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北洋崛起1920 > 第21章 北平城

第21章 北平城

“军爷?您去哪儿?去北平?还是通县?”

还未跨出军营大门,外面一溜的人力车夫车夫便有一人打着千儿,用肩膀上的毛巾掸了掸人力车座椅上的浮尘。

他目光热切,吃的就是这一碗饭。

北平乃是民国首善之地,根本不会打仗。奉军直军的军官们坐不起小汽车,出行全靠人力车。

“北平。”

周朝先上车,由着人力车夫拉着,朝着北平而去。

“军爷,您去北平是想做什么?”

“怎着?我去北平,还得跟比报备啊?”

人力车夫一听,连声道歉:“军爷您说笑了,小的是想给您推荐一下去处。想快活,得去八大胡同。想办事儿得去六国饭店,想买买东西,潘家园,琉璃厂都行。吃吃喝喝的话,那去处就更多了。”

人力车夫生在皇城根下,本是旗人,除了善聊天,也没什么活路,遂当了人力车夫。

与寻常人力车夫不一样,他对北平是真真儿的了解,往年去过的地方不少,现在还领着内务府零星发出来的三瓜两枣。

听他一说,周朝先心里面的馋虫被勾出来了。

他现在已经变成17师55旅的参谋,位不高,权不重,但是假多。

北平城外硝烟弥漫,城内却是天下太平。连带着刚刚抵达的北平城的17师官兵,每月都能出营两次,军官的次数更多,只要是非带兵的主官,每个星期都出营一次,玩上一整天。

“过了德胜门,就是北平城了,军爷您在不说去哪儿,小的也不知道去哪儿了。”

现在的北平不大,仍旧是内九门为主,外面都不算是北平,跟后世的五环六环面积相比,活像一个城乡结合部。

清朝,民国的房子处处都能见到。

房子外面是御道,官道,民道合为一体的马路。

撒丫子快跑的人力车夫,挑着担子,推着独轮车的短褂汉子,为生计奔波。

“滴滴”着的小汽车,身穿黑色上衣,直筒裤的男生,跟穿着青白色上衣,也是直筒裤的女生,三五成群,青春洋溢。

这年头的校服都是学自西方,虽然比后世的一水的运动服好看,却也实用为主。

官员也是西洋的做派,都以洋人装束为荣。

唯独下层的贫苦百姓,还是老一套,不是长衫就是短褂,活像是他们素不相识,却又亲眼目睹的孔乙己。

“军爷?您究竟要去哪儿?”

从德胜门一路往南,他不知道去哪儿,觉着周朝先并不是军务缠身,也不是去潘家园的主儿,便在后海边上迟疑了,想着是去八大胡同,还是去天桥。

“去救国......不对,就这儿吧。”

周朝先哑然失笑,方才不经意间他倒是将自己的心里话说了出来。

只可惜,他现在区区一个上尉,去不得东交民巷,去了也会被红头阿三轰出来。

“得勒,这里是北海,您付二十大子就行了。”人力车夫停下脚步,用脖子上的汗巾一抹额头上的汗水,笑道。

周朝先从口袋里面掏出一块大洋递了过去,收回来一堆零碎。

对北平,现在他有了最直观的所见,人力车夫,收入真不高。

二十来里的收入,不过二十大子,在城里面短距离,只怕收入更低。

目送人力车夫离开,他才看向籍籍无名的北海。

只可惜,现在的北海并无后世的繁华,就是一个大水池子外面搭了一排老旧的房子。

昨夜一场雨洒落下来,枯黄的树叶粘在地上,与雨水混为一体。

吆喝声或远或近,卖馒头的,戗菜刀的,挤在一起,好不热闹。

更有七八人围着一口水井,忙碌不休。

一穿着粗布衣服的老夫子,捧着书,从一处屋子里面踉跄了出来,脸上尽是郁郁之色。

“张秀才,赵家小子又不听话了?”

有人揶揄,挤眉弄眼道。

张秀才只是快步,却不想方才走出的四合院门再度开了,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圆脸短发,带着小眼镜儿,追了出去。

“张老师,您慢点。”

张秀才这才略微停住脚步,回首看向自己学生。

“你不是要去京师附属高中了?不在家好好温课,出来作甚?”

那少年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从蒙学教我十年,固然国学无用于国,您依旧是我老师。”

张秀才脸色不变,依旧气结。这这般年纪的人,当然知道如今文化界鼓吹的是什么。

胡适等人恨不得废除汉字,全盘西化,用拉丁字母,自己这样食古不化的老夫子除了骂上两声,还能作甚?

只是他知道自己对时局无能为力,可不代表他愿意在自己弟子面前承认自己学的东西于国无用。

“且慢,小哥你说国学无用,是说你所想的国学无用,还是老夫子教的国学无用?”

周朝先皱眉想了想,还是决定纠正小青年的想法。

“国学无用。”

那少年目光落在周朝先身上,先疑惑了一阵。他与周朝先素不相识,根本没意识的这个身穿军装的军爷是冲自己来的。

“老夫子,你莫不是以为我要对他出手?”

就在少年话音落下的间隙,周朝先上前一步,将两人的距离拉近。

心系弟子的老夫子立马上前,拦住了周朝先。

他目光锐利,并无表面上那般老朽。

“自然。”

“既然国学无用,那你知道东洋人最推崇的人是谁?”周朝先与老夫子对视一眼,笑问道。

“日本人无信无耻,所推崇的人是谁,与我们何干?”弟子冥思苦想,老夫子却冷笑一声,反客为主,质问起来周朝先。

“他们所推崇的是知行合一,是心学,将王明阳称作圣人,能够比肩朱熹,次于孔孟的圣人!”

周朝先受不了这目光,索性退后一步说出来的话,却叫这饱读诗书,对西洋东洋一无所知的老夫子倒吸一口凉气。

“大明一朝,他们通商的口岸是宁波,借词借的是吴语,借的文化,也是咱们大明的文化。如此一来,咱们觉得无用的国学,如何叫伊藤博文,东乡平八郎,山县有朋等人,少年时便通晓中文,推崇王明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