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濮阳欢呼
刘辩与其说安抚李封,不如说是安抚自己,他晓得这个时代的士族还是有那么一丝硬气,绝不是明清时的唯唯诺诺那种;刘辩担心杀鸡儆猴起一个反作用,没吓着猴子,反而把猴子刺激得大闹天宫。
好在东郡传来了好消息,一直硬着脖子的薛悌终于在家人的劝说下投降了;没有别的,李封的做法吓坏了薛家的人,薛悌和薛兰的关系也不算好,薛悌这一房的人都担心被薛兰送去修城墙,所以一起去求薛悌。
刘辩问:“薛悌怎么安排?”
马日磾笑道:“可以考验他一段时间,让陈宫把薛悌送来乘氏,皇上安抚他后,让他去梁国担任从事,给杨奉做助手;要是他实心实意做事,日后再一步步升上来。”
专业事还是要问专业人,刘辩由衷地说了一句:“好。”
然后下令,审配、郭嘉统军前往山阳郡昌邑、巨野、金乡之间抢夺粮食,钟繇、邓济率领八千步军,徐荣、太史慈率领三千骑兵同行,另外王楷带着五千民夫随后负责搬运。
九月的山阳郡,天气已然湿冷起来,空气中弥漫着稻香,可是在昌邑县衙的高干脸色铁青,他搞不明白,刘辩在连连获胜的情况下杀进山阳郡,并没有急着攻打城池,反而是很悠闲地利用骑兵,把周围几个县都分割开。
许攸来信说袁尚打算去汝南,不愿意增援山阳郡;鲍信正带着手下进攻济北国那边崔琰一部,一心一意要收复济北国。高干是孤掌难鸣,山阳郡的地盘上他高干是老大,但是现在,他似乎没有办法全力以赴对付刘辩军。
程昱的态度,更让高干感觉心头发冷,从乘氏回来,程昱变得更加不愿意与人交流,两人的隔阂似乎越来越深。高干虽然在山阳郡的地位无人撼动,但是随着山阳郡、沛县背靠背在一起联合作战,就必须有一个能做主的人,高干听说了,下面的人更希望是袁尚那个孩子。
高干更多的希望袁尚不管事,可实际上呢,熟悉袁尚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精力充沛的年轻人,志向远大,深得袁绍的喜爱和信任,不要说高干,就是袁尚的大哥袁谭,在袁绍眼里也比不上袁尚。
更让高干气愤的是,袁尚的人似乎在接触他手下的将领,比如程昱;官场上的很多人都认为,高干就因为是袁绍的外甥才得以重用。既然都是捧贵公子的臭脚,捧外甥就不如捧袁绍的亲儿子了。
原本,高干也不在意,他不想参与几个表弟之间的争斗,但是得知袁绍凭借手中的钱粮,开始针对性的扶持鲍信,用来牵制自己,高干有点忍不住了,想和程昱好好谈谈。
其实,高干要对付程昱,再简单不过;只是相对于程昱坐地虎的能量,高干在山阳郡百姓中的威信并不够高。高干需要程昱这份威信,就不想与程昱之间的矛盾,有朝一日会激化到如同白纸那样薄。
程昱面对高干的来访并不意味,请高干入座后说:“刘辩很快就会出兵了,我分析了斥候和细作送回来的情报,乘氏那边似乎正在以修缮城墙的名义修建粮仓。我以为,他们是要来山阳郡夺取粮食。”
高干若有所悟地问:“他们不准备攻打城池?”
程昱郑重地点头说:“这才是高明的地方,让人头疼,我们到时候要是出城抢粮,就必须和他们硬碰硬地厮杀,明摆着是一个陷阱;可要是我们提前毁了粮食,那些不明所以的士族就会认为我们在胡来。”
程昱只负责分析,下决心是高干的事,万一将矛盾彻底爆发也是高干的事;高干明白到了一个关键时刻,一步走错,局面就难以挽回。高干没有立即做出决定,反而说了几句自己能力不足的客套话;程昱明白高干的用心,满脸堆笑地说出了郭援来见自己的经过,给了五十两足金,要求程昱旁观。
高干愁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一大早醒来就发现自己不用愁了,不是高干找到了办法,而是斥候汇报,刘辩的军队已经动了,徐荣用一封假公文骗开了巨野城门,现在巨野在刘辩军手中,后面的大军已经冲向巨野和昌邑之间的那片旷野,程昱没说错,刘辩的目标就是粮食。
对于留在乘氏的刘辩来说,他根本无从得知高干会如何应对,山阳郡的形势会朝着那个方面发展,他在试图解开另外一个谜团,就是张邈和吕布两个家伙会不会趁机在背后捅自己一刀?按照常理说是没有这个可能,但是有六国盟在,什么事都可能发生,这也是刘辩留下一万军队和赵云、典韦等人在乘氏的原因。
罗大师的段子太精彩,六国盟每次出手都是识破惊天,刘辩不得不把自己摆在一个被阴谋笼罩的角色中。在乘氏,能够接触到刘辩这个想法的人,也只有三个人;一个是作为谋士的张昭,另外就是马日磾和王越,刘辩把三个人一起找来商议。
马日磾这次跟出来,其实就是在负责对付六国盟的事,在场面上看不见人影的赵商,带着大批高手暗中潜伏在军中没有露面。马日磾是真的越来越看不透刘辩,原因有很多,渤海盐田事件以后,青铜司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刘辩也进行了两次亲征,上一次拿下了青州、徐州,这一次拿下了兖州、豫州。
按理说,以马日磾的身份,应该是参与了最高机密,但是马日磾发现,青铜司的力量越来越大;以至于马日磾有个假设,刘辩就是想利用青铜司与六国盟交手。马日磾没想到的是,刘辩一直没有忘记六国盟,即便是在一帆风顺的时候,依旧小心翼翼。
马日磾听了刘辩的顾虑,肯定了一件事,刘辩不是高祖汉武那样的雄主;马日磾笑着问张昭:“你怎么看?”
张昭平静地说:“现在吕布不用担心,他在刘岱、杨奉、韩暹三人中间,要是有个风吹草动,肯定会引起大动静;杨奉目前在梁国,必定是想有所作为,不会参与吕布的这些行动。
假如吕布只是带着并州铁骑和陷阵营过来,那就是自投罗网;我倒是认为,吕布就是想,也是想的梁国。张邈还在陈留没动,单凭张超、赵宠,我们可以不做任何考虑。”
刘辩无奈地摇摇头,张昭的话其实就是在说他刘辩多疑;可马日磾似乎不这么认为,沉声说道:“要是吕布和张超之间还有一个人呢?”
老狐狸就是老狐狸,马日磾这是在套自己的话啊,在另一个时空中那个人是陈宫,今生今世,刘辩晓得自己猜不出来;刘辩玩味地笑笑说:“所以,要是出现这种情况,必定还有一尊,甚至几尊大神,山阳郡可是人才荟萃的地方。”
“皇上说的是张俭?那老头已经从塞外回来,现在恐怕正在家里生闷气呢?”马日磾谈笑间把话题岔开了,张昭反而笑着说:“山阳郡还真有一个强项令,昌邑人满宠,满宠代理高平县令时,督邮张苞贪污受贿,被满宠拷问而死,满宠也落得个弃官而归。”
张昭猜刘辩是想招揽一些人才,张俭已经快八十高龄了,实在是不适合做官,便想到了听到的一个故事,实际上张昭与满宠不认识,也不知道满宠在不在昌邑县城。没想到,刘辩来了精神,满宠是他知道的一个名字,对张昭说:“给郭嘉去信,查一查满宠在什么地方,等韩暹到了山阳郡,让满宠做从事。至于我,打算回濮阳了,那里安全一些。”
马日磾把脸一板:“说实话。”
刘辩无所谓地说:“我一个皇上,天天亲征在前线,累了。我会濮阳休息,正好让赵云的白马义从去东海郡会会颜良。”
张昭眼神一亮,东海那边的刘辩军实力雄厚,怎奈袁绍手下大将颜良太多骁勇,完全靠着一己之力,杀得青州军、泰山军、东海军无法前进;如果赵云能限制住颜良,袁绍的谋士荀谌本事再大,也是无米之炊。
马日磾站起来躬身道:“这样也好,臣来安排。”
一直道刘辩离开乘氏县,吕布和张超确实没动静,张昭的信也是迟了一步,审配、郭嘉看高干不出,第一时间收割了两千顷的麦子撤军了;看见张昭的信,郭嘉只能安排人先打听满宠的下落。
高干在昌邑硬忍着没动手,没想到审配等人跟着又在昌邑的东面收了九百顷庄稼;那些乡绅不敢出面与审配计较,但事后都跑到昌邑来诉苦,要不是袁绍军队在山阳郡,就凭刘辩军队这样胡作非为,一定去洛阳敲登闻鼓,皇帝又怎样,就能纵容手下抢粮食。
可是现在,那些乡绅心知肚明,刘辩是把山阳郡当做叛军所在,去告状弄不好就被当做袁绍的同党投进监狱。乡绅们几乎天天登门,高干实在忍不住了:“你们把私兵全部派出来,下次刘辩军再来,我们和他打一仗。”
高干很快发现,这一仗已经不可避免,崔琰的人马从东平国打了过来,而吕布、韩暹开始北上,都关、城都、爰戚、黄县、甾乡等县先后沦陷,昌邑县北面和成武县以东的县城全部插上了刘辩的旗号。
而刘辩的大将赵云带着两千骑兵出现在了东海前线,赵云在阵前击败了疲惫不堪的颜良,让曹操等人欣喜若狂;有赵云的骑兵盯死了颜良,曹操立即玩出花样,倚仗兵多将广,一步步把战线推进到下邳县。袁绍在下邳北面和东面的城池全部丢失,臧霸的泰山军打进了彭城国和鲁国,一下子把高干、袁尚、颜良那个铁三角削掉了一个角。
随着孙观、昌豨的人马加入战场,鲍信反击济北国的行动彻底失败,一路退到鲁国南面才稳住阵脚;山阳郡的南平阳、湖陵、橐县等地先后丢失,山阳郡只剩下南面的通道。高干出动出击,再次被徐荣、太史慈击败,只能困守在昌邑城内。
徐州方面,曹操已经逼近下邳城,荀谌找到颜良说:“我留在城内协助曹豹坚守下邳城,将军留在城外的其他城池,再从广陵调动人马,必定能牵制曹操,我们仗着城内的粮草,最起码可以守一年。”
颜良怕是陷阱,荀家在刘辩那里人才济济,要是荀谌在骗自己,其实是打算找机会献城投降;可是看荀谌的神情不像是作假,想想城中的军权在曹豹手中,颜良才答应荀谌。
颜良没想到的是,刚出下邳县就遇到了赵云,赵云阴魂不散地尾随着,颜良就打算袭击曹军也没办法动手,只能郁闷地先去广陵招募更多的军队。曹操亲自围住了下邳,让荀攸带军前去增援彭城国,沛县、山阳郡、彭城国、鲁国、任城国这个圈子几乎全部在刘辩军的攻击下。
濮阳一片欢呼,说实话,包括薛兰都是有点担心刘辩与袁绍之间的胜负,此刻,薛兰已经丝毫不怀疑,胜利属于自己这边;就算袁绍灭了袁术又怎样,刘辩要是一口气打下整个兖州和大半个豫州,袁绍在扬州的胜利又算什么。来拜访陈宫、薛兰的同乡好友比原先多了许多,拜访者的语气也显得谦恭许多。
刘辩自然听到了这种变化,只不过,刘辩对这些不感兴趣,穿越前他出身在一个还算富裕的家庭,受到良好的教育,但是机缘巧合,在他大学的时候为朋友犯了点错,从此与那些轻松体面的工作无缘,又没有做生意的天分,只能在一家又一家的工厂之间跳来跳去,闲来上网看书,成了最大的乐趣。
刘辩的大脑中对这个时代的变化有一个明确的了解,大汉经历了旷日持久的战争,每年都有几十万的生命消失在战场之上或者荒野之间,晋朝统一天下的时候,国力已经虚弱不已,才会生出那么多变故。刘辩不想这样,所以对于那些枭雄的安置是谨慎又谨慎,就是不想最后造成一个军阀混战的局面。
在刘辩的眼中,那些出身高贵的名士们,还抱着只有我是天下脊梁的想法是不可取的,但是对于在这方面没有多少话语权的刘辩来说,他懒得阐述自己的观点。皇帝的身份,让他自己都觉得,很难找到一个盟友,因此不想随便增加一个敌人。
刘辩知道,不管是董卓还是袁绍,与他看到的都是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只是袁绍能忍受不被人关注的无奈,却不甘心远离政治中心的窘状。刘辩在显示了自己足以威慑对方的军事力量后,就安心在濮阳住了下来,封李封为东平相看住东平国,给鲍信去了一封信,要鲍信投降,可以担任任城相。
鲍信回绝了刘辩的好意,表示自己更相信袁绍的选择;高干放弃了昌邑,退到了单父县,听说程昱去了沛县。郭嘉没有继续南下,只是把满宠请到了濮阳;崔琰也奉命回去济南国,似乎战事就这样停滞了;在外人眼里,主要是刘辩这位皇帝太随心所欲,正是一举拿下豫州干掉袁绍的大好时机,偏偏视而不见。
多少人扼腕叹息,郭嘉、张昭两个谋士实在是水平不够,说什么也该说服刘辩打下去,或许胜利只在瞬间;外面的人想不透,刘辩不愿意继续南下,是他对豫州和扬州的局面束手无策,还是真的有安排,在等待最佳时机。刘辩似乎全不在意,在濮阳让薛兰准备了一个院子,和马日磾、孔融等人开始办公。
刘辩整天的思考,就是上哪里帮东郡和济阴郡、东平国、泰山郡这些地方找到救命钱;免税赋一年根本不足以改变局面,而现在袁绍很可能夺取扬州,袁绍死前连免税赋都谈不上。对于刘辩来说,薛兰与李封那种尴尬的处境已经表明,本地的士族对帮助自己没有太大兴趣。
刘辩不能因为眼前的胜利而放松警惕,甚至对他来说,需要更加警惕六国盟捣鬼,可能突然发生的变故。毕竟,六国盟的底蕴比他这个皇帝要深厚,青铜司的情报自成一体,在这方面还是有种有力气没地方使的错觉,对于六国盟是知之甚少。
六国盟这一阵子没有动静,连刘辩猜测的最佳机会都没发生什么;不要说刘辩,就是郭嘉也在怀疑,六国盟是别有企图,还是在憋着大招,郭嘉写信给刘辩认为,憋大招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皇上,您的信,从邺城送来的。”
“谁写的?”
“是荀采小姐。”赵云如实回答道。
刘辩想了想,还是摊开信纸,眼神飞快地扫了一遍,荀采在信上说了荀家的一些情况,荀悦已经到了邺城,荀表被荀彧看管起来;最后是荀采自己的事,荀采听说刘辩的军队已经控制大半个豫州,想回颍川老家,问刘辩的意见。