环于是说完,期待的看着朱元璋。
“在大海之外!”
朱元璋喃喃自语道,然后沉默了。
这开海,对于此时的朱元璋来说,还是个很敏感的词汇。
关于海禁,这可是朱元璋在开国后自己亲自提出来的。
虽然后来朱元璋在彻底平定了陈友谅等人的势力后,对海禁又略微松散了。
但是随后倭奴国内部开始乱了,无数活不下去的东瀛武士下海当了海盗,对大明沿海地区危害也十分严重。
加上此时朝廷财政也紧张,北元又在北方虎视眈眈,朝廷不可能花费大力气去营造水师。
于是朱元璋又重申海禁,借由海禁,来阻挡倭奴国武士的侵扰。
但是此时,当土豆的产量摆在这里,而朱环又说出红薯玉米这些东西,朱元璋的内心再一次开始动摇了起来。
虽然他已经是垂垂老人了,但是身为大明开国皇帝,他也想让大明百姓,后世子孙能够生活在一个物资充沛的年代里。
不再为一日三餐而奔波,这样的盛世,才是老人的愿景。
不过这海禁一事事关重大,朱元璋此时也不敢直接给朱环满意的答复。
于是,朱元璋看了看那个土豆,朝着朱环说道:“大孙子,你说这土豆还能当主食吃!”
“对,放锅里蒸着吃或者烤着吃都行。”
“沾点盐,直接咬着吃就行了。”
朱环知道海禁事关重大,老爷子估计也一下子不能给朱环一个满意的答复。
这个无所谓,只要能在老爷子心里播下一颗开海禁的种子就行了。
朱环也不急于求成。
朱元璋这时挑了两颗大小合适的土豆,然后拿给张软萌说道。
“去,给咱烤两个土豆,咱要尝尝!”
然后又朝着解雨辰吩咐道:“你去宫里,把今天的奏折拿过来,咱今天和大孙子一起在这里批阅奏折!”
“顺便再叫一些锦衣卫拿袋子出来,讲这些土豆都给咱装进宫里去!”
解雨辰一一答应了下来,并着手去办理去了。
朱环则跟着老爷子一起去了二楼,在朱环的房间里等着解雨辰将奏折拿过来。
不一会儿,张软萌将烤好的土豆拿了上来。
朱元璋看着这金黄色的土豆,闻着香味赞道:“不错,这土豆烤着吃,闻起来比煮熟的大米饭还香。”
说着,就拿着土豆,将那烤焦的土豆皮给剥了下来。
然后沾了点盐,咬了一口。
“不错,软糯,香甜!”
朱元璋赞道。
“老爷子,这烤土豆是好吃,但是那个烤红薯可比土豆好吃多了!”
朱环笑着说道。
“你吃过?”
朱元璋这时回过味来,问道。
“额,吃过,那个西夷人当时给我吃了一个烤红薯,可甜了!”
朱环也知道自己说漏嘴了,然后赶紧补充道。
“哦,那西夷人也真是的,给个生的多好,你留着当种子,这样咱们就不需要到处找了!”
朱元璋也没想过这个是朱环在骗他,嘀咕了几句,大口的吃起土豆来。
待朱元璋将那两个土豆吃完,解雨辰也将奏折拿了过来,闻着满屋子的土豆香味,解雨辰也难得的笑了。
朱元璋看着解雨辰的笑脸,也开心的说道:“你也是穷苦人出身,听说当年要不是一个乞丐养着你,你早就冻死了!”
“你也知道百姓疾苦,也知道这个土豆的可贵之处吧!”
解雨辰连忙点头说道:“是的,要是这土豆种下去,山西陕西一带的百姓就不会再饱受饥饿之苦了!”
“是的,山陕一带缺水,这土豆听说也不需要太多水,所以你要好好看着这些土豆,争取早日让土豆在咱大明生根发芽!”
朱元璋嘱咐道。
解雨辰大声说道:“卑职遵命!”
解雨辰领命而去,朱元璋则拿起奏折,和朱环一起在批阅着奏折。
寒风在外面刮着,大明冬日的大雪还在纷飞,但是无论是这位耄耋老人,还是这位年轻的新人,都对这大明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新人搀扶着老人,老人对新人敦敦教诲,大明就像一艘充满干劲的巨轮,无所畏惧的驶过了充满了沧桑和沉重的洪武二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