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食不厌精
有一人失声叫道:“我好想练剑啊!”
这一声好像打开了某种机关,众人纷纷表达了类似的想法,有的人直接捡起一根木枝树条、扫帚木棍,舞木为剑,颇有章法、气度。
许信都忍不住抽出佩剑,随之起舞,仿佛八位剑道良师, 在不停指导喂招,剑技竟在飞速精进。
“信儿,信儿,快醒来!”
宋伯玉的声音如同炸雷,让许信醒来,她睁眼一看,才发现天已经黑了,自己浑身上下通体舒泰, 精气极为活跃, 剑术大有精进。
“父亲,这是怎么回事?剑丘怎会发生如此异变?”
许信忍不住问道。
宋伯玉哈哈一笑,风剑气纵横,腾跃而起,只留下一句话,自己化作化风而飞,消失于天际。
“自此以后,剑丘当为名副其实的剑道圣地!吾儿为君,当大兴剑道。”
宋伯玉回归信毅峰洞窟后,不再闭关,每日晨起练剑,然后御风而行,遨游许国正午方归。
睡过午觉,下午和晚上专心研究《欲鼎仙食经·阴神卷》与《欲鼎神药经·阴神卷》两册仙道经文。
认真研读《欲鼎仙食经·阴神卷》后,宋伯玉拍手叹道:
“此功确实颇为邪恶, 以人为食, 将自己等同于妖魔。
但是, 我未尝不可逆转此功,以妖兽为食材,在信毅城建天下第一食楼,集许国名厨,养烟火食气,将妖兽化为良品仙食!”
他立刻嘱咐奉圣上卿姜悦念,令她向许信禀报,建天下第一食楼。
之后数天,宋伯玉又开始研究《欲鼎神药经·阴神卷》,不停皱眉,口中念叨:
“造药术法,皆是损人利己,通篇淫乐无度,不能长久,难寻有益之借鉴啊!
要不是《小五行术法》和《道经·阴神卷》已被我翻烂熟记,真懒得研究这些。”
宋伯玉要是真修行此法,恐怕要如谢养民一样培育炉鼎,圈养人药, 这样会弄的天怒人怨,自己的道德也无法接受。
他先将这一册经文扔到一旁,过了半晌忽然眼眸一亮, 想到了一个修行之法。
“我可以妖兽为药,尝试化妖兽为灵药,推而广之,灵气本身不就是一种大药?
倘若我养灵气为药,采灵补身,滋养阳精元炁?”
如果在阳世,宋伯玉肯定不敢如此做,但在这阴渊片面之中,他有滔滔人道功德庇佑,气成淡金,位格比阴神还要高三个大阶段,正是作死的好时候!
或者说,正是气运如虹、遇难成祥、逢凶化吉之时。
功德、气运、运势、实力等相辅相成,难以分清,但宋伯玉知道此时进行尝试,就算不成功,大概率也会发生其他好事。
就像他尝试融合五行剑气,最终失败,要不是多次人道功德垂下玄黄气,恐怕早就爆体而亡,回归阳世了。
下定决心的宋伯玉立刻开始推演,而且他有意识的试探人道功德的极限,经常性作死,最终发现,至少在这个阴渊片面,他那些致命的作死都能被头顶的功德玄黄气救回,只是每救回一次,都会损耗不少。
当然,他在阳世的功德并没有如此深厚,应该达不到如此效果。
多次极限探索推演,宋伯玉还真的有所收获。
他已经证明,以妖兽化灵药,基本不可行,因为妖兽不会修炼专门化灵药的功法,因为有自己意识更会剧烈反抗,不可能化为兽形灵药,大部分都是爆体而亡。
于是,宋伯玉开始专攻灵气化药。
宋伯玉需要的灵药乃是阳性灵药,生机精华越旺盛越好,毕竟制约他修行进步最大的关键就是生机精华的获取。
灵气无形,那就以大补凡药为形,取凡药黄芪、人参、白术、甘草、陈皮、柴胡、升麻、当归等碾为粉末,揉为浆糊,制成假人形药,脏腑经络俱全。
并封一道阴灵元炁充当灵根,以假人形药为体,引灵气入药,牵引流转,经过三个月的时间,再注入关键的玄黄二气充当催化剂,炼假成真,化为巴掌大小的人形灵药。
此药生机勃发,灵性暗淡,若是普通修士见了,必会觉可惜,此药炼废了,灵机稀薄,不能增益真元,要之何用。
但对于宋伯玉而言,这才是最好的灵药,不过他没有一口吞下,而是用冰剑气将之封印,再现场宰杀数头血气旺盛的妖鱼,将食材一起带到信毅城的天下第一食楼。
“我推演出的这套术法,可谓之造药术,虽然很繁琐,但确实能创造出富含生机精华的灵药,后续可以深挖完善。”
宋伯玉一路御风急驰,转瞬间抵达天下第一食楼,直接降落在顶层。
他没有遮掩行踪,奉圣司食楼令立刻上楼,带领众人向宋伯玉鞠躬问好:“太上伯殿下,我等未能及时远迎,诚惶诚恐!”
宋伯玉摆摆手:“无妨,我本就是临时起意。你们无需在此伺候,让大厨们上来,留人在楼道口把手,不要让人随意上楼就行。记住,食楼要正常经营,食客越多越好!”
“臣领命!”食楼令也不多话,立刻带人徐徐退下,将门窗关闭。
不一会儿,天下第一食楼的三位大厨登上顶楼,有些忐忑的看着宋伯玉。
宋伯玉神识扫视此楼,感知着烟火食气,不禁点头:“很好,很好。此处的食气很美妙,恰是人间烟火气,不过美中不足是没有衍生出食之精。”
宋伯玉换了一身行头,手持一把锋锐的铁精菜刀,对三位大厨道:
“这仙食要想足够美味,消弭灵毒,滋生福报,豁免代价,就必须按照色香味型意养六性理论进行处置,然后与食气和合,最后一步我来处理,这食材处置上,你们有何意见。”
一位大胡子厨师作揖问道:“敢问太上伯殿下,您有什么大致的想法吗?”
宋伯玉声音沉稳温和:“我希望能做一条龙,并充分发挥这些妖鱼之美味……”
大厨们经验丰富,先记录着宋伯玉的需求,然后一起讨论,并在纸上绘画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