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农门福妻有空间,将军宠上天 > 第310章 收服湖州

第310章 收服湖州

蒸汽时代,一个机械大革命的时代。

叶玫玫下意识想到那点浅薄的历史知识,珍妮纺纱机、内燃机、蒸汽机……

好东西是真的多,叶玫玫有些馋,迫不及待的想要进行交易。

别的不说,弄来一张纺纱机的图纸都是好的,现在的纺织技术实在是太落后了。

可是等了一会,还是没见对面有人出现。

啧,主人不在家,头一回遇上这样的。

没法子,叶玫玫只能下线了。

出去发现外头的雨水还是没停,叶玫玫有些头疼,这样下去肯定是要成灾的。

千里之外,湖州果然遭了水患。

好在杨安庆早有准备,一有苗头就态度强硬的叫百姓撤离,凡是胆敢阻拦或是扰乱的,全部抓起来。

因着动作及时,没有造成太大的伤亡。

过了几天,姜星渊兄弟俩带着工部要员亲自抵达湖州赈灾。

他们先是派人去清点了百姓们的受灾情况,经过研究讨论,拿出了具体的赈灾政策。

凡是土地被洪水毁坏无法耕种的,府衙会下发粮食;房屋被毁无处可去的,府衙统一收容。

后面姜越渊又派人来实地考察,准备兴修水利。

湖州的水太多,无论是种麦子还是种稻谷,收成都不好。

所以这个水利工程要修建的仔细,需得兼顾灌溉、排水、防洪涝等多种功能才行。

这样的计划,湖州知府动心吗?

这可是无数工部大佬们熬了好几天拿出来的方案,是最适合湖州发展的,湖州知府当然动心啊。

可是……

“王爷,倘若这时候强征徭役,恐怕民心会乱啊!”

洪涝才退,百姓们遭了灾,正是担忧今年收成的时候,上头还要征徭役。

这简直是不想让百姓活了。

姜越渊摇摇头,伸手拍拍知府的肩膀。

这知府心里有百姓,这一点很好。

只是在这湖州府里待久了,眼界还是太窄。需得送去边城进修一下才行,要不然可真不上明朝的脚步啊。

姜越渊这回来是带了赈灾粮食来的,边城如今是大明的粮仓,小麦稻谷不提,红薯土豆是管够的。

有了粮,他开始熟练的开启“以工代赈”模式。

百姓见这回徭役有钱拿,有饭吃,立马冲过来报名。

杨安庆带着军队与百姓们一同干活,吃一样的饭菜。

用最快的速度将水利修建完成,剩下的时间好好养养地,还能赶上下半年的耕种。

这哥三个的一通组合拳,直接把湖州百姓打懵了。

谁见过这样的太子、王爷和驸马啊?

这些人对百姓来说就是个符号,他们一辈子都可能见到这样的大人物。

可现在?他们就站在田间地头上!就把百姓们放在心里面!

湖州百姓们感动了。

趁着这个时机,姜星渊禀明老爹后,又宣布让湖州百姓种植新作物并免除赋税一年。

此消息一出,百姓们无不是欢呼雀跃、欣喜若狂。

他们是在做梦吗?

往年洪涝过后,耳边听着的皆是嚎哭悲鸣,卖儿卖女的大有人在。

可今年洪涝过去,他们居然有心情考虑晚上是吃土豆还是吃红薯,秋收后种几亩土豆几亩稻子这样的问题了。

可看到时不时到田间、城楼上巡查的贵人们,他们清楚的知道,这些都是真的。

三兄弟这一出,彻底笼络了湖州百姓的心。

这段时间里,湖州府忙忙碌碌,东海府上下也没闲着。

叶玫玫说到做到,趁着下雨大家都在家里窝着,派人挨个上门去抄写那十来家的藏书。

东海城就那么大,没过半天,该知道的就都知道了。

有那聪明的就凑在一起,主动带着家中藏书敲响了公主府的大门,主动献书。

美名其曰身为东海府官员,应该为府里读书人尽一份心。

叶玫玫相当满意这些人的识趣,好言好语将人送走,扭头就办了一场赏花宴。

她在赏花宴上,将这几家的女眷好一通夸奖,又赏下一些时兴的衣料首饰。

如此一来,谁还能不知东海公主的意思?

不拘是几本还是几车,一个个麻溜的往公主府送书。

倒也有不舍的,毕竟这时候书籍是珍贵的家产,但旁人都送了,谁又敢当那个吝啬鬼?

不出七天,叶玫玫专门腾出来放书的书房就被塞满了。

乐儿惊叹,“哇,好多书啊。”她翻了两下,“咦?还有医书!”

她在田庄上跟白芷大夫学过医术,莫家一家三位大夫,可所藏医书不过三本,所知道的药方极为有限。

莫大夫极为大方,将他所知道的药方对他们这些学生倾囊相授。

乐儿翻开这本医书,这里边记载的药方她都没学过。

“娘,这医书要给了莫师傅,他保准高兴。”

莫大夫一直想学习更多的药方,可惜现在敝帚自珍是常态,莫大夫的行为反倒是邪门歪道,为人不齿。

叶玫玫摸摸她的头,“放心,这些书日后所有人都会看到的。”

敝帚自珍有什么意思?

事物在不断发展,大部分的知识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因循守旧只会不断后退,知识和信息的共享才是能进步的途径。

乐儿在书房里转了一圈,看见很多关于科考的书籍,问叶玫玫,“娘,可是要让学子们来抄写?”

最近外头在书店里抄书的童生秀才们跟疯了一样,恨不得一天十二个时辰住在店里。

可惜店里的书还是太少了些,目前书生们都是在重复抄书,没有新书给他们借阅和抄写了。

乐儿能这么快想到这一层,叶玫玫还是很满意的。

只是对于此事,她另有想法。

之前让书生们慢慢抄书只是为了卖纸罢了。

自从纸被接管后,价格就涨到了一刀八十文。

虽然涨了价,但相比以前的纸还是很便宜了,又因为各家都提供了书籍抄录,是以没引起什么不满。

现在纸的问题解决了,叶玫玫就准备对书籍下手了。

首当其冲的,就是改进印刷术。

目前使用的是雕版印刷,用的是刻好的字板,每印刷完一页就要重新雕刻,不仅效率低下还费事。

而且雕版印刷只适合同一种书籍进行大量的印制,像眼前的这一屋子书,明显就不合适了。

哪里能找到那么多雕工,一本本一页页的去刻字呢?

人多费钱,人少费时间。

叶玫玫摸摸下巴,还是活字印刷术好处多多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