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从善如流
“这位兄弟,过分了啊!”李白往前一步,你抱在手上也算一个人头,这肚子还没显怀呢,谁知道有没有啊。
“怎么就过分了,你半月书局的规矩,是按人计算,我老婆肚里的孩子怎么就不算?”汉子丝毫不怕,他又不是什么读书人,要个什么体面?钱到手就行。
“笑话,我怎么知道你老婆肚子里有没有?都照你这般,将老婆带来,说肚子里有孩子,我是不是还得请几个大夫在这专门号喜脉?”李白一个眼神,武成益秒懂,握着长刀往前一步,由他来唱红脸。
“武校尉,消消气,这也是我们书院行文不规范导致的。但是,这位兄弟,肚里的孩子真的不能算,若是这般,以后岂不是还有指着肚子说双胞胎的?”李白出来唱白脸,安抚一下,打发了就算。
汉子怔了一怔,想要分辩,但是看看武成益握住刀柄的左手,下意识缩了一下脖子,拿了三份半月刊就赶紧离开了。
不出所料,昨日没买到的那帮年轻仕子,今日基本依旧两手空空。
“李编修,学生有礼了,如此这般,实在是有辱斯文!”其中一个被推举出来领头的仕子,叫汤成,往前走上几步,拱手说道。
“这位兄弟,打开门做买卖,定好的规矩便是规矩,李某,也是无可奈何。”李白双手一摊,在不破坏规则的前提下,一切都是允许的。他们只是商户,又不是随意定规矩的内卫。
“至少,这种拖家带口的行为,该禁止一下才是。方才那老者,已经年过七旬,还要清早来此排队,于心何忍?”汤成不甘心,岂能任由这帮人钻漏洞。
“那这规矩就再改一改,十二岁以上,能够独立在此排队,才能购买,如何?”李白也觉得,这种全家老少齐上阵实在是有碍观瞻,原本该是颐养天年的时候,却不得不为了银钱来书局门口受罪。
“李编修所言甚是!我等明日再来!”众仕子缓缓退去,明日,应该能够买到了吧。
武成益伸了个懒腰,一会该去一趟桃园才是。
“武校尉,你猜明日他们能够买到吗?”李白轻摇折扇,看着书局前来来往往的人,大多都会停下来,看一下刚贴上的告示。
“不知道,王爷如何说的?”若是在以前,武成益觉得,一定可以。但是今天这事实胜于雄辩,谁知道明天是什么光景。
“王爷这次没说,但是我觉得,还是买不到。”李白接过侍女端来的酸梅汤,一饮而尽。
这种酷烈的天气,喝一口井水里泡着的酸梅汤,绝对的享受。
至于冰镇,那就算了,非是大富大贵之家,哪里来的冰窖。
“我也这么觉得!”武成益也喝了一杯,今日的举措,只能够约束其中大概两成左右,大多数人,还是买不到的。
出乎李白的意料,这些仕子虽然没买到半月刊,却并没有发泄对书局的不满,反而对李白的行为开始推崇起来,居然有了从善如流的名声。
听到这些评价的时候,李白不由得苦笑,若是身在官场,这可是一道护身符。
第二日,天蒙蒙亮,汤成就在坊门前等着了,而雷坊正则握着大门钥匙,没有长安县衙、京兆府亦或者金吾卫的手令,时辰不到,禁止出入。
“雷伯父,差不多了吧?”汤成看看天色,他住在归义坊,离半月书局较远。
那些排队的仕子,大多一般无二,越是往皇宫方向,房价就越贵。
说起来家中父亲也是朝廷命官,品级低了些,可也是要体面的,太破败的宅子,还是不能住的。那些偏远的坊,买个过得去的宅院,就是最好的选择。
“汤公子,你可别拿老夫开玩笑,三声钟响之前,敢开门,我不要老命了么?”雷坊正当然认识汤成,虽然其父也是官员,可还没有这么大的面子。
提前开门这事,一旦被捅到长安县衙,他就完蛋了。
“铛!”一声钟响传来。
“铛!”第二声很快又到了。
“雷伯伯,差不多了,你就先开锁,我不走!第三声响了,再开门便是!”汤成觉得,必须争分夺秒,今日无论如何,也要买上一份半月刊。
雷坊正看看汤成以及他背后的好几十号年轻人,无奈摇头,走过去将锁头打开,却牢牢握住门栓,时间不到,绝不能开门。
一息、两息......汤成感觉自己的心跳越来越快。
“铛!”地一声响起,第三声钟响终于如约而至。
雷坊正猛地拉动大门,汤成一马当先,朝着外面的街道跑去。
连续数日的奔波,汤成轻车熟路,不再与朋友同行,他只有一个目的,尽快抵达半月书局。
平日里要半个时辰的路程,今日起码早了两炷香抵达,可汤成再一次绝望。
比昨日还要长的队伍,让他瞬间心灰意冷。
连日的大排场龙,已经引起了长安县衙的注意,特意派出了数名衙役在维持秩序。
汤成不死心,直接排在队伍的最后方,也许,还有一丝机会呢。
“哎,昨日我家买了四份,今日恐怕一份都买不到。”汤成前面的男子,正唉声叹气。他昨日排在九百多号,挣了数百文,而今日俩孩子不能买,他与妻子来排队,但是看今日这队伍的长度,心中没底。
“可不是,那些人,太过缺德了。”
“城外的泥腿子,都进来抢食了,以后恐怕难了。”
......
汤成听得只翻白眼,怪不得今日这么多人,原来是有商户出城去雇人,夜间直接在商铺后面的院子里住着,钟声一结束就来排队,他们这些住在坊里的,如何比得上?
还有一些,直接住在车马行里,车马行的老板直接用马车给送过来,稍微远一些的居民,以后恐怕再也买不到了。
“哎,我跟你说,明日我还要来试试。听说啊,这半月刊已经火到东边去了,有大商户准备来收购去贩卖,价格还得涨。”虽然今日不一定能排到,但是并不妨碍他们的热情。
本来昨日价格微跌,差不多在一百二十文左右,今天受这个消息的刺激,很可能突破一百五十文。
汤成很不幸,在前方还有一百余人的时候,半月书局挂上了售罄的招牌。
“汤兄弟,咱们,不如再去跟李编修说说?”没买到的年轻仕子,都开始围拢过来。
既然李太白从善如流,那么他们还有机会去修改规则。
汤成脸皮有些泛红,一而再、再而三的修改规则,可他们依旧俩手空空。
“就是,怕个什么,咱们就先去书局里面转转,买些笔墨纸砚的。咱们这么多人,那也算是书局的重要客户,提点意见,也在情理之中。”
“就是就是,顺便看看有没有合用的书籍,半月书局的东西,质量还是不错的。”
......
一帮年轻仕子围着汤成开始鼓噪起来,目的只有一个,让他去跟李白交涉。
偌大的半月书局,一下涌进百余号仕子,门外还有不少观望的,武成益的心一下子悬了起来。
这些个可都是读书人,在朝廷的眼中,这些人才是以后的基石,一个两个不算什么,多了就连那些大人物都感觉棘手。
李白很淡定,有王爷教给他的锦囊妙计,轻易能够摆平他们。
“编修大人,后学末进汤成,这厢有礼了!”汤成硬着头皮,走到李白跟前抱拳有礼。
至于其他学子,大多作翻看书籍的样子,都是读书人,体面不能丢。
原先汤成还想退却,转念一想,这是个机会。此事若是办妥,他在这些仕子中,就有了莫大的声望,对于以后的路,有莫大的好处。
“抱歉,让汤兄弟又白跑了一趟。”李白昨日就留意这人了,能够在普通仕子中有极高的话语权,这人值得拉拢。
他还特意让武成益去打探过,这汤成的父亲,是个正八品的军器监主簿,就是在军器监负责登基造册的小官。为人倒是不错,可惜只有个举人功名,大概率这辈子就如此了。
但是这汤成不一样,年纪轻轻,就已经有了举人功名,破格入了国子监的四门学,那本该是五品以上官员子弟才能就读的地方。
可以这么说,汤成就算不能中进士,凭借着举人功名,加上国子监四门学弟子的头衔,起步就得是从八品。
在四门学中,汤成地位不显,但他以前是在算学待过的,凭借功名,那也是一号人物。这些推举他出头的仕子,大多都是国子监的算学、书学等科的生员。
“任我等脚下生风,也比不过那些,哎!”汤成一声叹息,都不知道该怎么说,规则是变了又变,如今他都不知道该怎么变了。
难道让这规矩改成,只能读书人来买?那这半月书局以后还要不要做生意了?大户人家出来采买的,都是家中下人,若是如此立规矩,岂不是将他们都给得罪了?
“是啊,如今不仅仅是离得近的人家,好些都是乘马车而来,显然有人在背后组织。但我半月书局打开门做生意,又不能将其拒之门外,若是如此的话,一个店大欺客,那是跑不了的。”虽然早有成竹在胸,李白却不会轻易抛出,太容易得到的结果,往往让人难以记住。
“在下感觉难以启齿,但是,我等确实爱极了那半月刊......”汤成决定,面子也不要了,直接跟李白摊牌。
“汤兄弟,随我到后面来,这里不是谈话的地方。”既然打算交好此人,那就不能给他难堪,还要帮他在仕子中树立一定的权威。
“就依编修大人 !”汤成松了一口气,私下交流,自然要体面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